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常想想“我是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07:34 解放军报

  胡伟 薛洪刚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人也许纳闷:哪有人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但生活中真有人忘了“我是谁”,比如不少犯了错误的同志,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公仆、一名共产党员……”

  “忘了我是谁”,在表现形式上不一而足:有的台上大讲牺牲奉献,台下行事却另有一套;有的教育别人苦口婆心,而个人愿望一旦得不到满足,就怨声载道,牢骚怪话一大堆;有的官升脾气长,不问自己能力几许,动辄就是“按我说的办”、“我说了算”;还有的抵挡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什么朋友都敢交,什么场合都敢去。

  听其言,观其行,某些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与其“身份”不符,不仅背离了自己的信仰,也把党的宗旨、肩负的职责使命置诸脑后。追根溯源,症结在于对“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的认识出了偏差。有的党员干部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总觉得自己能干,认为今天的“位置”是个人奋斗得来的,甚至埋怨组织“早该用我了”;还有人认为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总觉得吃亏,内心深处就想得到些“补偿”和“安慰”。然而,他们恰恰没有想一想:如果缺了组织的培养、同志的支持,仅凭一己之力,会有什么作为?再则,还应该明白,手中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为自己捞取好处的筹码,如果混淆了这一点,就很容易在行为上出现偏差。

  共产党员的特殊身份和职责使命要求我们经常想想“我是谁”,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对此,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权力一大,直接监督他的人少了,利用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多了,如果自己不警惕,组织上又不及时教育和监督,就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员干部接受法纪约束和群众监督固然重要,但个人慎独、慎微,严格自律更不可少,党员干部一个人独处时,如果能经常想想“我是谁”,常给自己提个醒,对于矫正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肯定会大有裨益。

  经常想想“我是谁”,关键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由于手中握有权力,有些党员干部耳闻目及多是谀言与笑脸,久之就容易丧失警觉,失掉平常心。唐朝诗人白居易说得好:“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用心体味前人的训导,对于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不无启示意义。

  经常想想“我是谁”,归根结底还是要管住自己。管住自己的思想,管住自己的欲望,管住手中的权力,管住自己的“小节”,时刻铭记“我是谁”,切实使自身言行与党员先进性要求“合拍”,与党员干部的“身份”相一致起来。

  (“明礼”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军人,应如何做好这一点,以展示自身良好形象?请读下篇。)(解放军报2004年07月14日第7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