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911法国热映 美法影坛奏起反战交响曲(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16:12 中国新闻网 | ||||||||
《权力与恐惧》比《华氏911》更深刻 四部纪录片中,以《权力与恐惧》一片最深刻。这是一部日本投资、美国人约翰·江克曼拍摄的纪录片,全片主要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被称为“永远的叛逆者”的诺姆·乔姆斯基的演讲和谈话记录。影片在2003年9月11日——距“9·11”正好两年的这一天在巴黎上映,尽管只在一两家拉丁区的小电影院,但从上映至今未被撤下来看,反映应该是相当不错的。可惜有关诺姆·乔姆斯基的电影,一般只在知识分子中有影响。在这部影片中,乔姆斯基把911恐怖攻击放在美国1945年以后所从事的各种军事干预活动的大背景下来分析,指出这种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动并不仅仅来自伊斯兰极端分子,也来自美国这个世界头等军事强国。这一观点是这位老教授一向的基本观点。早在1988年的一部围绕他的谈话和著作拍摄的纪录片《媒体与必要的幻觉》中,他便已陈述了这一观点。如果说美国在二战后以战胜国的强大和富有,将一整套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世界观,先是强加给西方,冷战后又是全世界,乔姆斯基这个“永远的叛逆者”,则以冷静的分析、活生生的事实,揭露出这一充满美丽词藻的世界观后面所发生的真实事件。 迈克尔·摩尔:反战的旗帜后面掩盖的是孤立保守主义 当时乔姆斯基是极其孤独的,他有勇气和良知将那个“美丽的万花筒”翻转了一下,让人们看到了另外一幅图画。可以看出,摩尔在片中所阐述的观点的根脉来自《权力与恐惧》,也就是说来自乔姆斯基的影响,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乔姆斯基的观点更理性,这是一种完全脱出美国立场甚至西方立场的观点,是一种局外人对美国对外政治的客观分析;而迈克尔·摩尔的观点非常感情化,完全是另一种美国爱国者的立场,政党政治的色彩很浓,在反战的旗帜后面掩盖的是美国扩张野心对立面的孤立保守主义。我看过摩尔早期的纪录片,像《罗杰与我》、《Thebigone》,在“反全球化”政治观点的后面,我还看到了作者并无意表现的“泛平等论”和“孤立保守主义”。相比来讲,乔姆斯基的思想深度和人道境界要远远高于迈克尔·摩尔;但摩尔造起的声势和在平民阶层的影响则远胜于乔姆斯基。 《布什眼中的世界》:探讨布什执政班子的问题所在 在这四部影片中,最可比较的是法国纪录片《布什眼中的世界》和《华氏911》。两片主题和背景几乎雷同,拍摄手法则完全不同。《布什眼中的世界》是法国出名的纪录片导演威廉·卡雷尔根据记者埃里克·罗兰写的畅销书《布什的战争》为蓝本拍摄的。 《世界报》记者让-吕克·杜安在看过这两部片子后说:“假如迈克尔·摩尔能得一个金棕榈,威廉·卡雷尔简直可以拿三个。” 此话也并不算夸张。两部电影都是以小布什上台执政的最初一千天里所发生的事件为主线,而且都是将影片大部分篇幅用在了揭露两个入侵伊拉克的谎言: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联系,以及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摩尔本人说过的他要拍一部能“引起争议”的“娱乐片”,卡雷尔的活儿则更多地遁着探索电影的路子,严谨而避免“戏剧性”的场面。从这一点出发,卡雷尔的片子尽量少用影像资料的画面,而是采访各种观点的人,让他们说话,作者本人则躲在他人的话语背后,而画面引导词则尽可能地做到中立。在这里,我要提醒一点,没有中立的纪录片,一个小时的谈话剪辑后剩下五分钟,这五分钟就绝非客观而是主观的。画面引导词本身可以不站到某个立场上,但导演已经把他不能说的话,让影片中的“证人”为他说了。卡雷尔自己说过一句话:“理想的是我来给他们写台词……”大导演特吕弗说,“纪录片操纵人和散布谎言的能力要比一部故事片大一千倍。”一部至少表面要保持中立的纪录片尚且如此,像大量剪辑运用资料镜头,作者本人作为主角或者以声音出现或者以形象出现的《华氏911》,其“大字报”风格的火药味之浓,便可以想像了。 摩尔的纪录片更偏重反战,卡雷尔则偏重探求布什这个执政班子的问题所在。影片一开始便让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置疑美式价值观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作家诺曼·梅勒说:“我们现在的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的总统。他无知、狂妄,在任何方面都很愚蠢,除了在一个方面:他能让老百姓中的很大一群人喜欢上他,而那群人恰恰是最不聪明的那一部分人,他们对他很满意。”不要忘了,民主并不只是聪明人的游戏。 单从观后的感觉讲,卡雷尔的纪录片给我的震撼更大。当我看到小布什及其内阁的官员在开会前集体祈祷,听到他在电视上与基督教原教旨派牧师杰里·福尔韦尔一起祷告说的话,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身处十九世纪。