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乡村教师的瓦当人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11:2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王培良对瓦当图案解释成了一家之言

琢磨

拓片

  秦汉瓦当曾记录着昔日封建王朝的辉煌。然而,对瓦当文化的研究,除了已故的秦汉专家陈直、著名金石家傅嘉义外,少有人深入钻研。出乎人们预料,一名山沟里的穷教师竟然“玩”起瓦当,而且“玩”出了一大厚本深奥的学问,为研究瓦当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他就是淳化县润镇中学美术教师王培良。

  文/图记者袁春乾金石实习生曹小娟

  儿时的玩具“猫娃头”

  王培良的外祖父家在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这个村名,让人一听就觉得和皇帝有关系。民间传说汉武帝曾在这个村边歇过凉。事实不仅如此,2000年前,这里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夏季凉爽,先是秦始皇在这里建了林光宫,此后汉武帝又在原址建了甘泉宫。随着岁月的流逝,两处帝王离宫早已消失,留下两个被当地人称为黑疙瘩的土堆,只有当年装饰宫殿的残砖碎瓦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王培良儿时经常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家的房子是天井式窑洞,院子是从地面挖下去十多米深的四四方方的坑,四周院壁上裸露着厚达数米的古砖瓦堆积层,有的砖长达一米多,厚达几十公分。王培良经常望着发呆:这么大的砖,盖的房子该有多大呀?

  王培良和小朋友们玩耍时,常在地边、土崖上拣到带着平底的圆瓦。由于平底表面花纹像猫脸,也像“石火镰”和箱盖上的铜闩子,所以当地人称之为“猫娃头”、“火镰闩闩”。因为这些藏在地里的“猫娃头”经常将犁铧打破,农民经常将它们拣出来甩到地边,小孩们则把它们当做玩具,玩腻了就随手摔碎。

  王培良喜欢绘画,对“猫娃头”上的图案颇感兴趣,认真观察。他不明白这些“猫娃头”是干什么用的,上面的图案是什么东西。带着这些迷惑,王培良度过了童年。

  “猫娃头”原来叫瓦当

  1987年,已经30岁并成为小学教师的王培良走进咸阳教育学院美术专业深造。一天,在学校图书室里查找图书时,王培良偶然翻开一本书,里面有许多“猫娃头”图案,引起了他的兴趣,这些土堆里的比土还贱的“猫娃头”竟然上了书,仔细阅读方知,“猫娃头”的正式名字叫瓦当,就是秦汉时期皇宫屋檐上瓦前的圆形瓦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从不值钱的“猫娃头”到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瓦当,对王培良震撼很大,回忆起儿时玩耍时摔碎的瓦当心疼不已。从此王培良对瓦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利用课余时间寻找有关瓦当的书籍阅读后,他逐渐知道,在北宋时期就有人研究瓦当,并制作拓片,已有“秦砖汉瓦”之雅称。“秦砖汉瓦”一向受到金石学家的重视,而且在陕西关中一带埋藏丰富。

  随着知识的增多,王培良认为,一般人对瓦当图形的解读停留在浅层次阶段,还存在许多谬误,特别是对云纹、葵纹瓦当的解读,看像什么就认为是什么,完全与瓦当图案原意相去甚远,“云纹”、“葵纹”瓦当,并非瓦当上画的云朵、葵花,更不是叶片、动物尾翼,而是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此,王培良走进了研究瓦当文化的王国。

  在寻找瓦当的路上

  大学毕业后,王培良回到老家淳化,在一所中学担任美术教师。为了研究瓦当,他利用业余时间到凉武帝村一带收集瓦当。他的家境当时并不富裕,只能骑着自行车,翻沟爬坡,往返40多公里寻找收集瓦当,夏季一身汗,冬季满头霜。

  1994年冬季一天,王培良去安子哇乡桑树咀村找瓦当,返回时下起大雪,道路光滑,无法骑行,只能推着自行车步行,就这样还摔跤。每次摔倒,他不是看身上是否摔伤,而是看瓦当是否完好。他就这样一步一滑地翻了两条沟,走了20多公里,回到家时已晚上9点多了。

  渐渐地,王培良收集瓦当在淳化出了名,人们发现了瓦当都通知他。

  1995年一天,有人打电话说在凉武帝村发现一特殊的瓦当。王培良放下电话,骑上刚买的摩托车就往凉武帝村赶。可走到一十字路口,一辆农用车未打转向灯突然转弯,王培良躲闪不及撞了上去,连人带车重重地摔倒,膝盖磕到地上,造成粉碎性骨折。

  王培良不仅在淳化收集瓦当,还翻山越岭到铜川、西安等地收集。2002年,有人打电话说耀县有一罕见瓦当,他骑摩托车抄近路前往。过淳化和耀县交界的清峪河时,当天发大水,河流湍急,王培良犹豫片刻,担心去晚了瓦当被别人收走,冒险推摩托车试探着趟水过河。越往河中走水越深,浪越大,王培良抱着不到最后关头不认输的想法继续前行,河水最深处没过大腿,水浪推得他摇摇晃晃,王培良硬是走了过去。

