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贵州报业发展的全景图--读《贵州省志·报纸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09:59 贵州日报

  翻开这部《贵州省志·报纸志》(以下简称《报纸志》),首先想到的是我所在单位复旦大学新闻系(现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有两位系主任是贵州人。一位是已故的谢六逸,著名的文学家和新闻教育家,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首任系主任。有关他的介绍材料,我很快就在《报界人物名录》栏中找到了。另一位是健在的老干部、老新闻工作者丁树奇,1958年至1960年任系主任,有关他的介绍材料,我居然在《报纸篇》中找到了三条,其一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带头组织学生救国团,出版《救国旬刊》;其二是,1938年他和谢六逸等多人共同发起创办《民众旬刊》;其三是,1938年他在《十日旬刊》上发表题为《举起民族革命的火炬》的文章。看到这些材料,我深信这部《报纸志》的编撰人员在收集中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史料完备,表述准确,是这部《报纸志》的特点,也是读者对史志的基本要求。贵州地处边陲,交通不便,报业起步较晚。我国各省,大都在19世纪末就出现了近代报纸,贵州是在1906年才出现第一家近代报纸《白话报》。但是,随后贵州的报业发展,同全国各地大体上是一致的。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的一个省,一些外省报纸迁入,许多外地文化人士到来,带动了本省报刊发展,一时出现从未有过的报业兴旺局面。从1906年以来的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贵州出版的报刊数量不少,但其中有一些刊行时间不长、发行数量不大,加以资料保存条件较差,现在很不容易找到。就是这种情况下,《报纸志》收集到800多家报刊、通讯社和新闻团体的历史资料,确实不容易。就全面反映贵州报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而言,这部《报纸志》在中国新闻史书籍中,是内容最为丰富的,具有其他书籍难以代替的价值。

  《报纸志》正文共6篇,其中3篇介绍报纸、通讯社、记者站、队伍、团体的历史概况;3篇介绍新闻业务、报业经营、新闻管理的历史概况。前者,是描述历史沿革;后者,在描述历史沿革的同时阐释了经验教训,展示了贵州报人辛勤劳作的实践与理论收获。例如,在评述言论写作的历史时指出:《贵州日报》“编委会始终把报纸言论抓在自己手中”,“总编辑是言论的策划者、指导者,又是主要撰稿者”,言论文章的“鲜明性与可接受性要统一,灵敏性与稳定性要统一,尖锐性与平等探讨的精神要统一”。这类经验,可以超越地域,成为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共同财富,不仅有益于实践,也为新闻学理论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与材料。

  《报纸志》还辑录了一些有关贵州报纸工作的文件文献,其中有胡锦涛同志在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的三次对新闻工作者的讲话:1985年10月21日《在贵州日报社召开的学习全国党代会议文件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1987年4月22日《对贵州日报负责人的谈话》、1988年4月25日《对贵州日报负责人的谈话》。这三次讲话,今天读来仍有深刻启迪。

  编撰史志的目的在于,记载历史、为当前实践提供借鉴和教育后代。对于年轻一代的贵州新闻工作者来说,这部《报纸志》是了解前人业绩、学习前人经验的好教材。它既有历史知识,也有历史经验,涉及贵州报业的各个方面,从综合性报纸到企业报,从采访与编辑到广告与发行,从办报理念到办报方法,内容全面、具体,读者在这里看到的是贵州报业发展的全景。(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顾问)

  作者:丁淦林 来源:贵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