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身轻如燕的潜行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09:37 南方都市报

  随笔

  戴新伟(本报书评人)

  有段时间,大概是2002年年底,我在网上读了很多由网名“碧玉 ”所写的小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那篇《辛博斯卡写随笔》,454个字,抵得上我好几年的读书总和。所谓眼界、或者说所谓开眼界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一个朋友说,他到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只看两个人的文章,NO.1就是碧玉 。身处“比尔·盖茨时代”,在虚无黑暗的世界里等待某个人的消息,这是一件多么神奇而愉快的事情。也正是如此,曾经问过碧玉何时汇集出书,不限于少数人阅读,现在碧玉 变成倪湛舸,并且书也一出两册,正好遂了大家的心愿。

  中国动笔的人老早就抱怨言说之难,网络其实加剧了这种难度:自由带来的轻易言说,避免不了散漫与粗暴。我厌烦既不能说其好又不能说其不好的文章把式,厌烦可笑的抒情,厌烦举轻若重,厌烦这些鬼把戏。批评是轻盈者的游戏,用中国人的故事来讲就是胡老师(胡兰成)说的,人不能写比他高的人。用外国人的故事,最恰当的则是卡尔维诺(Calvino)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转述《十日谈》里诗人吉多的故事:佛罗伦萨的浪荡子们捉弄他,把他逼到墓地,薄伽丘写道(他如此报答他的后世),吉多“一手扶着一块大墓石,轻快灵便地一跳,跳到那墓石后面,随即拔腿走开,摆脱了他们。”卡尔维诺说,吉多一跳而逃脱,真是一个身轻如燕的人。在我读碧玉文字时,能够感受到漂亮的跳跃。越过还是被绊下来嘴啃泥,是我私下评判的标准;而如今我自己也要来试着跳一次,为了避免被绊下来嘴啃泥,我避开了碧玉的诗只对她的随笔表示好感——因为你会发现她写随笔,写评论的文字,纵然对方是多高多大的人物,没有情绪、没有抒情甚至没有美——至少是没有唯美倾向,我顶佩服不是唯美主义者的女人。而碧玉的基调也是泼辣爽利的。

  跟电影、阅读沾边的随笔,从前有朋友力劝我不要主攻,她问我,你写的与其他人写的读者第一眼能区分吗?我不敢保证,所以多看少写。时至今日,电影爱好者、读书人以及与此有关的写手用多如牛毛形容应该不过分,但是——我觉得碧玉的文章在其中有着显著logo,这些文章天生属于最好看的文章之一,不过我也比较泄气地想,它们不一定能够获得多如牛毛的电影、书籍爱好者的青睐,赢得他们内心的赞叹,因为它们实在太不一样了。

  也许我的抱怨正是我的惊喜,读《黑暗中的相逢》就是这种惊喜。当我拿到碧玉的这本书再次细读时,我知道这名字其中自有一份孤独。就一个网路上的符号而言,我这个符号希望不断读到碧玉的文章,作为读者和朋友,我对她的期待自然不是评论而已——当然文学能量的多寡不是以我个人的愿望而定,然而我愿意一再重复这个愿望。受我鼓吹的爱书者,我不能保证这是最好的书,但它们从此以后都会陪伴你,成为你阅读过程中潜在的比较。

  图:

  《黑暗中相逢》,倪湛舸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6月版,16.00元。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