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温八大“综合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02:35 人民网-江南时报

  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之下,城市一年一度的“季节病”又现。“病灶”或大或小,有深有浅,无一不在折磨着城市的肌体。这些“病灶”虽不至于酿成致命的大疾,但其形成的“综合征”,却对城市的抵抗力带来了沉重的考验。因此,把握“病”情,分析“病”因,并开出药方,实乃当务之急,因为小病不急,大病就至。

  综合征一:热岛效应 城市之殇

  症状表现:主要部位的“体温”明显高于它处,热辐射的负面效应突出。

  昨天13点40分,记者来到南京新街口广场,将温度计放在地面上,瞬间,水银刻度直线“飙升”,仅7分钟的时间,水银柱测出的地面温度已超过50℃,之后水银柱突然将温度计冲爆;14点10分,记者赶至鼓楼广场时,用温度计在离地面1.5米处测得的气温高达到42℃,记者将一瓶水泼在了地上,没一会儿,地面上的水便没了“踪影”。在山西路广场,记者看到行人都撑伞遮阳,用温度表放在离地面1.5米处测量了一下,表上显示这里的气温也达到了41℃。这三个地方都是南京的心脏地带,高楼林立,车流如织,热浪环流其间,形成了“热岛”效应。目前,南京已经形成了新街口-鼓楼为中心的大热岛,另外,在大厂、雨花台、孝陵卫、燕子矶还形成了四个小热岛。气象专家介绍说,五个热岛和郊区的最大温差已高达10℃。病理探因:有关专家认为,南京“热岛效应”的病源在于:首先是大量的人工建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等,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建筑物吸热快、吸热面积大而热容量小。二是人工热源猛增。三是大气污染,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尘等排放物,导致温室效应,此外,南京城里的绿地、林木和水体的减少也使得城市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被削弱。专家处方:一、气象部门在北极阁、南师附中、长江三桥三地增加监测高温的自动气象站,及时将“热岛”的气温变化告知市民。二、在“热岛”内定时洒水,每日早、中、晚三次。三、相关部门积极寻求有效措施,控制人工热源的排放。

  本报记者 黄勇 实习生 康颖雪 吴钊

  综合征二:店堂纳凉 有家不回

  症状表现:14点20分,记者在新街口百货商场看到,一位回收易拉罐的老太太已经坐到了门口空调下面的地上。平常发放房地产广告的人员也都从莱迪广场“撤”到了商场入口处,此时商场门口变得十分拥挤。病理探因:南京都市心理咨询中心的周正猷主任指出,市民到有空调的公共场所去纳凉是正常事。因为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买得起空调,由于天气太热,市民选择到公共场所避暑也是可以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节电的一种表现。专家处方:商家应该考虑到,市民在休闲的同时,也会带动商家的经济收益。但是这些纳凉的市民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不要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最好能够两全其美。

  本报记者 黄苏娟 实习记者 周颖

  综合征三:蚊蝇肆虐 抗击加强

  症状表现:蚊蝇生存能力较往年有极大的提高,抗打击能力加强,而且“吸血”和“叮包”水平上升。

  13点10分,记者来到了南京江东门附近的东宝河边。东宝河长达几千米,曾经被开发商称为景观河,如今却成为人见人怕的臭水沟。记者看到,河边有一个垃圾箱,周围绿头苍蝇成群飞舞。附近一家药店营业员告诉记者,这边蚊子成了灾,每到傍晚时分,蚊子从东宝河的沟缝中蜂拥而出,他们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即使紧闭门窗,点燃蚊香也无济于事,此状况已持续3年之久,而今年尤其为甚。病理探因:南京市疾控中心消杀科的李玉兰科长告诉记者,蚊虫繁殖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一般是25℃到30℃左右。最近南京刚刚出梅,正好是蚊虫繁殖的又一个高峰。据了解,原来南京每年都要搞灭蚊蝇活动,但是,今年这项工作社区好像都不做了,而改由消杀公司来做,不过消杀公司出于经费的考虑,能减免的地方干脆就放弃了。专家处方:严阵以待,全民投入到灭蚊蝇的斗争中去。政府部门要把灭蚊蝇的银两拨足,不能叫人空手掐蚊子。同时,市民要充分认识到,蚊子的抗药能力有了质的提高,所以灭蚊产品要及时更换。

