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必由之路(专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01:54 人民网-华东新闻

  李秀潭 曾业松

  路桥从10年前由建制镇改为台州市城区以来,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经济和社会、城市与农村在互动互补、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性大发展。发生在路桥的巨大变化,路桥所走过的道路,路桥探索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发展格局和制度体系,对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探索之一

  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不等于城乡一体化

  路桥“自宋南渡,近属畿辅,人物渐繁,商贸渐盛……至乾隆而盛。”正是这种商贸文化的传承,使得这方土地即使在实行极“左”路线的年代,也散发着浓烈的商业气息。

  改革开放初期,路桥就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大型旧钢材市场———路桥钢铁市场。浙江各地专业市场还未迈步的时候,这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已成为拥有1.5万平方米、近3000个摊位的大型专业市场,商品辐射到杭州、上海等城市。

  路桥建区后,决策者们实施贸易先行战略,大力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形成生活资料市场园区、生产资料市场园区和中心商贸区三大区块。2003年,全区各类专业市场达71家,市场成交额222.6亿元。境外机构达30家,出口交货值达36.50亿元。

  市场率先启动,工业化随之兴起。从1996年起,路桥区全面实施工商联动、用大流通推动工业大发展、“加快三大战略转变,实现二次腾飞”战略。他们一方面从产权改革入手,展开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对全区所有国有、集体工业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兼并、拍卖、破产等形式进行改制。一方面放活政策环境,大力推广民营化,把机制灵活的民营经济作为路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逐步形成十大特色优势工业产业。目前,全区民营企业总数达17635家,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区国民经济的98%以上,上交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95%以上,成为全国民营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市场化、工业化带来大量人口的聚集,城镇化扑面而来。区委、区政府按照规划先行原则,委托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编制了路桥分区规划,确定了不同时期城市化的目标、任务,并提出了“中心—次中心—建制镇—中心村”城乡四级梯度发展战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方针,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今的路桥完全是一幅崭新的形态,路宽了、楼高了、地绿了、夜亮了。

  路桥的民间金融远远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规模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快的两家民营金融组织,即台州市商业银行和泰隆城市信用社都在路桥。

  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难点是土地问题。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路桥年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此,区委、区政府始终实行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行“以建促保”,整理复垦农村废旧宅基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与此同时,严肃查处违法乱占土地的人和事。

  然而,路桥人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在冷静审视现实。原本存在的城乡差距并没有因市场化、工业化而缩小,相反,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反差却越来越大:工业不断扩张,快速向现代产业方向发展,而农业依然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效率还很低下;城镇面貌日新月异,而农村生态环境反而恶化;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而纯农户收入依然在低水平上徘徊;许多农民在城镇找到了就业岗位,但制度和政策对他们仍然存在歧视和不公,农民依然是弱势群体。路桥人深刻体会到:在某些地区,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还只是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前奏,其本身并不等于城乡一体化。

  探索之二

  坚定确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继续沿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三步曲”走下去,还是构筑新的发展战略平台?路桥选择了后者。他们坚定牢固地确立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他们认为,这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路桥的具体体现。

  如何加快城乡融合,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机制,使路桥的城乡建设进入良性循环,使城乡居民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2003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打造“一体化路桥”的战略构想,并通过全国招标,委托国内知名设计院对路桥区城乡一体化进行整体规划,对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公共设施方面如何统筹发展,对产业区、居住区和生态区如何科学分布等做出了精心设计。

  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和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两大目标,编制了统一的产业规划,既有利于克服农村工业布点散乱、遍地开花的弊端,又能加速城乡产业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避免产业重构和过度竞争,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在公共设施上,路桥本着“区域共建、城乡联网、设施共享”的原则,一方面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统一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提高“水、电、路、讯”的网络化程度,加速农村与城市对接,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和城乡共享;一方面加强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休闲、购物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使村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在要素流动上,路桥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对如何推动城乡要素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如何鼓励工商资本进入集镇和农村社区,投资生态农业,兴办农村商业超市;如何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进企业务工、进园区办厂,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等提出了一整套设想和意见。

