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仰望传统 美丽人格 求新求变 放眼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10:24 广州日报大洋网

  卢延光(禺光)

  一九四八年生于广州,广东开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卢延光以连环画驰名全国,被誉为“中国十大连环画家”之一;近年来,卢延光成功地突破了一般连环画家难以逾越的窠臼,其创作题材逐渐从其擅长的人物画转向了水墨山水画,艺术风格也从瑰丽奇异转化为冲淡平和,并创立“新古典主义”流派。毫无疑义,卢延光的艺术历程可谓精彩而曲折。近日,卢延光就其创作心得、当今美术界存在的某些问题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仰望传统 重回巨人的肩膀

  记者(以下简称“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您以连环画成名并享誉大江南北,当时的画风是个性张扬。但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您的画风在往传统中国水墨山水画的高古、平和、悠远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在全国的连环画家中并不多见,请问您是如何完成这种画风转变的?

  卢延光(以下简称“卢”):一直以来,我非常欣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美丽人格”,梁先生强调人的品格应该优美,这就是我们传统的精华。追求人格的优美一直是我的生活乃至艺术创作的态度。一个人当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大方向应该向着那个目标仰望、服羡、敬佩、追求。有了这种态度,也许在艺术上就能找到一条出路。

  记:我们还注意到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些对传统狭隘、片面的理解。具体的表现是把本属精神层面的思考压缩为故作高深的技巧程式,结果,传统的生命力在继承的口号下日渐枯萎。那么,您是如何理解和继承传统的?

  卢:过去我对传统的理解也是很肤浅的。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西方的绘画要比中国画高明,你看人家那透视、光影是多么的丰富、精确!中国画看来看去不就是几根线、几团墨嘛!体会不到这里面隐藏在深层的文化积淀和人格魅力。近十年来才慢慢体会到里面的深意,因此我要重新站回古代大师的高度,也就是从他们的人格高度、人文思想的高度去思考、体会。要爬上巨人的肩膀,而不是一般的小山坡、小土堆。

  求新求变 岭南文化的灵魂

  记:您早期的创作属于典型的“野路子”:不拘成法、不计传承。如今,您如何评价当下此起彼伏的“思潮”、“主义”?

  卢:中国文化要向前发展、传承,必须吸收西方文化的东西,取长补短才有利于自身的生长。西方文化中有一些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我们自身的发展并不矛盾。还有,西方文化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脉络特别清晰,中间没有断层。虽然它有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的,但它是完整的。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出现这样一种风格、流派,这样一种图式,都有它的原因、有它的道理。创新不是想创就能创出来的。对于年轻人的探索,有些老人家老是觉得不顺眼,其实大可不必,不需要大惊小怪。总有不满足的地方、有不同的个性才有所谓幼稚的尝试。我们自己就是这样试出来的。况且,我们也应该对自己中国人的基因有信心。

  记:您近来的水墨创作称为“新古典主义”,这“新”新在什么地方?

  卢:首先,我的作品里具有当代的时代精神。我的视野是全球化的而非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书房,各种思想、观念和流派的撞击是古代没有的;其次,岭南绘画历来有求新求变、对新事物非常敏感的风气。傅抱石先生曾经说过中国艺术的发展寄希望于珠江流域这片具有创造精神的土地,也许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旧观念的包袱较轻的缘故吧。作为在这片土地成长起来的我,在血液里流着的就有一种对新事物的向往。传统文人画很强调“风骨”,就是强调独立的人格和骨气。把这种“风骨”和开阔的视野、求新的敏感结合起来,是我目前的路。

  世界眼光 追寻云上的境界

  记:广东在中国历史上历来有开风气之先的传统。但近年来,就整体而言广东美术界在这方面有减弱的势头。其原因何在?

  卢:这是商品大潮对艺术品格扭曲的表现。广东文化有一个特点:实用主义。当一个画家的创作目的不是为了表现其独立思考、独立人格,而是为了钱、名气或其他与艺术无关的东西,那其作品的品格必然就低下,艺术高度更是无从谈起。必须看到,广东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像惠能和尚、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像艺术界就有明代的林良、民国初期的高剑父,那是一个民族应有的精神高度。我想,多一点独立思考,少一点功利之心,广东应该能做得更好。

  记:那么广州美协有什么举措去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

  卢:现在搞文化、艺术的氛围很好,政府很重视。美协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为每一位会员服务。广州市是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协会现有七百多名会员,每一个会员都是宝贵的资源。今年准备出版一套介绍这些会员的丛书,每个区一册,书名叫《广州文化地图》,每个画家有六页的篇幅去宣传;还准备推出一百位画家,从五十年代到现在的美术精英,精选出他们的作品编撰成书;再就是筹备出版《广州美术年鉴》。

  记:对于当下广东美术的现状能点评一下吗?

  卢:从唐代的历史看,由唐初“四杰”到李白、杜甫的出现,用了一百多年。可见文化的高度是需要积累的,艺术大师也不是能人为制造出来的。像黄公望、倪瓒、渐江等巨匠,影响后世几百年,到现在还能感受到他们艺术的魅力、人格的美丽。要出这样的大师,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本报记者黄颂豪(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