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向着自主化的目标迈进——中国核电工业发展评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21:4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赵承、齐中熙)中国的核电工业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面对能源瓶颈愈来愈强烈的制约,作为一种安全、清洁和高效的能源,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核电工业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核电工业需要整合资源,发挥合力,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向着自主化的目标迈进。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核电工业重任在肩,蓄势待飞。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6座核电站记录了中国人和平利用核能的发展历程

  20世纪的各项发明创造中,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尽管原子能的最初利用是军事目的,但转为和平利用之后为人类造福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核电经历了艰难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到2005年末,中国有6座核电站,11台机组,共计850万千瓦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1985年3月,秦山一期核电站开工建设。这是我国首座自行设计、建造、调试和管理的国产单机组30万千瓦原型堆核电站。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4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国核电实现了“零”的突破。

  自此,我国核电事业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时期,在“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国产化”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朝着“标准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在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大型核电机组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引进的一座两台98万千瓦机组大型商用核电站。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大亚湾核电站保持着稳定的运行,按照世界核营运者协会2002年6月公布的8项性能指标,大亚湾核电站有4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秦山二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采购、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两台65万千瓦机组商用核电站项目。一号机组2002年4月投入商运,二号机组今年5月3日投入商运。秦山二期两台65万千瓦核电机组的建成,实现了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

  此后,岭澳核电工程、秦山三期核电工程先后开工建设并投入商运,江苏田湾核电工程两台机组也将于今年12月和2005年12月投产。

  在引进设备的同时,我国还出口了一座单机组30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站—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1993年8月开工,2000年8月完成满功率运行。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专业水平较高的核电科研、建设和管理队伍。引进和开发了一整套核电设计软件,建立起高水平、较完整的试验验证手段,掌握了一些国外核电成熟的和经过验证的设计技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核安全管理和核事故应急体系,核电设备制造及燃料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面对能源瓶颈,中国的发展需要核电注入清洁、高效的动力

  2004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瓶颈再次出现。拉闸限电、石油大量依赖进口,煤炭供应紧张。同时,常规化石能源大量使用,使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注重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尽快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加快推进核电建设,成为大势所趋。

  从全球范围看,发展核电是大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6%,其中法国高达77%,比利时达50%,整个欧盟为35%,日本为34%,美国为20%。然而,迄今为止,中国核电发电量所占比例不足2%。况且,中国国内核燃料资源既有保证,又有潜力,发展核电具有广阔的前景。

  权威部门的有关负责人算了这样一笔账:我们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对加快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用石油发电不具备资源条件和经济性;过多地发展煤电,环境容量不允许,运输条件也难以支撑;水能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总量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预计到2020年,相应需要发电装机约9亿千瓦。发挥核电建设在电力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是保障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调整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

  翻开中国的能源布局图就会发现,我国一次能源和生产力的布局很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水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而电力负荷主要在东南沿海。“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成为能源输送的主要走向。在沿海地区发展核电,有助于缓解运输和环保的矛盾,保障能源的有效供应,提高能源效率和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如何减轻环境的压力,促进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国能源发展必须考虑的大问题。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我国目前发电装机总量约4亿千瓦,其中74%是火电,基本上是燃煤电厂。现每年发电用煤已超过8亿吨,占煤炭总产量的60%。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核电是一种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以核电替代部分煤电,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到2005年,我国拥有850万千瓦核电容量,即意味着每年顶替燃用煤炭3000万吨。

  此外,推进核电建设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也是发展高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措施。

  可以说,加快核电建设,正逢其时。

  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核电产业的自主化和本地化,中国核电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

  中国核电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持续增加,为核电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为核电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核电建设,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

  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落在了核电工业建设者的身上: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核电产业的自主化和本地化,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专家指出,确定这样一个前进的方向,说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核电工业的“软肋”。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制定过一个权威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建设规模较小,堆型多,批量化、本地化程度低,经济性差,依赖特殊的电价政策经营。核电机组从多国引进,多种堆型、多种技术、多类标准并存。一些关键技术没有掌握和突破。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核电的发展。而与此同时,国际上核电技术发展很快,多数已经完成了标准化、系列化的工作。

  核电建设体制也存在缺陷,项目施工、建设管理、引进技术、实施国产化等职能交叉运行,不利于市场竞争和分工协作。核电管理体制不健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够,难以有效地配置核电技术资源。

  自主化的发展,首先需要的是统一组织,统一领导,加强协调,尽快明确一个核电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分工,积极落实。

  经过长期的研究探讨,中国核工业界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技术路线的方针,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对外选择合作伙伴,通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依托工程建设,以市场换技术,避免重复引进,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我国已经形成的核电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组织有关设计单位和制造企业密切合作,联合攻关,积极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实现我国核电设计和设备制造自主化目标。

  没有良好的经济性,就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走市场化道路,是核电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化,就要有竞争意识。通过竞争,提高效率,通过竞争,降低成本。核电建设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资本金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项目业主企业要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在设计、施工、管理和采购、制造等各个环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有明确的经济目标。最终,要使核电的上网电价与当地脱硫火电相比,经济上具有竞争能力。

  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只要我们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就一定能够形成自主开发和建设我国品牌核电站的能力,实现核电产业的自主化和本地化,更好地保障经济发展,满足电力需求增长的要求。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