  探索之三

  把握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节奏

  路桥的一体化实践从经济结构调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推进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一体化,进而一步步地建立起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针对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竞争能力薄弱的特点,路桥大力推进产业整合与集聚。他们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发展家庭工业基地,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艰苦创业精神的经营者。他们积极推动主导产业、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向集聚化方向发展,规划实施了吉利汽车城等一批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并制订了企业入园的具体标准,有效地解决了工业发展与区域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路桥以农村家庭工业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基地为主轴,以各类专业市场为纽带,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工业化布局,扩大了路桥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强了路桥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路桥统筹城乡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实现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他们实施“村村通路”工程,构筑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建区十年,公路密度从建区初的每平方公里0.27公里提高到0.88公里,基本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他们推进水电设施建设,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供水体系,改造了城乡电网,完善了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城市燃气管网等建设。

  路桥区千方百计改变村镇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城乡环境一体化。他们全面实施“建设小康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根据村庄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以及群众的要求和承受能力,因地制宜开展村庄整治、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他们积极推行人畜分住,以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为重点,抓好企业和农户的污水排放和生产生活垃圾处理。方林村是路桥区农村现代化的先进村,在这个人均只有4分地的村里,已经基本实现村镇建设园艺化,农民住宅公寓化。路桥河道纵横,水系交织,具有江南水城特点。路桥区以水乡路桥、绿色路桥、生态路桥为目标,努力建设城乡协调的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体系。近年来,投资约2.85亿元整治河道。如今的路桥,河道横贯大街小巷,桥梁连接东西南北,到处可见车从桥上过,船在水中游的水乡景象。

  探索之四

  制度体系是一体化的“软保证”

  路桥区在全国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为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和待遇的平等和统一,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有益的制度创新。

  一是着力构建保障城乡居民平等权利的劳动就业等制度。近年来,路桥区免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废除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消除了对农民工的种种限制。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就业机制,他们构建了劳动力资源、就业用工单位和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网络,建立了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培训制度。他们以失地农民、转产渔民、种养业户和贫困农民为重点,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他们计划由区财政拨款,每年培训2-3万农村劳动力,到2007年全区培训10万农村劳动力。他们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当地失地农民,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产转业。

  二是努力建立城乡居民共享的文化教育制度。他们全面实施“文化百村工程”,从2002年到2003年,已建成10个镇街道文化活动中心,105个标准文化村。他们全面实施教育强区、教育强镇活动,一方面把农村基础教育费用列入区级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切实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切实加快校网调整和校园建设,2003年用于中小学校舍建设的投资就达3亿元。此外,还建立了教育救助网,确保每位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三是大力创建城乡居民共享社会福利的保障制度。每年财政拨出近9000万元资助失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险,并出台一项项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举措,着手构建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确保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他们投入1700万元建设了9所乡镇敬老院和福利院,每年安排1300万元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他们全面建立城乡低保网,在“应保尽保”的同时,把城镇、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6%和22%,达到2520元和2160元。他们加大卫生设施投入,健全医疗卫生网络,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并加大财政对农民的医疗补贴,按个人缴纳30元、村集体10元和政府补助40元的比例,已经建成首期2500万元的农村医保基金。

  建区十年,路桥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然而,在以陈惠良为代表的路桥领导人看来,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路桥城乡的一体化才刚刚起步。为了推动路桥朝着城乡空间布局融合、生态协调、功能结构互补、基础设施共享、政治文化均衡发展,生活水平共同提高的现代化迈进,路桥区把2004年定为“城乡一体化推进年”。我们期待着已经走上城乡一体化道路的路桥人勇往直前,创造美好未来的同时,也能摸索出更多更具典型意义的经验。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华东新闻》 (2004年07月14日 第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