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府主导长虹换帅引发接班人制度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12:27 青年参考

  倪润峰退出长虹的传言终于成真。7月8日,长虹总部所在地绵阳,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四川省国资局领导宣布由于年龄原因,今年刚满60岁的倪润峰不再担任四川长虹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领导职务,被聘请为四川省政府顾问。41岁的赵勇接任长虹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重出江湖”三年后倪润峰再次退休

  倪润峰是中国彩电业的一位风云人物,1985年他被任命为长虹主帅,以强硬的作风带领长虹创造了辉煌历史。

  60岁的倪润峰,是原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同时还担任四川长虹大股东长虹集团董事长。4年前的2000年,他曾以健康为由“退居二线”,并由“长虹新生代”管理层主持长虹业务,但10个月后,这位长虹元老又回来了。

  一位接近长虹高层的企业研究人士对记者说,倪润峰重新执掌长虹大权以来,虽然一度扭转了当时长虹业务滑坡的困境,但其多元化战略仍然困难重重。“他可能没有达到当地政府的更高预期。”该人士称。

  而且,此前几年四川长虹在国际化方面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青岛海尔和TCL集团,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作为国有大型控股企业,长虹的人事任免权归属地方国资委。四川省国资委近期曾对媒体表示,倪润峰退休一事“并未提上议事日程”。

  “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当地政府与倪润峰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上述研究人士认为,“他们在思路上不太一致。”倪润峰“重出江湖”后,被称为“中国国企第一位博士后总经理”的“长虹新生代”代表赵勇选择了离开。他后来任绵阳市副市长,主管工业工作。今天接任倪润峰的,就是赵勇。

  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其他家电业巨头的领导者“年轻化”倾向,已经“耳顺”的倪润峰,退出似乎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领袖拉动与机制拉动

  一位拥有多年彩电业从业经历的分析师认为,长虹企业身上带有很强的倪润峰色彩,这说明,中国企业目前尚处于领袖拉动时代,还不是机制拉动。“领袖拉动”意味着企业发展容易大起大落,而“机制拉动”则是平稳发展。“为什么中国的企业领导人一换,企业就容易出现问题,原因就在这里。”他说。

  “在长虹发展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政府的手伸来伸去。”该分析师说,当初倪润峰放言长虹要“民营化”,绵阳市政府就马上作出反应,倪不得不放弃这一念头。

  “地方上把企业当成经济支柱,而企业发展有其自身逻辑,磨合得再好也容易出问题。”上述研究人士认为,这是微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课题。

  倪润峰亲自把赵勇挖到长虹

  2000年,赵勇曾作为倪润峰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出任长虹公司总经理之要职,成为业界瞩目的“长虹少帅”。此后,风云变幻,赵勇一度离开长虹,而到绵阳市任职。此次又重回长虹,接任倪润峰帅印。两人的关系,业界众说纷纭。但据记者了解,赵勇是倪润峰当年亲自挖到长虹,并一直委以重任的。

  据长虹公司内部人士介绍,1993年,作为清华大学博士后的赵勇到绵阳办事,礼节性拜访了长虹公司领导。当时,董事长兼总经理倪润峰热情接待,一番畅谈,两人相见恨晚。求贤若渴的老倪,当即向赵勇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到公司来发展。而出生于绵阳的赵勇,也愿意为家乡知名企业发展尽力,于是留在了长虹公司。

  此后,老倪对赵勇委以重任。1994年2月,任命他为彩电机壳模具攻关组组长。不到一年时间,彩电模具首次试模成功,其功能与日本等知名模具接近。赵勇初战告捷,奠定了威信。1995年,赵勇成为长虹的副总工程师,1997年,升任总工程师,时年仅34岁,成为家电界瞩目的少壮派人物之一。

  (据《中国青年报》、《华西都市报》)

  链接

  赵勇简历

  赵勇,男,汉族,1963年6月生,1991年3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压力加工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先后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师;国营长虹机器厂、长虹电器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艺技术所所长;国营长虹机器厂、长虹电器股份公司总工程师;长虹电子集团公司(长虹电器股份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常委,长虹电器股份公司总经理;长虹电子集团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局董事,长虹电器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执行总裁;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重庆井喷事故公审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长春人质事件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