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部湾划界后的渔民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09:49 南方都市报

  北部湾划界后的渔民生活

  中越两国在北部湾领海的《划界协定》生效后,广东省近百万渔业人口中,将有10万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命运。记者两年后再访当年转产转业试点小镇

  采写/摄影:本报特派记者 鲍小东

  相关背景

  今年6月30日,中国和越南《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和两国《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同时生效。广东省因此在北部湾减少3.2万平方公里传统渔场,全省常年在北部湾中心线以西生产的6000艘渔船,也将被迫退出,回到中心线以东作业,因此导致北部湾中心线以东的渔业资源争夺进一步加剧,近海资源状况堪忧。

  而另一个事实是,现有的捕捞能力已经远远超过渔业资源承载能力,渔业资源急剧减少,直接影响到渔民的收入。渔民失业和返贫现象严重,沿海贫困渔民数量已达14.8万人,其中特困渔民10.8万人。

  2003年11月27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扶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保持渔区稳定议案的决议》。《决议》提出,从2004年开始,用10年时间扶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

  《决议》认为,广东省沿海部分渔民,“已成为我省继水库和石灰岩地区移民之后,需要政府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的贫困群体”。据估计,广东省近百万渔业人口中,将有10万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命运。

  傍晚时分,整个乌石镇都浸泡在蓝色的光韵中。人们坐在渔港边的椅子上,沐浴着海风。此时,乌石镇的大街小巷,凡是栽种了树木的地方,都有人躺在吊床上睡觉,悠闲得如同天上慵懒的云朵。

  然而,这悠闲的外表下却是物质生活的相对匮乏。在乌石镇,至今还有很多家庭,一天仅吃两餐。

  2002年,乌石镇,这个隶属湛江雷州市的面临北部湾的渔港小镇,有幸成为广东省渔民转产转业的试点,当年淘汰渔船10艘,113名渔民转产转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他们开始了墨西哥湾扇贝的养殖。当年,记者曾来到这里,观察这些“弃舟登岸”的渔民大变前夕的人生并写下相关报道(详见2002年3月26日本报《中越两国海域划界 广东66万渔民将另谋生计》)。

  今年6月30日,中越在北部湾领海的《划界协定》和《渔业合作协定》同时生效。这意味着大量渔民转产转业迫在眉睫。乌石镇的经验或者教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两年后的今天,记者再次奔赴乌石镇。

  扇贝养殖

  两个试点村的成与败

  “镇南”的亏损与“镇西”模式

  7月7日下午,一群人围坐在张豪家门前打麻将,张在旁边观看。

  “没什么事做”,这是现年54岁的张豪开门见山的一句话,而这样的状况自2002年淘汰渔船开始,一直保持到现在。

  张豪是乌石镇镇南渔业村委会(下称“镇南”)的村民,也是该村第一批转产转业的渔民。

  乌石镇共有30个行政村,但纯渔业村仅有2个,除“镇南”外还有一个镇西渔业村委会(下称“镇西”)。所以,渔民转产转业的试点主要在这两个村展开。

  按照首批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每个渔民可以无偿享受30亩海域从事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每养殖1亩,可获得政府6000元的补助,自己只需再付出2000元即可。张家也养殖了1亩扇贝,但是在村委会的统一管理下,张不用参与。在养殖了两年之后,张豪认为,如今的种苗太贵,只种1亩,收益太少。

  据了解,2002年,“镇南”淘汰渔船4艘,转产转业渔民27人,当年养殖扇贝27亩,但每亩亏损3500元,后来政府进行了补偿,才使得渔民免遭损失。2003年,该村又淘汰渔船4艘,转产转业渔民40名左右,当年养殖扇贝50亩,但还是亏本,最终因为取消了赊欠的10万元种苗款才使渔民保住本钱。

  “渔民们不想搞了。亏损了两年,渔民的积极性都不高了。”镇南渔业村委会主任说。今年,“镇南”没有继续养殖墨西哥湾扇贝。

  在连续两年亏损之后,有挫折感的不仅仅是“镇南”,“镇西”亦然。2002年,“镇西”淘汰了2艘渔船,上岸渔民40人,当年养殖墨西哥湾扇贝18亩,但最后亏损。镇西渔业村支部书记黄雪芳说,其实,今年也有人不想继续养殖了,但村委会认为,山东的一个老板都千里迢迢到乌石镇承包了500亩海域进行扇贝养殖,所以本地人更应该可以的。

  3月10日,“镇西”终于投苗。7月7日,西南风,海面浪高达四五米。镇西渔业村委会主任黄祥玉忧心忡忡地说,这种情况下,扇贝很容易死亡。“其实,可以提前一个月投苗的”。

