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08:25 光明日报

  楚剑锋

  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弄清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摆正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关系,全面打开文化视野,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打造代代相传、永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认清与文化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有关问题

  科学发展观改变了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而忽略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片面认识,并指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文化发展中的观念引导给现实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盲目把文化当包装和摆设,一切活动都加上文化的外壳,不论崇高或庸俗、伟大或肮脏、光鲜或丑陋,都穿上文化的外衣,盲目建设、盲目引进、盲目效仿、盲目否定、盲目投资,致使文化建设中的拜金主义、盲动主义纷纷涌现,低俗媚俗之风、粗制滥造之风盛行。再如,落后的文化管理体制使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严重滞后,存在政企不分、事业与产业混淆、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混为一谈等问题,致使我国文化总体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严重滞后。又如,片面追求“卖点”,文化娱乐走向了三角恋、多角恋、婚外恋甚至同性恋和没完没了的武打凶杀暴力;文艺批评丧失了社会、美学立场,批评家成了艺术观念和价值观念趋时、媚俗、出名赚钱者的工具;大量的都市剧、言情剧、警匪剧成为人们眼花缭乱的负担,数亿中国农民的现实生活几乎没有艺术表达,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图景无人问津……

  认清了与文化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有关问题,就要进一步摆正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的关系。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思想、道德、审美等诸种意识外化的精神产品,必然带有各自的创作个性,必然带上时代的烙印,同时也是自己精神追求的客观反映。因此,艺术工作者在寻求思想与艺术的突破中,必须担当起崇高的政治使命和严肃的社会责任。倘若违背这一规律,以文化为包装而巧妙地掩藏起商品属性,使艺术成为待沽的商业元素,不但违背了艺术规律,而且违背了市场法则,其结果必定“两败”(艺术、市场)俱伤,永远出不了艺术精品。因此,文化产品首先是艺术品,之后才是商品,必须从根本上遵循艺术规律,提升艺术价值,这样,在市场流通中才有市场价值。

  高雅与低俗的关系。文化,如果没有审美追求,哲学沉思,艺术积淀,诗性气度,就不配文化称号。所以,文化仅囿于若干时尚、绯闻、媚俗,片面追求“卖点”,偏执地努力于一种破碎、颓废、焦虑、困惑的精神状态和结果,对重大社会事件漠然,就背离了文化的本真,就落入了俗套。

  创造与荒诞的关系。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在《思想录》里说,“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文艺无禁区,荒诞的东西不是不能描写,而在于怎样去写,怎样去把握情感尺度,在批评和审视的目光下去创造作品的魂魄,化腐朽为神奇。如若只是机械地片面地追求猎奇和荒诞,只能落入庸俗,步入玩乐的可悲境地。所以,创造是艺术的命脉,但创造的角度很重要,一旦创造偏离了“二为”方针的尺度,就会与低俗为伍。用科学发展观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一)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激活人的潜能,才能推动文化产品的更新换代。文以人兴,事在人为。文化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人越是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就越丰富。以人为本,是进一步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既是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本质内容。只有以人为本,才能解决多数人应当享受文化公共产品的权利,才能落实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的知情权,才能表达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事业建设的心愿和意志,才能进一步保护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热情。

  (二)全面打开文化视野,才能找到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的规律和途径。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更替。因此,必须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善于观风测雨、洞悉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风向,为我所用地发展和繁荣我国的文化市场。

  保持和发扬文化的多样性要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要保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又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择善而从、推陈出新,还要根据我国国情,大力发展行业文化、区域文化、地方文化,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文化的多样性,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

  (三)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和途径,就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逐步探索艺术市场的市场规律,让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让更好的国外文化产品走进中国,真正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提升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

  重塑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体系是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遵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入挖掘我国文化产业的丰厚资源,大力开发富有时代特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更高市场占有率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可读(看)性强的优秀文化产品,努力培育和形成产品极大丰富、市场极大繁荣的我国文化市场建设新局面。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是十分不充分的市场经济产业。文化产业跟市场结合,要取之有道。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团队,使文化的智慧和精神财富能在有“道”的运作下快步走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改造和发展我国的影视、图书、报刊、网络等传统文化产业,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的文化品格和市场含金量,进一步推动文化产品和市场竞争力,使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广阔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