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璀璨明珠-山西古建筑群专题 > 正文

关注西安城墙和古民居保护(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11:20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保护完好的高家大院。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尚洪涛摄

古民居湮没在新建的现代建筑中。

古民居具有浓厚的人文特性。

古民居大都有精美的石刻和木雕。

古城墙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记者陈枫摄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素有“西罗马东长安”之说,地上地下丰富的珍贵文物已足以让世人震惊、向往和流连。但由于种种原因,体现天人和谐、具有无与伦比亲切性的古代民居,在现代文明中命运已经不能用担忧来描述。现代文明不应湮没城市的人文历史!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愈发被各方所关注,而为西安人自豪的古城墙第二次保护大战役也已打响———

  西安,周、秦、汉、唐四大王朝都曾建都于此,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又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宽容之地,由此衍生的文化艺术往往兼具多元文化特色。明眸善睐是少女的眼睛,什么才是古城西安的眼睛?宗教性建筑的塔,礼制性的钟鼓楼,还是防御性的城墙?专家认为,传统民居就像城市的眼睛一样传递着古城的记忆,又蕴含着现代精神折射下的文明之光。

  西安仅存古民居24处生存状况十分恶劣

  西安人一直以古都自傲,但其保存下来的民居却少得可怜。西安市文物园林局近日对西安城墙以内的传统民居进行了一次非常详尽的普查,结果显示具有保留价值的传统民居仅剩下24处,而且其生存状况十分恶劣。

  7月15日在陕西省工商联原址的东木头市3号,记者“发现”了一处由四座高楼围在“天井”里的传统民居。这座五开间二层的“楼房”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一层的“电将军”早已锈成一团,各间放置着各种积满灰尘的杂物废品,二层的过道大白天伸手不见五指,但其处处显现的传统花样的木板格式仍让人惊奇。

  75岁的陕西省工商联离休干部王崇礼告诉记者,这处院落是1953年花钱买下来的,自1963年起他就在这里上班,1982年随省工商联一起搬到了陕西省民主党派大楼办公后,这儿便另作他用,随后而起的高楼,渐渐将它围在中间。因距北面的家属楼不足两米,家属楼一层的住户长期生活在“地道”里,现在成了危楼后,更是让人整天提心吊胆。

  面临被拆除的危险

  传统民居为何如此境况

  西安市文物园林局副局长向德说,从表面上看,24处古民居中有的还不如东木头市3号的保存状况,但从保护古城传统民居的角度看,这些民居仍具有重要的人文与科学价值。其现状主要是有的院落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整,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还存在,但存在添建、改建现象;有的院落整体格局保存不完整,院内存在部分传统民居建筑;有的院落条件差,存在少量的传统民居建筑;还有的建筑细部需要保护。

  向德认为,传统民居出现如此境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旧城改造不规范、房屋所有权不清和民居保护缺乏法律依据。如有的传统民居院落保存较好,主要建筑均在,但它已是第三代人居住,分给几个兄弟,人口一多,改建、添建情况严重。同时,《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对民居保护均无明确规定,对住户的拆除、改建没有任何约束。

  24处民居大部分都处于西安市莲湖区、碑林区未被开发改造的区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民居将面临被拆除的危险。今年3月,位于西安夏家什字17号、有近百年历史的陈树藩督军老宅就已被强制拆迁。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国戏剧界赫赫有名的易俗社创始人之一高培支先生旧居,临街面墙上仍写着一个大大的“拆”字。对于古民居将遭灭顶之灾的命运,已经不能用担扰来描述:与上世纪80年代初比,古城西安的传统民居目前尚存30%左右。

  文物部门提出建议

  七大措施保护古民居

  西安市文物园林局在最新调查显示古民居仅存24处后,提出7项措施建议政府在旧城改造的浪潮中保存好屈指可数的古民居。在2004年6月24日《关于对城墙内传统民居实施保护的建议》中,西安市文物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诸多建议:

  一是由市政府审定需要保护的传统民居对社会公布,培养公民保护意识,以形成社会监督风尚;二是对已公布为保护对象的传统民居实施挂牌保护。由文物、规划、城建部门登记造册,并提出相关保护要求。划出一定的民居环境保护区域,在此区域内,未经文物、规划、城建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拆除、改建、添建;三是制定保护维修规划,落实专项保护维修资金,分批对这些传统民居进行一次全面保护维修,然后再每年制定专项维护经费。对已改建的部分,恢复原貌,添建部分予以拆除。在保存其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维持原有的建筑风格,努力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四是对一些保存完整、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优秀传统民居,逐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纳入《文物保护法》的保护范畴;五是逐步对一院多户的住户进行搬迁,或将房产收为国有。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专项资金或社会资金对民居进行逐步修缮和完善,进而实施对外开放等利用工作。对仍愿意居住的独立户主,鼓励并支持将其民居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六是对登记在册的优秀传统民居进行建档管理。收集其建造的时代背景、宅院主人等相关历史资料及历史照片等,对宅院的现状进行实测、拍照。