  据介绍,因缺苗,而且价格太高,“镇西”上半年养殖扇贝32亩,种苗是从广西运回来的。黄雪芳说,32亩扇贝之中,有5亩是由村委会养殖的,因为有5位渔民不愿养殖。据记者了解,这5亩并非村集体养殖的,而是由村委会几个干部合伙的公司养殖的。

  这家公司叫雷州市镇西渔业公司,于1984年成立,最初经营海鲜、鱼货,从越南收购,销往福建、海南等地。公司从一开始就是股份制,最初是10个股东,其中7人为村干部。经过几次股权变更后,现在股东变为5人,全是村干部。最近几年,因为经济效益不好,公司已经少有业务。

  但今年年初,“镇西”的渔民都为是否继续养殖扇贝而犹豫的时候,镇西渔业村委会果断以镇西渔业公司的名义,向乌石镇信用社贷款10万元,解决种苗钱和管理费,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

  黄说,由于山东老板的到来,带来了不少技术和经验,“镇西”的管理者经常向山东老板虚心求教,而山东老板也愿意传授。正因为如此,扇贝死亡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四十下降为今年的百分之十。而且,以往扇贝5个月才成熟,今年仅4个月就成熟。

  镇西渔业村委会主任黄祥玉估计,今年第一季产量可以达到75吨,目前的收购价为2.15元/斤,总收入可达31万元,扣除成本11万元左右(种苗费5.5万元,另外还有人工、油钱、交通艇的修理等等费用),纯收入可达20万元,每亩纯收入6000元。

  7月8日早晨6点多钟,乌石镇渔港的一块广场上十分热闹,有人将扇贝抬上岸,有人在挑拣,有人称量,旁边有几十名妇女在开贝、清洗,还有人将洗得干干净净的扇贝肉运到附近的农贸市场的楼顶,在那里,又有二三十人在晒贝。

  此时,正值扇贝的收获时节。7月7日下午4点,渔民出海取贝,晚上10点回来,然后组织村里的妇女开始加工。从第一天晚上10点钟加工到第二天上午。

  汕尾的老板林先生介绍,在晒干之后,还有打薄、包装等工序。按照“镇西”的养殖规模,一季可做三个月左右,总共需要200人左右,每个工人大约每天可获得十几元到二三十元不等的收入。林先生说,1斤扇贝干的加工费约为16元,28斤左右带壳的鲜贝才可以加工成1斤扇贝干,而1斤扇贝干的销售价是100港元,“都是经过香港销往东南亚的,国内很少有人吃得起”。

  上半年的丰收,明显增加了“镇西”渔民的养殖信心,他们打算今年再养一季。“按照首批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每个渔民可以无偿享受30亩海域,即可以养殖5亩扇贝。现在看到收成这么好,渔民们信心十足,都打算将种植面积一下子由原来的1亩扩大到5亩。”黄雪芳说。

  黄还透露说,附近的两个村委会已经找过她,也想参股。而镇西渔业村委会正在以雷州市镇西渔业公司的名义,向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申请转产转业扶持资金。

  广东省金洋进出口(集团)公司湛江市总公司(下称“金洋”)曾与乌石镇合作这个扇贝养殖项目。据了解,2001年,“金洋”被广东省确定为北部湾渔民转产转业扶持企业,2001年到2003年,省里共给予80万元资金扶持。另外在2001年和2002年两年,湛江市财政也给“金洋”划拨了60万元支农资金。

  据该公司总经理梁迤透露,“镇南”放弃养殖是因为没有解决好体制问题。最初由村委会集中管理的体制,被渔民指责为“成本太高”,因此,渔民的积极性不高。今年年初,“镇南”曾经考虑承包给个人,开始有几个渔民表示愿意承包,后来又中途变卦,几经周折,耽误了季节,所以今年没有再养殖。

  “镇西之所以今年继续养殖,是因为解决了体制问题,由原来的村委会集中管理变为几个人承包。”梁迤说。但是“镇西”村委会并不承认这种说法。对此,梁迤认为,因为“镇西”担心养殖项目变为个人承包后,政府就不再扶持了。

  转产之困

  “他们世代为渔民,没有别的谋生手段”一出海就亏损与主动申请淘汰渔船的怪圈

  镇西的丰收让“镇南”也开始蠢蠢欲动。该村村委会主任说,他们也许马上就会养一季。但是如此大好形势并没有解决乌石镇农业办主任黄文飞心头的困惑。

  黄文飞说,试点期间,省里为每艘淘汰渔船划拨10万元的补偿金,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每艘船最高可补偿10万元,最低补偿5万元,剩下部分用于转产转业渔民的扇贝养殖资金(如购置作业工具等等)。与此同时,省里还为每位转产转业而从事扇贝养殖的渔民进行补贴。但从今年开始省里就不再支持了。

