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08:34 光明日报

  刘云山

  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充分发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水平,更好地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服务,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

  1.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民族精神都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我国数量众多的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支撑和推动。面对社会环境的新变化,面对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对于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对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件件历史文物,一个个真实故事,昭示着华夏儿女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阐发着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基本道理,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能够帮助未成年人从重大历史事件和优秀文化遗产中,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历程中,从民族英雄、革命领袖、先进人物的成长中,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挖掘精神内涵,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遍布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连接起来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文明史和中国革命史。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记录了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拥有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凝结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要把教育基地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挖掘出来,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好地教育后代、激励后人。

  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要见物、见景,更要见人、见思想、见精神;不仅要硬件齐全、环境整洁,更要体现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要认真做好重要文物史料特别是革命历史文物史料的征集、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文物史料进行科学的诠释,赋予鲜活的时代内涵。要以史实为基础,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在丰富主题思想上下功夫,在挖掘精神内涵上下功夫,既传播知识,又启迪思想,激励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3.注重改进创新,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增强教育效果来进行。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改进、不创新,还是沿用老方式老办法,就产生不了吸引力,也就谈不上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增强教育效果,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基本陈列的水平。基本陈列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依托,是衡量教育基地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要综合运用文物、图片、模型、雕塑、景观等多种形式,善于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基本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从大纲撰写、形式设计到实物制作、展品布置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研究,大胆改进创新。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精心组织一些高水平的专题性展览,打造陈列精品,形成展览亮点。

  要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注意发挥教育基地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衍生出更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史实为题材,多编排一些展现高尚革命精神的文艺节目,多制作一些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公益广告,多出版一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优秀图书,多创作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生动形象地介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注意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通过开办网上纪念馆、网上博物馆,扩大教育基地的影响,有条件的教育基地可以设立自己的专门网站,以丰富的文字、图片及影视资料形成网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4.拓展教育功能,进一步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和知识宝库。要从多方面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拓展教育功能,不断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使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从实际出发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是拓展教育功能、扩大教育覆盖面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纪念仪式,组织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通过举办研讨会、演讲会、报告会和文艺演出,不断增强教育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让人们在参与互动中受到启迪、得到提高。要积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把馆内陈列与流动展出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

  党政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紧密配合,是拓展教育功能、扩大教育覆盖面的重要保证。各级宣传部门要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战线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组织部门、党校和行政学院要利用教育基地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精神的教育。教育部门要把教育基地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教育的课堂。旅游部门要以革命纪念地为依托,精心设计旅游线路,组织开展“红色旅游”。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要把教育基地纳入工作视野,根据各自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总之,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功能。

  5.优化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不能发挥应有作用,能不能产生更大影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管理工作能不能跟得上。如果管理落后,即使投入再多,条件再好,设施再完善,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一定要重视管理,强化管理,努力创造一流环境,建设一流队伍,提供一流服务,使教育基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

  要强化服务意识,一切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一切为群众着想,在接待咨询、参观引导、安排讲解等方面,提供热情、文明、规范的服务。要按照中央关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切实抓好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自身发展活力。要加强工作人员尤其是讲解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要注意美化教育基地内部和周边环境,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管理,努力保持历史风貌,营造整洁、庄重、有序的参观氛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应当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把为广大未成年人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向未成年人敞开大门,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个人参观实行半票。要确定专门人员为未成年人参观学习服务,建立一支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专兼职讲解员、辅导员队伍。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未成年人的特点,组织开展冬令营、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未成年人前来参观。要积极与学校联系,充分利用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使教育基地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产生深远影响、留下深刻烙印。要认真研究免费开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保证这件得人心、顺民意的好事长期坚持下去。

  (注:本文是刘云山同志2004年7月14日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