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用“非主流眼光”看三峡没什么不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02:56 人民网

  网友:康劲

  中国三峡总公司前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三峡工程,不能抓住一两个枝节问题就行了,而是要有一种主流的眼光,一定要从主流问题、主流社会来看。只抓住一两个枝节,看问题就会片面失真。”(见7月13日《新京报》)

  陆佑楣显然是为了回应近期舆论间对于三峡工程的议论,出面发表这个意见的。应该说,他的这番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没有原则性的错误,特别是作为一位曾为三峡建设付出巨大心血的老专家、老领导,说出这番话,我们也完全能理解。但是笔者以为,在支持用主流眼光看三峡的同时,容许非主流眼光者自由发言,对三峡工程尽情表达不同的看法,也没有什么不好,甚至还非常必要。

  其实,究竟什么样的眼光算是主流眼光?什么样的眼光能成为主流眼光?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没有经过反复的讨论,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没有充分的证真求伪的激辩,任何一个依靠权威地位建立起来的所谓“主流眼光”,都不可能永远占据“主流”的位置,没有发展的眼光、变化的眼光,听不进非主流意见的眼光,其生命力是很有限的。

  三峡是20世纪的中国人留给世界的一项巨大工程,但是,对于它的利弊功过的评价则必须交给历史,由后人去评说。今天的人有今天的眼光,后人自有未来的眼光。万里长城是人类古代的伟大建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鲁迅却提出那不是骄傲,而是耻辱,象征着闭关锁国、封闭保守的中华文化传统。从五四以来,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就一直存在,鲁迅的反主流思想也一直有人支持,但是并没有影响长城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与长城相比,三峡还很年轻,对三峡的认识、讨论现在才刚刚开始,历史在遥远的未来可能会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但是,我们今天所做的任务只能是,把对于三峡的讨论、争论完整的记录下来,留给后人,让历史去做公正的法官。

  盲目的捍卫主流也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上世纪50年代,各行各业都大放“卫星”,因为放的越高越大才可以迎合主流思想,但事实证明,那时的“主流”是用谎言堆成的。这样的教训,我们没有理由再去重复。最近一段时间,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因为,三峡工程已进入第三期,完工指日可待,对工程的争论也多了起来,这并非坏事,至少在竣工之际,经过反复的讨论后,对于三峡工程我们会有一个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的认识。现在,抬出所谓的主流眼光,压制非主流眼光的做法,实在是让人无法恭维。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