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宏观调控已运用市场手段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11:51 新京报

  7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分析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情况,并研究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对当前有关宏观调控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还是以市场手段为主的争论的一个间接回应。

  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家基本上不存在分歧。但是,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还是以市场手段,却有一些分歧。主张行政手段为主的论者认为,此次宏观调控有它特有的客观背景,必须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才能遏制住地方和企业的投资冲动;而主张市场手段为主的论者则认为,由于我们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取向,即使有客观背景,也应尽快地让行政手段“淡出”,让市场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

  从中央实际采取的调控手段来看,既有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这样的市场手段,也有控制建设用地、清理整顿在建和新建项目,以及提高特定行业的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这样的行政手段。但主要是行政手段。我想,原因可能有二。

  首先,目前的投资过热,是一个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但货币政策调节的是经济总量,它解决不了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体制问题和结构问题,所以,行政手段无疑更便于灵活操作,也更容易对症下药。

  其次,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本轮经济过热是地方官员在政绩冲动和财政压力下,无视中央政府的预警和禁令,“大干快上”项目的结果。由于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投资活动缺少约束机制,这给许多本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无利可图的投资以机会,在各地政府的优惠政策下,变得有利可图了。目前投资最热的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中,不少项目就是通过违规和非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比正常条件下节省了30%-40%的投资成本,其中,又主要是土地成本。所以,我们看到,本轮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是对开发用地进行严格的限制,清理没有经过审批或越权审批的土地占用项目。

  中央采取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已集中体现在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上。上半年GDP增长率为9.7%,是1997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表现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扭转了连续几年下滑的局面;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某些过热行业投资和生产增长速度明显回落;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幅放缓;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重要进展,乱征滥占耕地现象开始改变;基础产品价格涨势趋缓。

  经济运行的良好走势,为我们从倚重行政手段过渡到倚重市场手段奠定了基础。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教训来看,要想使宏观调控实现既定目标,关键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改进调节方式,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交替运用,但主要靠市场手段。具体来说,像投资项目这样的微观决策不能再回到层层行政审批的老路上去,今后的宏观调控要以产权明晰为前提,土地要素的分配和利用要以加大农民的权益和等价交换为调节的基础;要以间接的经济手段和合理的法律手段为调控杠杆,弱化审批和运动式的检查等行政控制的方式,调控的重点应当放在降低投资增长速度和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和消费增长上。

  我们看到,国务院部署的下半年的十项工作,就体现了上述要求。比如,在有关信贷和土地供应上,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及时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正常流动资金贷款,切实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而不是搞“一刀切”;要落实国务院明确允许的重点急需项目建设用地的政策,抓紧建立土地管理新体制和新制度。

  当然,要做好宏观调控,还必须与体制改革和加强法治建设结合起来。中国目前的问题是重政策调控,轻体制改革;重行政管理,轻法治建设。我们庞大的国有经济、众多的政府部门,使中央和地方都承担了大量的项目建设职能,政府成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再加上官员考核制度的扭曲,政策波动往往使市场的波动更大。过去在宏观调控中,之所以频频拿起行政手段,乃因为调控的对象实际上就是政府,因而不得不如此。本轮宏观调控再次昭示我们,必须要加快推进包括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在内的各项改革及法治建设。当前而言,重点是改革土地制度和信贷制度,同时政府要依法行政。

  邓聿文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