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120”遭遇欠费尴尬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05:38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记者 杜峻晓 “120”,意味着与死神争分夺秒,意味着给濒死者生的希望。 7年前宁夏空难,刚刚开通的银川“120”接报后,救护车全部出动,及时抢救了受伤的幸存者。人们感叹:“120”在我们生活中真的太重要了。 但是,如此重要的单位却遭受着欠费的困扰,有点难以为继。已运行7年多的银川“120”,至今欠费已达300多万元,而且欠费黑洞愈来愈大。 “三无患者”让银川“120”一筹莫展 “无钱、无家属、无证件”,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管急救中心的副院长杜秦川告诉记者,“120”拿这些“三无患者”最没办法。 去年冬天,“120”接报说大街上有一个急病患者,立即前往,将那名衣衫褴褛的昏迷不醒者拉回急救中心救治。两天后,患者病情好转。急救中心问家庭住址、亲属,他死活不开口。后来,他告诉大夫,他在一个矿里干活,发烧、咳嗽没钱买药,病情越来越重,后来就烧晕过去了,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到急救中心来的。他揣测,可能是矿上把他拉到银川,怕花钱给他治病,就拨打了“120”。他说,这个矿以前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位患者只说自己的家在甘肃,至于别的,什么都不说了。一个星期后,这名患者痊愈,屁股一拍走了,急救中心连他的名字都没弄清楚,更别说收取医疗费了。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姚成立无奈地说,医院急救是一项由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事业,并不等于福利机构,但有些人就钻这个空子,你不急救我就投诉你,治完病不交钱你拿我也没办法。医院已对可减免的手术费、床位费、各种检查费、护理费等进行了减免,但药品、耗材、输血等等的费用就得由医院承担,压力确实很大。银川“120”是依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的,如果没有医院这个坚强后盾,早让欠费者拖垮了。 欠费者成“大爷”:没钱你能把我怎么着 银川市急救中心主任张晨光对去年他们抢救的一个服毒者记忆犹新。 那个小伙子21岁,是固原市海原县人,因为在银川市工作不顺心,一气之下服了毒。由于“120”救治及时,小伙子性命保住了。听说他是贫困地区的,急救中心免费给他提供饭菜。小伙子吃了几天后说吃盒饭吃腻了,想吃羊肉泡馍,医务人员自掏腰包,买羊肉泡馍给他吃。在急救中心住了10天左右,情况已经稳定,大夫劝小伙子出院,他哇地就哭起来,说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你让我出院后到哪里住?当时你们为什么要救我,还不如让我死了的好,我早就活够了。一边哭诉,一边到处找药准备二次自尽。遇上这种患者,急救中心大夫真没辙,只得好言相劝,让他再住下来。20天后,小伙子说在医院住够了,要出去,中心建议他请家里人来把治病的账结了,小伙子一脸的不在乎,说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不然我哪会出来打工?实在不行就把我押在这里! 这种人可能真是家庭贫困,还有一种是有钱就是不交的。贺兰县丰登乡有位卡车司机遇车祸后颅内出血,在银川急救中心治疗一个多月,临出院时还欠500多元医疗费,说暂时没钱,以后给。后来,医院派人到他家里收欠费,一看家里条件挺好,新房子盖得挺漂亮,还有一个大果园。司机出车去了,妻子在家。听说是医院来要钱,女人就骂开了,说那么大个医院,还在乎500块钱?女人说没钱,让找老公公要去。司机他爹说他们早就分家另过了,还能管他到80岁?这笔钱愣是没要下来。 每出一趟车只收20元,还不一定能收回 银川市急救中心共有13辆急救车,除两辆备用外,投入使用的有11辆。张晨光说,中心严格遵守物价局规定,每接一次患者收取20元,比打出租车还便宜。就这20元,还不一定能收回。有时候到了指定地点,患者说我刚才挺难受的,这会儿好了,不去了,这钱没法收;还有时候,急救车赶去了,患者却找不到了,这钱找谁去收?乘出租车,车上只有一个司机,而急救车上除司机外,还有大夫、护士,成本很大。每年仅车辆开支一项,急救中心要支付35万元左右。 记者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时,得知该院正在开展“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院长姚成立给急救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急救中心内、外科抢救设备配备齐全,医务人员配备科学,并相对固定,尽量配备高年资医师应诊等等。急救中心外科负责人贾学军说,良好的服务质量得到的应当是患者按标准付费的回报,这样急救中心才能越办越好。 采访中,记者看到医院出示的欠费单,从最高3万元到最低几元钱不等,院长姚成立摇头道,多数的欠费已成死账,想收都收不回来。银川“120”自成立以来,共救治3万多人,抢救欠费危重病人800多人次,这对经济尚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医院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编后 到商场买东西,没有钱,你想要的东西就拿不走;到饭店用餐,没有钱,这顿饭你就吃不成,这些人们都可以理解。然而到急救中心治病,没有钱却显得理直气壮,揩急救中心的“油”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这种现象不只是银川有,在全国各地恐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怎样让受救助者承担起本应承担的责任,减轻救死扶伤者沉重的经济压力?希望读者把当地解决此类问题的好办法告诉我们,供正受此困扰的地方和单位借鉴和参考。 传真请发:010—65368561。 《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20日 第十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