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工真的供不应求?(华东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01:49 人民网-华东新闻

  邓建胜

  时下局部地区和行业出现“招工难”现象,不能简单地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逆转,更不能以“民工荒”一概而论

  “民工荒”的表象折射出在发达地区民工就业新忧:产业升级换代和产业集群的成熟,大大提高了民工就业门槛,让那些空有一身气力的民工,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竞争

  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招工难”的情况露出水面。最近有报道说,珠三角制造业的民工缺口在200万人以上,在华东地区,仅泉州工业企业的民工缺口就有20万人。有舆论用“2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民工荒’”来定义这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巨变。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大概是从去年下半年起,沿海发达地区某些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上月底,笔者在江苏无锡、浙江嘉兴等地采访,也有不少企业抱怨“招工难”。在无锡某五金器具出口企业,企业负责人还急切希望笔者帮忙与江西、安徽等民工输出地联系招收100名农民工。但细细一问,这些企业急需的,并不是那些“有气力、愿意干活”的普通民工,而是立即能上岗的熟练工。从最近媒体报道看,无论在长三角诸城市还是被媒体渲染最严重的泉州,没有技术特长而四处奔波找不到活儿干的民工比比皆是。炎炎夏日,成千上万工作无着落的民工只能靠拾荒度日。所谓的“民工荒”,其实紧缺的是熟练工。

  因此,时下局部地区和行业出现的“招工难”,不能简单地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逆转,更不能以“民工荒”一概而论。民工就业远没到待价而沽的时候,相反,倒折射出发达地区民工就业的新忧: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和产业集群的成熟,大大提高了民工就业门槛,那些空有一身气力的民工,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竞争。

  如何解决企业熟练工供不应求、而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后无事可做的矛盾?从技术层面看,不能要求企业在招工中降格以求,也不能总是要求企业来承担员工培训的责任,关键是要求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政府,要像培训城市产业工人、教师和医生一样,在新的形势面前积极承担培训民工基本就业技能的重任。

  从深层次看,就是给进城务工农民以市民待遇,统筹兼顾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为民工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法制环境。因为历史和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等体制原因,进城务工农民一直被排斥在城市之外,与所在城市市民在福利待遇上存在重大差距,比如社会保障、医疗保险、购买经济适用房等权益难以享有,连子女上学也要缴纳“赞助费”。实际上,这些福利都是民工应得的,民工为企业创造了利润,企业为城市纳税———城市财政中也有民工的贡献,市民从财政支出享有的福利也应该平等地分配给民工。

  城乡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减少农民,被认为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必由之路。而减少农民的前提,是城市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民工荒”现象的出现,犯愁的,应该不仅是企业,更应该是千千万万的民工和肩负发展、稳定重任的各级政府。

  《华东新闻》 (2004年07月19日 第二版)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