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留学先驱容闳:领航“留美幼童”破冰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09:04 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

  今年是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150周年。不久前,央视播出了5集纪录片《幼童》,揭开了一段与容闳、与中国近代史不可分割的尘封旧事,再度掀起一股“留美幼童”热。而作为容闳的故乡和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发祥地,今日珠海不仅立志打造高教科研航母,还打算为中国留学生创业开辟出一片崭新的乐园。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时空透视:先行者精神不死

  如果要盘点2004年中国文化圈内的热点话题,我们相信,容闳和留美幼童肯定可以入选。今年,这股来自“中国留学第一人”的冲击波,一经触发就从幽深的血与火的年代扑面袭来,为今日中国留学狂潮带来醍醐灌顶般的震撼。

  有人说,如果没有容闳,虽说中国迟早也会派遣学生出洋,但既不可能这样早,更不可想象会有幼童出洋这样“于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的奇想。由于容闳惨淡经营十多年的教育救国计划,固步自封了上千年的中国人终于剪断长期以来腐化、封闭、绝对的思维脐带,近距离地认识到中国不是天朝的“中心”,只有“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中国才可取彼之长消己之短以图“兴邦”。容闳的计划虽然中途搁浅,但却造就了近代中国第一批新型的科技、企业、工商、厂矿、外交、军事、教育人才,为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

  也有人说,容闳是东方的堂·吉珂德,一生卖过糖果,捡过稻穗,搞过印刷,做过文员、商人,封过二品,曾被维新派选为“中国国会”会长,也参与过孙中山秘密推翻清政府的“红龙计划”,还当了一回大清帝国悬赏通缉的“国事犯”。在“大风泱泱,生气郁苍”的时代,他几乎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所有重要的事件。虽然不断遭遇挫折,但容闳终生坚持青年时代就立下的人生目标:“不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从率先引进西方制造工业、创办“江南制造局”到主持幼童留学计划,从提出振兴太平天国的7条“资政”方案,再到呼吁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制度、改革中国政治文化体系,容闳把中国学习西方的风潮牵引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他曾提出:“以中国原料之廉,人工之贱,将来自造机器,必较购之欧美省廉。”这构成了今日中国倡导新型工业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最朴素的精神源泉。

  在现代人看来,容闳是一位不可思议的爱国者,终其一生,怀抱“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伟大理想,百折不挠地致力于谋求中国的复兴与强大。哪怕是在临终前,寓居美国的容闳都还在为清王朝的倾覆、为家国和人民崭新的未来振臂高呼:中国人民处于自己主权的最高峰!至今思之,仍令人怆然泪下。

  近年来,随着中外学者陆续发表著述,以及央视等主流媒体的积极介入,容闳和留美幼童这段被尘封了100多年的历史重新展现光芒。事实证明,“容闳传奇”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种特殊精神文化现象,从1847年容闳赴美留学迄今,一直以口头、行为、心态等方式,传衍于大洋两岸、东西两极。“它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有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沉淀和广泛、突出的代表性,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诚如留美幼童梁普照后裔梁赞勋教授所言,追溯这段历史对挖掘珠江三角洲这个中外文化交流发祥地的人文历史,对开展中国近现代化过程的历史研究,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发展中美友好关系,都饶有意义。

  今天,与世界接轨已经成为十多亿中国人惯常的思维,在容闳的母校耶鲁大学,300名中国学子构成了全校最大的外国留学生团体。在容闳的故乡珠海,大学园区的建设和“科技创新海岸”的崛起势不可挡。容闳热的到来或许是迟了点,但他曾经预言过的“日趋文明富强之境”的中国正成为现实。容闳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极富感召力的符号,使无数陌生的人们不远万里走到一起,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统一大业添砖加瓦。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愿先行者寂寞的灵魂,因此得以慰藉。

  容闳生平贡献

  容闳(1828年-1912年),广东珠海人,我国清代著名教育活动家,留学教育先驱。

  最早留美大学毕业 自幼被送入西式学堂,1847年随美国传教士布朗赴美留学,入马萨诸塞州孟松学校。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1854年毕业,是我国近代最早留美的大学毕业生。回国后辗转于美国驻广州代理处、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翻译处等任职。后入曾国藩幕,赴美选购机器筹建江南制造局,为中国培养出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开创官费留学先河 从1872年开始,前后组织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了我国官费留学的先河。留美计划执行到第十年被迫中止。由此积极参加维新派的活动,曾被选为“中国国会”会长。后在逃亡日本途中巧遇孙中山,积极支持革命,拥护共和。1912年4月21日,84岁时在美国康州哈特福德住处去世,著有《西学东渐记》。