  黄称,从他所掌握的情况看,今后只有淘汰渔船的船主可获得一次性补偿,而船员们却得不到补偿,他们因为渔船的淘汰而失业,“这些人该如何解决,始终没有得到答案”。而一个渔民就是一个家庭最主要的劳动力。

  “乌石镇人多地少,而且旱情严重,在土地上谋生没有希望,只有在大海上搏一搏。”黄文飞说。在乌石镇,纯渔民是没有土地的,而半渔半农者人均所拥有的土地仅为0.1-0.3亩,而且由于干旱,这里基本上没有水田。

  正因为如此,目前形成了“淘汰了旧船,又有新增”的怪圈。黄文飞介绍说,目前全镇差不多还是拥有600艘渔船。虽然没有了办证(捕捞证等等)的指标,但是他们照样到海上捕鱼。

  “他们世代为渔民,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只能向大海要生活,所以,我们也理解他们。”广东省渔政渔监检查总队雷州大队乌石中队一位负责人称。

  村民梁兴玉属于首批转产转业的渔民,按照政策,若养殖1亩扇贝,可获得政府6000元的补助,自己只需再付出2000元即可。但是梁兴玉说,他拿不出这2000元钱,所以没有养殖扇贝,而6000元补助他也拿不到。

  多年前,梁兴玉兄妹三家合伙购置一艘160马力的渔船,当时向银行借款13万元,再向私人借了十几万元。2002年,淘汰渔船时,获得6万元的补偿,结果只还了银行3.5万元的利息,剩下的钱也还给其他私人。“补偿款都没有经过我的手。”梁兴玉说。

  梁兴玉一家和妹妹梁健英一家都在岸上没有土地和房屋,他们只好买来小船,在浅海钓鱼谋生,有时候一天可卖100元,有时候几十元,有时候亏本,最近因为风比较大,已经十几天没有出海了。不出海的时候就呆在船上,一天吃两餐饭。他们已经70多岁的父母也都住在船上。梁健英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已经11岁,但还在上小学一年级。镇西渔业村支部书记黄雪芳说,这还是雷州市委书记要求学校对其免费,才获得的上学机会。这个小女孩说,她们班上有51个学生,有两三个年龄比她还大。

  尽管如此,仍有很多渔民主动申请淘汰渔船。2003年乌石镇主动申请淘汰的渔船有80艘,而获得批准的有42艘,将有三四百人面临转产转业。这些淘汰渔船的补偿金尚没有到位,但渔船基本上已经停止作业了。

  渔民黄建亮说,淘汰渔船是他们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北部湾划界对渔民的生活影响很大。“2001年之前,拖网作业的渔船一般出远海作业,在能见度比较低的时候,他们还敢在中越边境捕鱼。2001年以后,都回到内海作业,甚至在距离岸线4-5海里的地方就拖网,这种渔船马力大,渔网密,有的渔网可以延长十几海里,结果,无论是大鱼还是小鱼都被捕捞上来,这对渔业资源的破坏非常大,对马力不大、不能出远海作业的渔船也造成很大威胁”。

  1990年,黄开有5兄弟倾其所有,再借了50万元,买进2条渔船,共400马力,108吨,成本140多万元。开始时,拖网作业。2条船一年的产值约为120万元-130万元,大约有40多万元的收益。1995年改成专捕马鲛鱼,一年有30万元的收益。1997年改为灯光作业,第一年赚30万元,1998年赚10多万元。1996年,黄开有建起了四层楼房。

  但是自1999年开始出现亏损,当年亏损30万元左右。1999年-2001年,每年亏损三四十万元。为了改变亏损状态,2001年,黄家又将渔船改为拖网作业,但2002年-2003年,每年亏损10万-20万元。

  2003年,黄仅出海70天(正常年份每年出海130-140天)。因为渔业资源的减少,出海开支太大,使得每次出海都亏本。黄计算,他的渔船出海一次3-5天,成本为2.1万-2.2万元,其中油费1.9万元,冰1500元,伙食费几百元,还要按照船主和员工的5:1的比例分配每次出海所得。

  今年,黄仅出海一次,还亏损3000元。黄说,有本钱的,就大胆出海,再加上采取多种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还是能赚一点钱。但黄家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而且因为多次改造作业方式的缘故,已经欠债94万元。黄家现在的打算是,将渔船淘汰。而2艘渔船共有22名渔民,即意味着这22人面临着转产转业。

  资金扶持和“保命海”

  沿海渔民还没有申请海域使用权的意识。与此同时,有经济实力的老板或公司,正在大量“圈海”

  “渔民转产转业工作不是强制的,而是要靠带动。” 广东省雷州市北部湾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妃九说。