影片还揭出,老布什是卡莱尔军工集团的董事,这个集团间接地卖给五角大楼坦克和导弹,而这些武器正用于他儿子的战争!切尼妻子所在的公司出售军用物资的对象正是自己的老公!就在本拉登的敢死队驾机冲向世贸大楼之时,拉登的兄弟正坐在老布什的身边谈生意呢!可惜在美国这不叫贪污,这叫做生意! 影片最后昭示,第二次海湾战争在战争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后果之外,还隐藏了另一个危险,那就是用武力“播撒文明”,“邪恶轴心”、“十字军东征”这样的词出现在布什的讲话中,并不是偶然的用词。这种狂妄自大的野心,说得好听是天真,说得不好听就是彻底的虚伪。 这是《布什眼中的世界》胜过《华氏911》的地方。在这一点上,我同意《世界报》记者关于金棕榈奖的看法。说到戛纳电影节,《布》片也送选了。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弗雷莫起先对制片人让-弗朗索瓦·勒珀蒂说,如果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没有制完的话,他希望将此片放入正式入选片中参展。但后来摩尔的片子如约送来,弗雷莫就头疼了,他对勒珀蒂说他出于外交的理由,不能入选两部反布什的电影。潜台词是美国人自己反不要紧,法国人反就有外交问题了。就这样,《布》片没能在戛纳露脸,其影响也就大大缩水。 乔姆斯基戳到了美国政治的“病灶” 第四部反布什的纪录片是美国环保主义者克里斯廷·罗斯自制自拍的一部小电影,正如其名《被捆绑的自由》所示,影片记述了“9·11”后,国会通过了“爱国行动”法,一部分美国公民因为其反布什的言论或被开除学籍或受调查或被逮捕的一系列事例,并通过这些事件分析美国正向一个法西斯国家过渡。罗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位美国公民一天在健身房锻炼时,对身边一起健身的人说了几句批评布什的话,第二天警察就来找他问话。原来“爱国行动”法中让每个公民要对各种可疑的言行检举上报。我看了这一段,心想怎么好像是在“文化大革命”中。 罗斯和摩尔一样,作为美国左翼政治运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观点不免偏激,并带感情化。比如罗斯多次将小布什的言行与希特勒的做派相比较。摩尔则干脆把小布什刻画成“白痴”。其实政治纪录片中简单化和脸谱化是应该避免的。这是罗斯和摩尔的局限。不过,这与他们在美国长期受打压的境遇不无关系。 除了这一局限外,《权力与恐惧》一片外的其他三部纪录片针对的只是小布什和第二次“海湾战争”,好像小布什之前美国就是“仁慈”的,好像第二次“海湾战争”之前美国在二战后发动的所有战争都是“正义”的。也就是说,除了乔姆斯基,其他三人说到底并没有超出西方的立场在看问题。摩尔和罗斯都在感叹美国怎么变成了这样,好像美国从来不是这样,只是坏在某一个政客的手里。是美国式的天真还是天真后面的另一种爱国主义?在这一点上,只有乔姆斯基超出了眼下的反伊战、反布什背景,而是站在一个更加深广的背景上,所以说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是乔姆斯基。但不管戳到的是不是真正的病灶,有这么多人意识到都在朝这个方向走,总归是好现象。 在我看,这是历史上美国左翼世界观的一次大翻身。上一次翻身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看根据诺姆·乔姆斯基的观点拍摄的纪录片《媒体与必要的幻觉》时,他那种完全站在美国主流政治观之外的观点,还仅仅是在巴黎一小部分真正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中有一点影响,在美国他的声音是传不出他的那个小小的左翼圈子的。那部电影让我醍醐灌顶,我对西方民主、自由及报纸独立的一大部分幻想的破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便可悲地被奠定了。其实今天《华氏911》一片的观察与思考,早在这部1988出品的纪录片中,便已预示到了。只是那时候,那样清醒的呼喊没有唤起多少人的良知。到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一部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可以得“金棕榈大奖”,可以在美国有成千上万人去电影院观看,这个跨度是多么的大,其间又有多少血是白白地流掉了。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部分艺术电影正被纪录片取代 近两年,有一值得注意的电影现象,即艺术探索类电影有一部分已经被纪录片取代,并且这一现象正日益明显。但这一倾向还仅仅出现于大城市的探索类电影院和各种国际电影节。迈克尔·摩尔的电影是第一个走出知识分子群步入大众视野的政治纪录片,这其中,戛纳功不可没,摩尔自己掀起媒体炒作的本领亦不可没。但这一新现象并未脱出电影为理想或政治服务的老路子。(记者边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