  《幼童》引出的故事

  请给我讲那亲切的故事,

  多年以前,多年以前。

  请为我唱那动人的歌曲,

  多年以前,多年以前。

  ——美国民歌Long Long Ago(《多年以前》)

  今年5月1日开始在央视播出的5集纪录片《幼童》里,伴随着这悠长深远的歌声,一段与中国近代史不可分割的尘封旧事,曲折而忧伤地铺展开来。

  从1872年开始,120名平均年龄为12岁的中国幼童(其中广东籍的占到了2/3),作为大清首批官派留学生,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建国尚不足百年的美利坚,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此事被曾国藩、李鸿章誉为“中华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身处于变革时代急风骤雨中的孩子们,与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见证了电灯、电话、留声机这些工业革命标志性的突破。9年后,当近半数孩子迈入美国耶鲁、哈佛、麻省理工、哥伦比亚等一流大学的时候,留学计划突然终止,被斥为“腹少儒书,德性未坚”、“沾染外洋恶习”的幼童们,被召回国。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返华后,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中国铁路、外交、矿山、电报、海关、海军及高等教育的建设作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在他们中,有促成辛亥革命、南北议和的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复旦大学创办人唐绍仪;有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有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蔡绍基;有在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

  《幼童》开播后在全国各地激起强烈反响,片中孩子们的悲欢离合、天朝上国的百年激荡,与一位荒原中的探路人、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紧密相联。他一生的荣辱成败,每一次欢颜和流泪,都像遗失在各地的珍贵瓷器的碎片,被重新发现,重新拼接起来。

  他的名字叫容闳。幼童留美计划的倡导者和执行者。

  记者观察

  中国的容闳,世界的容闳

  “甄贤学生,相兴鹏程”

  容闳创立的甄贤学校是广东最早民间学校之一,曾培养出中国乒坛首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等优秀人才

  今年6月初,我们到达容闳的家乡珠海采访的时候,正碰上当地为纪念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150周年举办的“中国近代化先驱——容闳图片展”在珠海市博物馆展出。作为第一位受过完整的美国高等教育并取得学位的中国人,容闳凭借个人的努力,推动并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件大事:一是为中国引进了现代制造工业,即江南制造局的创办;二是首倡“教育救国”,组织中国幼童留美,首开中美教育交流的先河,这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

  容闳故居所在的西大街三巷宽不过两米,深不过百米。故居房子早已经不在,惟有一段残存的院墙。院墙被当地政府重新修葺过,水泥铺就的泥黄色外墙生出苍绿的青苔。院里有两棵大树,郁郁葱葱,据说为容闳所植。

  容闳留下的一切似乎总与教育相关。1871年夏,容闳首倡向外国派遣留学生的建议,终于获得清政府的批准。当时他在上海、江苏招生不足,旋回到广东、香港招补,乘招生之便,遄返家乡,捐助500两白银在故乡创办了“甄贤学社”,1906年正式改名“甄贤学校”,是广东废除科举制度前后最早的民间学校之一。1986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甄贤学校,曾培养出包括中国乒坛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等一批优秀人才。

  如今,学校里一栋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还被用作小学生的美术教室。教室正中的墙上悬挂着容闳晚年的肖像,须发皆白,目光深邃。教室四周张贴着有关容闳生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课间时分,几位小学生为我们朗诵了“甄贤学生兮,相兴鹏程”的校训,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上了岁数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朗。

  催生珠海“高教科研航母”

  当年戴尔电脑因珠海“没有大学”而弃珠海选厦门,如今十多所国内一流大学已在珠海建立校区

  事实上,早在央视《幼童》开播之前,珠海就兴起一股纪念容闳的热潮,尤其是在去年,先后出版了《容闳传》,新建了一所以容闳名字命名的现代化小学,与中央电视台合拍了《共同的容闳》电视片,最近又筹拍《容闳》大型电视连续剧,拟将甄贤学校改造成容闳纪念馆和中国留学生展览馆。

  但珠海对容闳的纪念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头。一个更加庞大的计划正在实施中。

  珠海人认为,容闳的贡献归根结底在教育,因此纪念容闳莫如从教育入手。而珠海人无法忘却的一件事是:1995年,美国戴尔电脑首选的中国投资地是珠海,双方接洽时,戴尔方面问珠海市领导,当地“有没有大学”?回答是“没有”。最终戴尔放弃珠海选择了厦门。

  随着1999年6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高校扩招的政策以及广东省建设“教育大省”、“教育强省”目标的出台,珠海大学园区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文化盛市”的亮点,逐渐显露峥嵘。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山大学等十多所国内一流大学接踵而来,在珠海筹建校区,如今其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已达3.5万人,预计在2005年可达到5万人以上的规模,最终办学规模将达到10万人。

