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劲舞狂服(服饰与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05:3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华梅
董克诚插图

  我本人不爱跳舞,但我喜欢欣赏。我总觉得,虽说舞蹈强调造型,强调节奏,强调舞蹈与音乐的结合,甚至被人们认为生命活力是舞蹈精灵本质力量之所在。但我敢说,舞蹈之美离不开服饰的修饰功能。即使有人将舞蹈喻为“一首将生机蓬勃的人体按一定的秩序编织起来的诗篇”,可是这种所谓“至美”,所谓“生命之美,理想之美”绝少不了服饰之美。

  以唐诗中颂誉的舞服为例,就能够看出衣服和佩饰在舞蹈效果中的重要作用。沈亚之《柘枝舞赋》中写:“撼隆冠之繁珂兮,披文缨于大带”、“差重锦之华衣,俟洛歌而薄袒”。薛能的《柘枝词》中写:“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张祜《李家柘枝》中写:“红铅拂脸细腰人,金绣罗衫软着身。”白居易在《杨柳枝二十韵》中写:“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中写舞服更是令人为之动情:“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紧接着描写“烟娥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柘枝与霓裳羽衣舞均为西域传来,重旋转,动作大,舞者跳起来激情无限。可以说,是服饰的动荡突出了舞蹈的表现力,不然的话,那种种联想由何而来?就连杨贵妃观看侍女舞“霓裳”后也一时按捺不住激动心情,提笔赞曰:“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宋词中也不乏描写服饰的佳句,如张先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王珪曾有诗:“十三垂髻碧螺松。”就是说13岁的女孩子饰有垂着碧螺的髻。在这里,少年艺妓起舞时是从发型开始描绘的,而一曲《伊州》完了,曲终舞亦止,可舞人头上的宫花还在颤动。此处的服饰是具有动感的,甚至是具有延续性的,它使人们,包括今天的词的读者都会产生一种动中寓静,静中寓动的特殊美感。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从别国文化中学习其舞蹈,进入20世纪以后尤甚。布鲁斯(慢四步)、狐步舞(快四步)、华尔兹(三步舞,也称圆舞)、探戈、伦巴、吉特巴等,都少不了那些与之相对应的舞服。再看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服装设计师斯蒂芬·伯罗斯、贝齐·约翰逊和诺尔马·卡马利推出的服饰,包括紧身衣、T恤衫、短裤、弹力裤等,迪斯科时装正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令人眼花缭乱的金属饰件和水晶、金属小圆片、具有热带风格的印花图案、仿蛇皮效果以及色彩艳丽的短裙飞舞在舞台上下。

  劲舞狂服,确实是地地道道的综合性艺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7月19日 第七版)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