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什么总要指责“作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03:50 中国青年报

  湖南衡山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策划了一档旨在强化舆论监督的《一把手廉政访谈》,并把它安排在类似新闻联播的“衡山新闻”节目里,39位一把手逐个在电视上亮相,接受记者提问,回答诸如“你爱人在哪里工作?她每月工资收入多少?子女的就业情况怎样?你一般抽什么牌子的香烟?工作之余的主要活动是什么?”这样一些对一般人来说属于隐私的问题。

  当地群众把这一栏目称之为“电视考问”。

  怎么会想到这样一种让领导干部向全县干部群众直接“说明情况”的形式?当地纪委领导说,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把党内监督、舆论监督、新闻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然而,对这样一种尝试,一些时评作者对已经显现的初步成效不屑一顾,便急不可耐地口诛笔伐。有人更是把这些探索贬之为“电视秀场”,说它将成为某些领导显示其廉洁奉公,并竞相展示自己“功绩”的场所,而“电视人也就变成了广告人,媒体记者变成了宣传干事,无形中以‘考问领导隐私’的大旗,为宣传领导的政绩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最后,作者义愤填膺地质问:“这样的访谈,民众还要它做甚?”

  这样的指责,作为一种情绪宣泄,确实痛快。然而,却实在缺乏应有的实事求是精神和求真务实态度。

  在此我要问:你凭什么断定媒体记者所提的有关个人生活的问题“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你又据何断定这些被“考问”的一把手的回答,必定是不真实的?你了解过吗?

  我们知道,领导干部的个人情况,包括其爱人、子女的就业、消费情况,领导干部本人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情况,是群众最为关心的。另一方面,一些腐败现象,也大多发生在这些问题上和八小时以外。对此,党内监督条例也明确要求对领导干部的公款消费和公款娱乐等进行监督。同时,我们也知道,公开,是舆论监督最有力的武器。应该说,让一把手们到电视上去“亮家底”、“晒太阳”,是非常有“震慑力”的一种监督方式。

  按照常理,当被问到“你的爱人、子女在哪里工作?每月收入多少?”这样一些问题时,领导干部本人是很难弄虚作假的。因为这是众目睽睽之下的回答,有千万双眼睛盯着,他的爱人和子女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肯定有不少人知道他们的工作和收入情况。如果哪个领导干部胆子大到众目睽睽之下说谎,我倒真要佩服他的胆量。他当然不会披露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但也不能说他就不会说那些见得了光的东西。

  事实上,就衡山县的“廉政访谈”来说,虽然时间不长,已经显现初步成效。一个多月后,已有5名副处级干部将配偶、子女经营的酒店、茶楼、娱乐场所主动清退、转让或停业,还有两名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经济问题被群众举报,正在接受纪委的调查。但是,偏偏有一些时评作者对此睁眼不瞧,充耳不闻,一概轻蔑地斥之为“没用”。

  现在有这么一种现象,有一些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对党政机关在反腐倡廉方面推出的一些举措,作出的一些探索,也不看其形式怎样效果如何,总是不分清红皂白地一概加以否定,动不动斥之为“花拳绣腿”、“效果堪忧”,还有的则高声叫喊“违反法律”、“侵犯人权”等等。

  看一些时评作者的文章,又是慷慨激昂,又是义正词严,让我们仿佛感觉到惟有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惟有他们一贯正确。说句不客气的话,既然你们这么高明这么正义,你倒为国家献个计,哪怕献半点策出来呀。遗憾,计策是没有的,有的也无非是反复强调“要切实加强监督”呀,“要对权力进行制衡”呀之类的大话。这些话自然是永远正确的。但是,光喊“监督”呀“制衡”呀恐怕也是不行的。你“监督”也好“制衡”也好,都需要有具体的措施。怎么监督,怎么制衡?还不是需要靠一个个具体的、细微的措施来加以充实和丰富?当然,作为一种探索,可能有不完善甚至有缺陷的地方,但是允许其试验一段时间。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200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