  本报记者 黄苏娟 实习生 沈挺 索丽丽

  综合征四:泳池蒸饺 体检虚晃

  症状表现:泳池产生“变异”;很多下水者上来后的第一感受是“洗了一把冷水澡”,且眼睛发红。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南京五台山游泳馆时,这里已经人满为患。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大小小的游泳池,都是十分的火爆。来自苏州的消息称,苏州水上乐园日游泳人数已经突破了万人。不过,一些游泳池的体检工作好像做得不到位,仅仅依靠工作人员的目测来辨别入馆市民是否有皮肤病等什么的。记者走访一些企业下属的露天游泳池,发现他们不仅体检窗口没有,而且这些露天游泳池也没有能够采用全自动循环换水消毒系统。对池水能不能定时定期进行人工更换和消毒处理,工作人员对此也不能明确给予回答。病理探因:五台山游泳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的游泳池馆,为吸引更多的游泳者,都采取了疏于管理的方法,对来游泳者的健康把关不严,只要人来了就可以游泳。同时在游泳的高峰期,他们对泳池的卫生要求也下降了,导致游泳池的水不能及时地更换,给市民的健康带来了隐患。专家处方:游泳池也要打假,对不合格的游泳池要坚决勒令其进行整改。莫穿脱色泳衣,因为它会污染池水,也不要穿白色泳衣因为它湿后会透明,极易“污染”一些别有用心人的眼睛。禁止在池边吸烟、擤鼻子。特别提醒:如出现身体不适以及女性在特殊生理周期等情况,就暂时不要下水。

  本报记者 姚萍娟 严俨 黄苏娟 实习生 谭慧 王君 王玮

  综合征五:医院爆满 岂止老幼

  症状表现:昨天中午,记者在南京第一人民医院急诊中心内科看到,医院的输液室内已经非常的爆满,输液的主要是一些腹泻、呕吐的急性肠胃炎病人和感冒发烧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大概每天有近100位。记者同时从江苏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昨天的门诊量已经接近了7000人次,鼓楼医院的门诊量在3000人次左右,而儿童医院的门诊量在2000人次左右。记者从这几家医院了解到,高温期间来就诊的人,男女老幼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病理探因: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中心的戴主任告诉记者,来医院就诊的人数激增,主要是高温惹的祸。有的人是贪凉,有的是吃了不洁食物,导致了肠胃疾病。专家处方:结合现在限电的契机,少开空调,不要过分的贪凉。吃东西要睁大眼睛,不要到卫生状况比较差的地方去“享受美食”了。隔夜菜,加热吃;生冷食,要少吃。

  本报记者 黄苏娟 实习记者 周颖 实习生 潘家嘉

  综合征六:河水发臭 今年更甚

  症状表现:褐斑深重并伴有恶臭。

  14点左右,记者顺秦淮河一路探访,刚刚走上仓巷桥,一股恶臭就扑鼻而来。记者看到,桥下的河水已经发黑发臭,水面上漂着的一团团油污,以及一团团塑料袋、饮料瓶等生活垃圾。病理探因:秦淮河指挥部王书记介绍说,秦淮河污染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没有污水排水管道,沿岸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内;其次,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将污水直接排到秦淮河内;还有就是沿岸附近的餐馆的污水。另外,由于秦淮河两岸污水截流系统还没有到位,加之九华山隧道改造抽干了玄武湖湖水,南京水循环系统瘫痪,导致秦淮河污染更加严重。专家处方:严格按照南京市秦淮河整治目标制定的时间表,到明年2月份使整个秦淮河污水排水系统彻底并网。

  本报记者 王宏斌 实习生 喜洋 陶洋

  综合征七:膀爷招摇 膀姐性感

  症状表现:骄阳似火,热浪滚滚,面对如此严热的天气,有些市民也顾及不了“大雅”了。昨天下午1时许,记者在南京石鼓路的居民区内,10分钟内看到16位“膀爷”与“膀姐”。“膀爷”们的肩膀或头上大都顶着块毛巾,穿着条沙滩裤,浑身被晒得黝黑。相比较而言,“膀姐”们就显得“文雅”些,她们大都穿着件露脐露背的吊带衫,三分之一的背部暴露在外。病理探因:南京都市心理咨询中心的周正猷主任指出,人们赤膊就是为了凉快,但是也反映出了这些人素质低下。专家处方: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洪福院长告诉记者,市民大都误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暑降温,其实并非如此。当外界气温超过35℃,人体的散热主要依靠皮肤汗液蒸发,加速散热,使体温不至于过度升高。但如果光着脊梁,不穿衣服,皮肤就会从外界吸

  收热量,体热反而不容易散发。

  本报记者 黄苏娟 实习生 魏坤

  综合征八:情绪中暑 见热就烦

  症状表现:精神惚惚,烦躁不安易发“无名火”。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昨日锡城的气温最高达到38℃,为入夏以来最高温。记者昨从无锡市“120”急救中心了解到,截止到当日下午4时,锡城仅有1名儿童中暑。但是,各大综合医院的感冒、发热症状的病例却比往日增长近一倍,“丹毒”、皮肤病症状也因气温的升高有所增加。尽管中暑病人不多,但锡城“情绪中暑”的市民还真不少。昨日,记者在无锡市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近阶段,该中心接收了不少精神恍惚、烦躁不安的患者,而大多数病人的“罪魁祸首”都是高温。在这些病人中,还包括一些外企白领、机关工作人员。病理探因:种种病因皆由高温引起,有些病也是空调吹多了,太贪凉。专家处方:气温升高,心情烦躁属正常。切记古语:心静自然凉。空调吹得虽然爽,也要注意别贪凉。

  本报记者 何玉洁 见习记者 高学军 实习生 龚雪 刘珏 杨娴婷 宁迪

  《江南时报》 (2004年07月21日 第二版)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