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济学家刘国光:把握住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08:49 四川新闻网

     中国西部网消息    (记者 张旭东)最近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表明,我国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那么,怎样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进一步确保成果,防止反复,保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些问题,经济学家刘国光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发表了看法。    

把握住抑制局部经济过热的着力点

    刘国光说,在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周期,宏观经济总体并没有过热,但局部经济确实发生投资过热的现象,引起煤电油运等生产资料供应紧张。对此,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否则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全局。目前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开始收到成效,投资增幅和一些生产资料价格均趋下降。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

    从结构上看,一方面,一些行业和部门扩张过快、投资过大,导致经济运行绷得过紧;另一方面,还有相当多的地区、部门和行业偏冷,比如农业、西部地区以及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投资还很不够,发展仍比较滞后。这就决定了宏观调控不能“急刹车”“一刀切”,而是要有保有压,有抑制有发展。

    从体制上看,不能否认,钢铁、水泥和铝的过快增长,有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消费升级,住宅、汽车等行业快速发展带动的因素,但其根源在于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片面追求GDP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仍在起作用,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还远未到位。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增长方式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完全转变,一些企业经营粗放、管理落后,跑冒滴漏严重;一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落后设备和落后企业没有退出市场。因此,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非常必要和迫切。    

价格传导机制为何不灵

    谈起物价变化形势时,刘国光说,在过去,投资膨胀往往会引起生产资料需求膨胀,再引起消费资料需求膨胀,就会带动物价大幅上涨。但到目前为止,这条规律并没有发挥作用,投资品价格上涨到最终消费品价格上涨的传导机制不灵了。

    这主要是受以下四个原因的影响:

   第一,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成本下降,商品价格也必然下降。如手机、家电、汽车等就是这种情况。

   第二,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市场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三,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市场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绝大多数商品供过于求。这种基本的市场关系,决定了消费品价格难以大幅上涨,也意味着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约束,受购买力制约,不能再单纯靠投资推动。

    第四,居民消费倾向下降。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收入高者不想消费,收入低者想消费却没有钱;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居民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支出预期增加,不敢花钱。

    刘国光说,在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不再随着投资的扩张而膨胀,投资没有最终消费支撑的情况下,如果再扩大投资规模,那么今天的投资一两年后就是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将导致物价下降、通货紧缩,导致大量的企业停产、倒闭和职工下岗,以及大量的银行呆账、坏账。由此更可以看出,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是及时的、正确的。 

松紧适度的中性宏观经济政策   

    刘国光十分认同当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他说,在货币政策方面,我们加强货币信贷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开始采取适度从紧的取向,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严格控制信贷投向;在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淡出,转向中性,国债发行规模减小,投资期限后推,财政支出增速明显减慢。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恰当的。

   所谓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松有紧、松紧适度的政策。刘国光说,从以前适度从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向目前的中性政策调整,客观上具有从紧的效果,能起到抑制过快的投资需求的目的。但实行中性政策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首先,对于一些投资过热的行业,如果不能通过政策调整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接着,过度投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因为没有最终消费的支撑,又会引起通货紧缩。大起之后就是大落,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能起到既防止通货膨胀苗头滋长于前,又防止通货紧缩趋势重现于后的效果。

   其次,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解决当前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的对症之策。对钢铁、水泥和铝等投资过热的行业从紧,对农业、西部开发、社会事业,对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从松,加大支持力度;既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有松有紧,松紧适度,就能逐步缓解和克服当前比较突出的瓶颈制约和结构问题,保证中国经济航船平稳较快地航行。    

要让过度投资部门实现投资“软着陆”   

    刘国光说,软着陆的经济含义是“国民经济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经济增长率逐步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区间,物价上涨率亦回落到适度水平;在显著地降低物价涨幅的同时,又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

    他说,现在我国经济只是一些部门投资过度扩张,引起一些生产资料供应紧张,价格猛涨,但是另一些农业等重要部门则投资不足,消费品需求没有随着膨胀,消费品物价上涨迟缓,通货膨胀的代表性物价指数,即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还没有超过警戒线,整个国家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大体上还在潜在的经济增长率范围以内,即在合理的区间移动。

    刘国光说,目前的问题,是削减投资过度部门的投资规模,但同时要增加投资不足部门的投资,使局部过热降温,使结构扭曲行为得到校正,从而熨平上升的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趋势,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这也是中性宏观经济政策用意所在。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措施,让一些投资过热的行业实现投资“软着陆”。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