  省市领导高度重视

  保护开发与利用好传统民居

  西安市文物园林局文物处处长黄伟说:“目前旧城区内传统公共建筑、庙宇较多,成片的传统院落已不多见,但是传统院落、民居最能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以亲切感、怀旧感。现在民间人士手中收藏有大量传统民居、院落的构件,有些人自己也想在城墙内建一所属于自己的传统房屋。因此,我们还建议政府在旧城历史街区合适的地方可以规划成片院落,材料可以从民间收集,或者请收藏爱好者自己投资建设,开发为旅游接待用房。这或许也是保持、恢复古城风貌的途径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对于传统民居的现状也深表忧虑。她认为,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已将传统民居纳入保护范围,应当尽量“原地保护”,如必须搬离原址的则必须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落实好“异地重建”。否则,城市的“文脉”断了,古城就成了无根之城。

  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等省市领导对西安文物园林局的建议十分重视,已责成西安市文物园林局和西安市规划局赶快联合召开保护西安传统民居的专家论证会,以具体研究古民居保护的细化方案。

  具有独特历史与文化价值

  古民居保护可以做得更好

  从西安市中心钟楼向西100多米、穿过鼓楼门洞,就进入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区内有大小形态各异、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约2万名回民“依寺而居”,维持着原有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西安著名的北院门“小吃一条街”、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中国三大城隍庙之一的西安城隍庙都在区内,以汉族和回族为主的多个民族于此居住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2003年,位于这个街区的化觉巷232号院落保护工程从15个国家的4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化觉巷232号是一座建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小四合院,现在的户主是70岁的回族人安守信。已有8代安家人生活其间的这座256平方米的小院落,融合着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理念和穆斯林建筑的文化元素,是多元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回忆起获得国际大奖时的情景,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张西元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他说:“这个历史街区是古城西安保护最好的。1997年中国政府和挪威政府签署一份协议,挪方将在中国实施十几个援建项目,其中包括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工程。化觉巷232号是中挪合作保护的第一个中国传统民居。除这个院落外,配合历史街区的水电路等改造,我们还对另外两座院落进行了保护施工,这对整个街区保护都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无独有偶。我国两座古城———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其保存下了大量古代民居,从而保存下了古城的人文韵味。房屋不言,世代的人际嬗变在古城内一幕幕上演,悲喜欢乐的人生诸要素浸透了古城的一砖一瓦、古屋的一丝一木。是房屋,而非你我,记录着古城,注视着古城的点点滴滴。

  文明不应湮没历史古民居才是古城的真实守望者

  在传统民居被一座座高楼大厦所取代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古民居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顽强地矗立着。位于西安北院门144号的高岳崧故居经过修葺成为古城一个新景点,游人可以在这处砖木结构的四合院里,观皮影、听古乐、玩泥陶、赏砖雕,品味古代建筑的浑厚和典雅。而高培支旧居也从过去“生产戏剧”的地方变成了演出戏剧的舞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座保存完好的清代院落成为很多影视剧的拍摄场地。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宝遗存用做展览、开发旅游,重要的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留住城市的优势和文脉。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近日在考察了西安的古民居后深有感触地说:“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是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支点,具有惟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保护不好,就会愧对历史、愧对子孙。”西北大学教授、都城建筑史专家徐卫民说:“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日益稀缺的传统民居。古人已逝不可追,古民居才是古城的真实守望者。”

  西安城墙是世界保存最完整城防设施第二次大规模修缮已开始进行

  在对传统民居加大力度保护的同时,随着国家文物局100万元专项维修经费的落实,西安城墙安定门(西门)城楼的维修日前已全面展开;同时,西安城墙部分段落的包砌工程和电路改造工作也在进行之中。专家认为,这是西安城墙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大规模修缮之后,西安又一次对西安城墙进行大规模修缮。

  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西安古城墙,基本形状是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城防设施。自1983年开始的西安明城墙、环城林、护城河整修项目,是西安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意义最大、影响深远的一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西安城墙的西门城楼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小修小补虽然没停过,但是未曾进行过大的维修。由于年久失修,现在主体建筑出现地基下沉现象,经专家组多次论证后最终决定:在地基下沉现象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不对其进行人为干预,但对地基下沉引起的建筑、尤其是其木结构的下沉,则必须开始对其进行有节制地修缮。

  西安市文物园林局文物处处长黄伟说,安定门城楼此次整修是专门的古建公司进行的,除将加固城楼的主体结构外,对建筑中的木结构部分还要进行检测和加固,以及更换部分木构件,然后还将对其重新进行油漆彩绘。由于揭瓦量大,危险系数高,游客在西门旅游已被限制。预计整修完工需要一年多时间,届时人们将发现整修后的城楼仍保持着原貌,“修旧如旧”的古建维修原则得到很好体现。

  因经费等原因,西安城墙目前仍有几百米的城墙没有包砌,雨季一来部分裸露城墙的黄土直接暴露在外,阴雨连绵致使这部分城墙容易出现严重落土和女儿墙松动及悬空现象。黄伟说,为确保裸露城墙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防范裸露城墙出现塌方等严重情况,西安市已开始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包砌等修缮工程。目前,西门内南马道巷段100多米的城墙墙面用红砖衬砌后,外面再用青砖两层包砌,此外建国门东一段80余米的城墙也在加固、抢修。

  此外,总投资约1.5亿元的修补西安城墙火车站段缺口的“西安城墙连接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本版稿件据新华社

  相关专题:璀璨明珠-山西古建筑群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