  同时,清华科技园、北大青鸟教育科技园等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也开始入驻珠海,设立产学研基地,其中清华科技园的华冠科技工业园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片状电容器产业化基地,生产规模可达30亿元。大学园区和产学研基地不仅大大地拓宽了珠海的产业基础,形成了珠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依托,还为珠海带来了人才引进的高峰。

  2000年以来,在珠海绵延十余公里的海岸线上,崛起了气势宏大的“科技创新海岸”。这个以名牌大学为依托、以软件研发企业为主体、集产学研和孵化机构于一体的科技产业走廊,与大学园区建设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成为推动珠海市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源泉”和“磁场”。

  作为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发祥地,今日的珠海不仅立志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高教科研航母,还打算为中国留学生创业开辟出一片崭新的乐园。

  海上云天,天下珠海,珠海因容闳催生的高教之梦还在不断延续……

  容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今年是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150周年,其肖像已与布什、克林顿等并列在耶鲁毕业生名人堂

  近年来,许多中外学者陆续发表著述,加上央视等主流媒体的推动,使容闳主持的幼童留美计划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事实上,这几年在珠海乃至中国各地掀起的容闳和留美幼童热,只是大洋两岸细水长流的纪念活动中高高跃起的浪花。在这以前,无数拥有相同或者不同肤色的人们,已经默默悼念容闳将近一个世纪。

  1925年,中华民国驻美公使施肇基为纪念容闳抵埠50周年,在美国康州哈特福德市发表演说,评价容闳带领幼童赴美是“冲破过去传统的转折点”。

  越来越多中美学者开始共同关注百年前发生在两国之间的这段传奇故事,由此关注两国人民漫长的交往历史。容闳带到美国的120个孩子分住在新英格兰地区数十个美国家庭之中,与美国家人共同生活,水乳交融,这些史实被美国家庭的后代们视为家族史上最富传奇色彩和人性温暖的篇章。

  江泽民1997年11月1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中,在提到容闳这个见证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人名之后,紧接着说了这样一段话:“许多中国人参加了美国的建设事业,不少美国人同情和帮助过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他们的动人事迹,我们永远记在心中。”

  2000年5月5日,容闳的肖像进入耶鲁大学名人堂,与布什、克林顿等耶鲁毕业的政要并列。2001年的9月21日,哈特福德市市长把这天定为容闳和中国留美幼童纪念日。

  “你已归来我忧愁全消散,让我忘记你漂泊已多年。多年以前,多年以前……”历史的烟尘散去了,时代的春潮正滚滚而来,容闳,这曾经寂寞的伟大灵魂,归去来兮,与大地永存。

  书记观点

  珠海市委副书记王广泉:中西文化交融共创珠海未来

  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与岭南人特有的开创与务实精神的结合,使珠海较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近代以来涌现出了苏曼殊、陈芳、徐润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开放、兼容、敢为人先的城市文化。而容闳,就是珠海名人星河中的杰出代表,对珠海城市文化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容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珠海人。作为经济特区,珠海能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今日初具规模的花园式海滨城市,得益于邓小平理论和改革开放政策,也得益于以容闳为代表首创的开放兼容的文化、广纳贤才的胸怀和中西文化的交融。

  按照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珠海提出了建设文化盛市的要求。2004年4月,张德江书记莅临珠海考察,题赠珠海“海上云天,天下珠海”8个字,要求珠海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行示范市。近年来,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吸引海内外人才到珠海创业,共创珠海未来;我们以兼容的观念,让世界文化、民族文化能找到一块交融的土地,和平共处,生根发芽;我们以扎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大力构筑科教兴市的良好氛围。珠海市引进名牌大学办学或创办产学研基地,实现了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办学层次从低到高的重大突破。我们相信,有良好的文化底蕴作支撑,珠海必将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家说法

  中国留美幼童纪念会

  会长高宗鲁:派遣幼童留美贡献不可磨灭

  容闳一生最重要的举动是向清政府建议并带领120名中国幼童赴美留学,这对中国追求现代化有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也为我们带来重要启示。试以中日两国情形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我国的“同光中兴”几乎是同时起步,两国均向欧美派遣留学生而结果成败迥异,原因何在?中国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为目的,基本态度是迫于内忧外患做些消极性被动性的改革。幼童回华后,饱受中国正统官僚系统的歧视及冷落。反观日本,不但决心放弃“锁国”政策,还提倡“开国文明”之道,重建新的体制,提高全民教育。

  赫胥黎在其《目的和方法》书中阐述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时说:“惟有在良好的社会条件下,每个国民具有高尚的信仰和情操,良好的教育始能充分发挥其效果;可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来培养,社会条件、国民信仰和情操,也不可能臻于善境。”值此纪念容闳之际,当益证此言之精辟。本报记者郭珊 刘可英


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