  他看上的瓦当都涨价

  1990年前后王培良刚开始收集瓦当时,社会上很少有人收集瓦当,云纹、葵纹瓦当更没有人要,王培良先是在地里捡,后几毛钱一个的买,再后来是几十元一个。为了获得需要的瓦当,王培良不惜“血本”。

  2000年,王培良发现一个需要的瓦当,为了得到这个瓦当,他用一幅名人字画交换。别人说他吃亏了,他却认为值得。

  2003年,王培良在咸阳一位农民家中看到一葵纹瓦当,瓦当上有一火星乳点。对方要200元。王培良当时手上没有钱,回到家就想着怎么弄钱,又担心人家卖给别人,每天给人家打电话,怕人家提价,还不敢表现出迫切想要的样子。半个月后发了工资,他才买回这个瓦当。谈起这个故事,王培良特别得意。王培良也有许多失意的故事。

  一些人知道王培良研究瓦当,对于他看上的瓦当,就抬高价钱。

  一次,王培良50元从一农民手中收到一瓦当。过了两天,那个农民后悔了,找到王培良说瓦当卖得便宜了,要加钱,并说:“别人说了,你要的瓦当都值钱。”就这样,这个瓦当又被要走了。

  让王培良最难忘的是去年发现一块有8个动物的瓦当,500元买到手。拿回家刚把碎块粘到一起,还没来得及拓片,人家就上门说卖便宜了,要了回去。想起这个瓦当,王培良至今还耿耿于怀。

  这些年,王培良请农民发现了瓦当给他送时,有的人说:“你给不上价么。”

  就这样,王培良投资一两万元,收够过四五百个云纹、葵纹图形的瓦当。

  为瓦当砍苹果园

  王培良因把精力都用在收集、研究瓦当上,家里的农活和家务都无暇顾及,两个孩子上学,也顾不上辅导,全权交给妻子。

  王培良工资不高,而研究瓦当需要大量费用。为了维持生活和研究,王培良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揽些园林规划和雕塑的活增加收入;一方面节省开支,他不喝酒不抽烟,不光在淳化找瓦当骑过自行车,而且去西安办事,也将自行车架到班车上,目的就是在西安省下坐公交车的钱。

  王培良家里本来有2亩果园。因王培良家里没有劳力管护,果园还没有种粮收入多,2000年王培良将果园伐了改种粮食。

  最不值钱的瓦当有深奥的学问

  经过多年对自己收集的瓦当进行深入分析,1995年王培良写成了一本五六万字、解读100多个瓦当的书稿《易.象天.秦汉瓦当图案》。他拿到出版社,编辑认为达不到出版要求。王培良没有因为碰了一鼻子灰而泄气,他决心一定要在这方面取得成果。他请教书法家钟明善教授。钟教授看了他的书稿说:“要真正认识秦砖汉瓦,必须读史。”

  听了钟明善的忠告,王培良茅塞顿开,回去后,找来《史记》《汉书》《老子》《易经》《中国天文史》《说文解字》《白虎通义》等典籍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为了借到这些书,他忍受着别人的冷眼,求亲友帮忙,甚至到西安寻找。随着知识的丰富,他逐渐意识到瓦当的图案,蕴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精髓,涉及到中国古代占筮卦卜、阴阳五行、道德礼乐、天文律历、宗教神话、天象宗祀等。

  王培良一头扎进古代文化的海洋中汲取营养,艰难探索瓦当图案的奥秘,时而高山险峻,迷雾重重,时而豁然开朗,柳暗花明,越是深入钻研,越显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冬去春来,终年不懈,王培良案头的笔记资料竟有盈尺之厚。王培良明白古人在制造瓦当过程中,并非随意为之,必将文化容纳其中。有时为了搞清瓦当上一个乳钉的意义,他要翻阅大量图书,耗一两个月时间。当破解了一个瓦当图案的涵义后,他比得到什么都高兴。

  王培良在研究中发现,周代与秦、汉瓦当图形中带3、4、5、8、9、19的数字多,几乎带有规律性,精研古代典藉的他终于从纷繁中理出头绪,3为三辰,4为四时,5为五星(五行),8为八节,9为天终数,10为地终数,19为天地终数得闰法之意,“是为朔望气之会”。

  解开一个谜团,顺其而下,王培良认为秦汉所谓的云纹瓦当类似回文的纹饰,是古人解释天体的学说的体现,比如扶风出土的西周半截瓦当,上圆下方,周边回纹同向回绕。王培良解释为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盖天之下,气流通;有的则表现为“宇宙充气,流动无始终”。《吕氏春秋·圜环篇》云:“何以说天道圆,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集,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

  涉深海而得珠骊,登高山而观无限风光。王培良一个一个瓦当地解读,10年终磨一剑,写出了20多万字的《秦汉瓦当图论》一书,解读了700多个瓦当,并总结了瓦当图案的规律。

  王培良图形瓦当研究自然为一家之言,但他可贵的探索,得到学术界的重视。该书日前由三秦出版社出版。

  王培良还在继续他的瓦当人生。他说:“每一个瓦当都可以写一篇文章,里面的知识非常深奥,这一生都研究不完。”他建议我们陕西这个瓦当大省,建一个瓦当博物馆。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