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握紧“500海里制海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10:31 海峡网-厦门日报

  中国加紧实施战略任务

  7月的南中国海,天气酷热。台风“蒲公英”刚刚离开,平静中掩盖着纷争。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的一支舰艇编队从黄海跨入南海,接受南中国海风浪的挑战。短短的几天里,舰艇编队千里机动,跨越黄海、东海、南海,进行连续的高强度远程操练。

  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指出:近来,中国沿海主权之争与经济权益争端交错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北海舰队演练是继中国海军混合编队演练途中访问香港之后,海军对外的又一次力量展示,以此显示我国保卫海洋权益的决心。

  南海舰队是未来建设重点

  李国强认为,为确保海疆稳定,应该加大我方在沿海海域的军事巡视力度,也可以考虑更充分地发挥我国的军事实力,甚至在必要时候可以考虑武力反击。

  美国前海军护卫舰长多米尼克在美国海军学院院刊中曾经把中国的海上控制分为三阶段扩展。“第一阶段称为在第一岛链中拥有直接的海上控制,第一岛链包括,黄海、东海、南中国海,台湾以及韩国,大约500~600海里的范围。到2020年,第二阶段把这个范围扩展到1500海里。2050年,人民海军希望能够进行全球的海上行动。”

  事实上,500海里这个数字,近日频频成为中国海军的关键词。有中国军事专家透露,未来10年大陆海军的战略任务是取得“沿海岸线500海里内的绝对制海权,保卫沿海经济圈”。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一致的。

  在这个战略下,中国的三大舰队都担负起重要的任务。东海舰队担负着台海危机时的作战任务甚至是直接与美海军对抗的现实。

  再有,随着我国对南海海上战略石油通道认识的逐步加深,战时控制南海的海上石油战略通道的需要就极为迫切,南海舰队也将成为未来海军建设的重点。

  八大作战舰是强力后盾

  西方军事评论员认为,中国海军近日的战略调整,已经由黄水向蓝水转变,而装备上也有相应的调整。外电认为,仅以6000吨以上的大型作战舰艇为例,目前,已有8艘正在中国和俄罗斯建造。

  其中,052B、C“中华神盾”、改良“现代”级、“俄式中华神盾”驱逐舰各2艘,将于2010年投入服役。2005年,由俄罗斯建造的8艘“基洛”级636改良型潜艇,也将交付中国,配合正在增产之中的039A中国生产的潜艇,我海军现代化潜艇的数量可望在2010年达到16艘以上。

  除了海军大型舰艇相继入役之外,俄罗斯《公报》和俄罗斯航空网都认为,中国还将在2004年购买第三批苏-30MK2,用以装备海军航空兵。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卡申认为:“美国和台湾的军事关系不断加强,未来几年台湾将从美国获得装备有强大防空系统的驱逐舰,因此中国就需要拥有能在台湾防空武器火力网之外摧毁这些舰只的武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俄罗斯提出了购买远程反舰导弹及其运载工具这样的合理要求。”

  俄罗斯一位军事观察家指出,中国发展海军争夺制海权的战略,是在美国2001年同意向台湾出售驱逐舰和潜艇等先进装备后作出的。目前中国海军所增加的装备都具有强大的水面舰艇打击能力。苏-30MK2的交付使用,将使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制空与反舰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冲出第一岛链

  7月12日,美国驻马来西亚使馆在一份声明中说,马来西亚和美国的海陆两军将在本周在南中国海举行“战备与训练合作”军演。军演期间,美马两国的海陆军队将乘坐美国的水陆两栖登陆艇同时登陆。美国“拉塞尔”号驱逐舰将参加此次演习,并在马来西亚呆到本周末。声明还说,军演有助于加强地区合作,“增强协同作战能力”。

  有关人士指出,从这种在南中国海进行的所谓年度演习不难看出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战略野心。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则报道说,对于中国海军欲冲出“美日封锁的第一岛链”,控制沿岸500海里绝对制海权的海洋战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主任波拉克博士称这对中国是一个“有道理的战略”,这个梦想“不会一蹴而就,这需要很多训练、摸索和实践操作,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是势在必行”。

  据《国际先驱导报》


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