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台湾青年学子北大约会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7日22:0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陈键兴)17日上午,在京参加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夏令营的千余名台湾学子走进了百年学府北京大学,他们要约会的对象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

  当82岁的杨振宁教授健步走上讲台,座无虚席的场内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对于台下坐着的这些莘莘学子而言,杨振宁这个名字意味着高深的科学探索、不凡的人生追求和令人仰慕的成就。记者在几天来的采访中了解到,许多营员在获知夏令营活动安排了这个演讲后就一直激动不已,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学物理的。

  杨振宁教授这次演讲的主题与物理学的精深理论无关,他以一位老者的身份向后生们娓娓道出自己的生命历程和其间丰富的人生感悟。从在合肥、厦门、北京度过的童年,到在清华园里青葱的少年,到抗战爆发后随父母辗转到了云南;从西南联大艰苦的岁月,到远赴重洋的求索道路;从旅居美国潜心科研,到1971年重回故里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再到2003年底回到清华园定居……杨振宁教授用张弛有度的语气,讲述了自己80多年来经历的事与人。

  “我的一生就象划了一个圆,从一个地方开始,去了很远的地方,现在又回来了。”杨振宁教授念起了他回到清华园后作的一首题为《归根》的诗:“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这时,台下再一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演讲结束了,主持人手里塞满了早就递上来的纸条,上面是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同学问杨振宁教授在人生中最感动的事情是什么,老先生不假思索地说:“这些年来最令我感怀的时刻是1997年7月1日。我在香港参加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观礼活动,亲眼看着‘大英帝国’降旗撤兵,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升起,我的内心真是百感交集。”

  他说,在座的同学恐怕很难理解他当时的感受,他父亲和他那两代人往往都把20世纪中国所经历的变迁与自我的情感世界紧紧相连。“20世纪初年,中国是怎样一个被欺负、被瞧不起的状态?对于这个问题,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了解了。”杨振宁教授语意深长。杨振宁教授还建议来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台湾学子有机会应该去卢沟桥看看。他说,1937年日本侵略者打到北京,他全家就是在那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后离开清华园的。

  在谈到中国科学探索的前景时,杨振宁教授说,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并不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人差;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教育;更重要的是现在全国上下一心向科技领域进军;再加上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科学事业提供了日益强力的支援。这些都使人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国学人一定能够在科学领域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就。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