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期话题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法制在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05: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主持人:吴兢

  主持人:近年来,“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事件不绝于耳:南美食人鲳欲称霸我国水域、椰心叶甲虫威胁椰岛、凤眼莲差点困死云南滇池……这些一次次给我们的动植物防疫工作敲响了警钟。

  在各位读者讨论前,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它指有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从其原生地,传播到另一个环境定居、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地影响和改变迁居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迁居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这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资料表明,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美国每年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我国为574亿元人民币。

  可怕的“外来灾难”

  很早前,我便从书上看到过这个话题。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可以用“灾难”来形容。他们中的大部分具有繁殖快、量大、迅速成灾的特点,一旦入侵成功,首先会造成严重生物污染,最终给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后果。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害,不可估量。

  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外来有害物种中,已有16种对我国形成严重危害,仅这些外来物种每年入侵的林地面积已达150万公顷,农田面积超过140万公顷,由此造成的农林业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已达574亿元,相当于海南省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这种损失,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来说,很难负担。

  ———葛向伟(北京大学研究生)

  “法网”尚不严密

  防范打击外来有害物种入侵,首先要求法律规定合法、有效的手段,形成“严密的法网”。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与生物入侵有关的多达10余部:《植物检疫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但关键的问题是,它们对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缺乏健全而有力的规定。立法的薄弱,不能不说为外来物种入侵留下了许多可乘之机。

  当务之急,我们要加强立法工作。或许,我们应当制定一部专门的《外来生物入侵防治法》,建立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评估机制,实行引进许可证制度,从而为相关执法部门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张心向(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执法不能条块分割

  应对外来生物入侵,执法的条块分割令人深感不足。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农业环境保护和动植物检疫专门机构,并配备有专职技术人员,但进出境对外检疫与国内检疫分立,国内检疫则由多部门分别管理,难以发挥管理优势。

  监管外来生物,首先要建立统一、高效的动植物引进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农业、林业、卫生、环保、贸易、海关、检疫、科技等部门的协同作战。在引进前,海关、检疫等部门可会同科技等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估,决定是否引进;对入境的各种交通工具、旅行者携带的行李、各种货物,海关和检疫部门应依法加强检查;引进后,则要注意观察、跟踪,一旦发现有入侵趋势,及时围堵、尽早控制。

  ———邓永泉(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律师)

  或许能变“废”为“宝”(网友说话)

  有害与有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转换。比如,外来物种具有生命力强、繁殖迅速的特点,可选择合适的物种放到需要治理的沙漠上,是否算“对症下药”?要做到变“废”为“宝”,加大科学研究是关键。

  目前,我国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研究还很薄弱,尤其对预防与控制的技术研究重视不足。对农林有害入侵生物的预防、控制与管理研究的积累,整体上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

  笔者看来,应当抓紧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包括生物学、生态学、医学、兽医学、植物保护学等学科,共同研究外来物种入侵的预防、控制技术。只有研究的基础打好了,才能使变“废”为“宝”成为一种可能。

  ———网友 常胜敏(辽宁省东港市人民检察院)

  下期话题:买房买来了官司欢迎广大读者赐稿

  传真:010—65368495

  电子信箱:fz1@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21日 第十三版)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