  李进一步解释说,乌石镇刚刚搞试点的时候,渔民都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害怕风险。但是山东的老板来了之后,同样养殖墨西哥湾扇贝,每亩产值可达2万元,利润1.5万元,如果扣除设备的投资,利润也有1万元,而今年投资的设备可以用三年。扇贝的价格也从去年的每斤1.6元增加到今年的2.1元-2.2元。如此可观的收益对渔民产生不小的刺激,很多渔民纷纷表示增加养殖规模。因此,“渔民转产转业先要扶持渔业龙头企业”。

  雷州市北部湾水产有限公司就属于渔民转产转业扶持项目,主要从事扇贝、对虾等水产品的加工出口。公司负责人李妃九称,在渔民转产转业之前,他就开始与一位台湾老板洽谈合资该项目,后来获得国家的扶持。据称,该项目两个月后即可投产,每天可加工三四十万吨海鲜。

  据了解,广东省先后投入300万元资金,用于乌石镇的旅游度假村、育苗场等几个项目的扶持,而这些项目都是李妃九家族的,因此李家将这300万元扶持资金全部用于雷州市北部湾水产有限公司这一项目。

  “作为渔民转产转业的扶持项目,公司有义务收购渔民养殖的扇贝,带动该养殖项目的发展,同时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李妃九说。据介绍,该项目完全投产后,可以同时解决800人的就业问题。而除了管理人员外,其他90%的员工都在当地聘请。

  而乌石镇农业办主任黄文飞的困惑是,淘汰了渔船,船主可以获得一次性补偿,但这些补偿即使全部用于还债也还不够,又因为欠债,无法从银行继续贷款;而普通渔民不能获得任何补偿。因此都无法投资水产养殖。

  黄认为,国家对渔民转产转业的扶持不能只对渔业相关企业进行扶持,应该对渔民更多直接的扶持。当地更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国家说要缩小贫富差距,但到了地方,什么好处都是先聚集到拥有政治背景和有经济实力的人身上,结果还是加大了贫富差距。他认为,扶持渔业相关企业就是加大贫富差距的表现。

  7月19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近两年来,广东省加大了对渔民的培训,内容主要为水产养殖等等。“但是受到渔民自身条件的限制,完全靠其自身的能力致富很难,风险也较大。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可持续性扶持思路。而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就业是目前一个值得尝试的形式”,同时加强监督,保证渔民最终获益。

  “这种做法效果并不好,这些企业在申请扶持时,都写了可操作性报告,而且都作了很多承诺,但这些报告都是请专家写好的。等拿到扶持资金以后,谁也监督不了”。湛江市麻章区海洋与渔业局某分管渔民转产转业工作的副局长对此也颇有微辞。

  而广东省金洋进出口(集团)公司湛江市总公司总经理梁迤认为,要支持几个“真正的龙头企业”,事先做好调查,这些企业不仅真正有实力,而且有公益心,能真正为渔民做点事情。可由这些公司为转产转业的渔民先垫付器材、种苗的费用等等,到了收成时,再偿还。这样可以解决渔民养殖的资金问题。渔民都有自己的船,管理成本不会太高。“另外,也可以直接给予渔民小额贷款”。

  “还要给渔民划出‘保命海’,湛江有上千万亩海域可用于养殖,政府可将这些海域划出来分给转产转业的渔民。而且是无偿的,不能拿钱申请。‘保命海’也不能太少,这样,渔民就算自己没有钱,也可以提供海域,和别人合伙。”梁迤说。

  据了解,我国实施的是海域使用权申请办法。但记者调查得知,沿海渔民还没有申请海域使用权的意识。与此同时,有经济实力的老板或公司,正在大量“圈海”。如乌石镇的李妃九,已经申请了两三千亩的海域使用权。

  黄腾超,湛江海洋大学毕业,多年来,他在广东、广西从事养殖技术指导。黄说,目前,湛江地区,如遂溪等地,“圈海”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很多表面上看来是普通人的行为,但实际上很多都有政府背景。而且“他们圈的都是最好的海域,渔民再申请时,就只有到更远的地方了,而那里管理很不方便”。

  图:

  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水域示意图制图/何云

  晒贝。外表并不美观的墨西哥扇贝,味道却十分鲜美,它寄托着转产转业渔民对明天的憧憬。

  暮色中的渔港小镇。

  平时没事可做,主要休闲方式是打麻将。

  上午十点开始做一天中第一餐饭。

  修补渔网的渔民。

  加工扇贝的人们。

  渔民梁健英的三个女儿之一。她美丽的眼睛是否能看到渔村光明的未来?

  70多岁的老人以船为家。 黄开有家的四层漂亮的楼房(左)是在1996年建成的,那时渔业生产效益还十分可观。今天,黄开有(右)的渔船也即将淘汰,黄也面临转产转业。

  渔民们能否走出今天的贫困?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