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动”起来(华南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03:35 人民网-华南新闻

  韩建清 刘伯饶

  珠江潮涌,万商云集。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今天即将在广州开幕。这是继上月初召开的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论坛之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又一盛事,是具体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重大举措。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重点是经贸合作。在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论坛上,“9+2”政府首长一致认为,应加强产业合作,密切贸易往来,协调政府服务,推动多元化、宽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之后,各省区政府都成立了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行动,重点突破,务实推进,取得了累累硕果。首届“9+2经贸洽谈会”期间将有一批项目进行集体签约,签约项目和金额也将创下历次经贸洽谈会的最大规模。同时,“9+2”政府对口部门也将签署铁路、高速公路、西电东送购售、环境保护、旅游合作、外经贸合作、教育交流合作、卫生防疫合作、劳务合作、农业合作、粮食购销等合作协议。

  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各相关省区注重“虚”“实”并进,重在务实。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举行前,“9+2”各省区加紧进行双向考察与对接交流。仅5月25日至6月19日期间,广东省经贸委就组织了4个经贸考察团,分赴四川、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和海南6个省进行会前的考察交流,初步达成一批合作意向项目,涉及金额156亿元。在广东企业频频外出的同时,泛珠三角区域的四川、广西、云南、江西等省份也纷纷南下广东寻找商机。6月19日—20日,四川招商局等在东莞、广州举行专项推介会;6月28日,云南经协办组织40多家企业到广东;江西经贸委组织企业到“9+2”考察,其中一站是广东。首届“9+2经贸洽谈会”期间,制造业以及工业园、矿产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高科技、交通能源与城市建设、商贸流通及服务业、产权股权转让等8场专题推介会将登场亮相,各省区将就各自的比较优势、招商引资政策进行推介。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一个时代命题,是规律所在,趋势使然。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对区域内各成员抓住CEPA实施和东盟“10+1”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的重要机遇,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促进香港、澳门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顺利实施,必将形成东、中、西部多个经济增长点相互联动、相互提升的发展模式,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个颇具活力的新平台。

  泛珠三角区域内九省区与港、澳经贸合作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自CEPA启动之后,港、澳与内地的经贸合作全面推进。据统计,2003年九省区与港、澳的贸易额达到了651亿美元,占内地与港、澳贸易总额的72%;同期九省区共计实际吸收港、澳直接投资78亿美元,占内地吸收港、澳直接投资总额的43%。这表明,泛珠三角区域内九省区与港澳的经贸交流,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具备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坚实基础。

  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区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传统,相互间的经济交往和合作源远流长,合作领域涉及经贸、交通、能源、科教、旅游、农业、劳务等方面,投资和贸易合作力度不断加强,区域合作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呈现出项目规模大、合作领域广、互补性强、效果明显等特点。“九五”以来,仅广东与八省区之间签订的经济技术合同协议金额累计就超过6000亿元,合作项目超过1万个。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有着光明的前景和未来。它符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也是“9+2”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将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只有让合作各方都获取利益,区域合作才有可能。下一步,“9+2”各方将坚持务实精神,着力抓好具体项目的落实,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落实责任,加强协调,保证合作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形成强大的区域发展动力。

  《华南新闻》 (2004年07月14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