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23)本期关注 抵制不良读物(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05:32 人民网-人民日报
罗雪村作

  “口袋书”有什么不好!编辑老师:

  我老爸老妈整天唠叨,说“口袋书”不好,老师也整天警察似的见一本收一本,什么要看名著呀,要看有教育意义的书啦……天天听这些,我脑袋都大了。那些大部头也不能说不好,可我有时间看吗?每天作业都做得昏天黑地的。咱只能挤一点坐车的时间、课间休息的时候,随手翻翻那些课本以外的书。“口袋书”便于携带,内容还挺吸引人……看后不用绞尽脑汁去谈感受、写感想。再说,咱是差生!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只有在那小小的书中,才能找到咱的天地,才可以稍微陶醉一把。

  上学期,语文老师要我们找鲁迅、冰心的书来看,挑出最喜欢的,互相交流感想。可把我难坏了!谁能看懂那什么“夕拾”来着,那“水”呀、“星”的三言两语的诗,也让人看了不“爽”。唉,想看的,老师说“不好”;这些“好”的吧,咱又不想看,真是!我就有点不明白,“口袋书”当真不好的话,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看、有这么多人卖呢?

  《中国教师报》网友 荆涂 小龙

  童趣入市(编辑点评)

  董建勤

  “口袋书”曾一度成为低俗、色情读物的代名词。来信逼真地展现了一个现实:“口袋书”有相当大的市场!其因至少有三:内容诱人;便于携带;与未成年人有共鸣。这值得我们反思。

  现阶段,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带给了孩子们食而不化的快餐文化;一些不法分子大肆非法兜售的某些“口袋书”成为扭曲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发犯罪的诱因之一。诚然,“口袋书”有合法和非法之分,我们需要围剿其中含有色情、暴力及低级趣味内容的不良读物;但也更需要反思其乘虚入市的“招术”,比如版本、品种、内容、宣传和促销手段,等等。

  现时的孩子面对着诸多“成长的烦恼”:课业负担、家长不解、老师误会、发育期的惶惑不安及成人社会的种种思想道德困扰,从心底呼唤那些用童心写就、溢满童趣的优秀出版物脱颖而出!经典名著固然值得推崇,但惟有读懂少儿心灵的本土原创图书才能真正“解渴”。

  优秀读物也要善“包装”(专家视野)

  樊发稼

  现在有些孩子相当冷漠,甚至到了“铁石心肠”的地步。小小年纪,动辄拳脚交加、刀棒相向;少年发案率居高不下,犯罪“低龄化”让人瞠目。这和充斥色情、暴力及不良低俗内容的“口袋书”泛滥成灾的影响息息相关。治疗这一社会病象涉及方方面面,我开出的“药方”是:健康的、优秀的读物也要“投少年儿童所好”!

  孩子初涉人世,对一切充满好奇。他们对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的叙事文学作品特别感兴趣。孩子们还普遍存在一种盲从心理,只要是“热门书”,就会想方设法弄来看。这是当下一些魔幻和恐怖类“文化垃圾”得以畅销的原因。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孩子们喜欢的畅销书,未必是优良读物。“开卷”未必有益!书海茫茫,良莠杂陈,珠石兼有。只有开的“卷”既属上佳精神食粮,又适合少儿口味,开“卷”才能有益。

  遍观全国上下,我们并非欠缺好书,但缘何没有像从国外引进的《哈里·波特》之类大行其道呢?根源之一就在于我们太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而忽视了未成年人承受课业竞争压力之余寻求轻松、趣味和新奇的阅读心理。退而言之,抛开特定含义不说,口袋书不过是一种版本形式而已,便于携带、价格适中,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呢?出书何以动辄成卷成套、价格不菲呢?由此,我愿向同行———广大儿童文学作家们进一言:看见别人“畅销”,也要反思自己。一方面,要自觉抵制用“文化垃圾”来充实自家“钱袋”的不良倾向;另一方面,也要多多琢磨如何在写作内容、编排形式上更多创新,营造“卖点”,将干巴巴的训诫通过高超而又自然的艺术手段体现出来,使优良少儿图书变得“好玩”。这样的作品必是具有强大吸引力、能够激起孩子们浓厚阅读兴趣的佳作!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人物头像作者为罗雪村)

  “你是我的卫生纸!”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政学校 符正发

  一天,朋友来我家做客,刚进屋,上三年级的弟弟眨巴着眼睛说道:“小姐,我好中意你哦!你是我的卫生纸!”闻听此言,我们尴尬至极!某天,弟弟训小强:“你小时候说谎,长大了要变成政治家的耶!”……这孩子最近屡屡出言不逊,引起了我的警觉:“你从哪学的这些话?”他脱口而出:“《蜡笔小新》呀!”《蜡笔小新》?我的学生不是经常把它挂在嘴边吗?!我决定探探其中的“奥秘”。阅罢我感到一阵隐忧:原来“蜡笔小新”是个好色、会要挟、能服软的孩子……这书咋能让自控力差、可塑性强的孩子读呢?弟弟不就受其影响在学坏吗?我当即从书柜里搜出《蜡笔小新》并将其付之一炬!真希望文化部门严查紧管,让孩子们远离“文化垃圾”!

  八方热议

  孩子读什么书应自己来决定,不要有过多的限制,只要合理引导,避免接触一些低级庸俗的读物,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就像我们吃饭一样,酸甜苦辣咸,各有所好。

  成长网网友

  中小学生猎奇心理很强,学习上压力较大急于释放,对恐怖色情书就容易产生兴趣。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书籍市场的管理,还孩子们干净、向上的读书环境。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欧阳

  当家长们忙于前途顾不上孩子的时候,当有人不断给孩子制造“口袋书”等文化垃圾时,我们怎么要求孩子出淤泥而不染?成人的辨别力足以躲避色情的陷阱,孩子们躲得开吗?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主人,我们能放心吗?政府、社会、学校、为人父母、为人师者,都该好好思考这一问题。

  陕西眉县金渠中学 雒宏军

  也许是我们的优秀传统书籍的面孔有些古板,总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面容,谁会喜欢说教呢?我们的德育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孩子又怎么能去接受,去理解呢?

  济南市纬十路小学 于克欣

  正确引导孩子抵制不良读物,教师很关键:一是孩子对教师有着特殊的信任感情;二是教师易于掌握学生的读书需求,能够影响孩子的读书习惯和方向。

  宁夏区党委政策研究室 史振亚

  优质的精神食粮不应是艰涩深奥的代名词,以“口袋书”的体积和价格,加注有时代意义的新鲜文化血液,必然会引发广大未成年人的阅读欲望。

  南京市砂珠巷小学 蒋毅

  未成年人课外阅读———

  “口袋书”里藏危机(专题调查)

  受“大家谈”专栏组委托,就未成年人的课外阅读情况,中国社会调查所日前对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西安等地的1000名中小学生和120名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论之一:学生课外阅读丰富多彩,但多数看过“口袋书”。

  从被访学生的年龄构成来看,小学生一般读漫画类、卡通类、少儿文学类的书,中学生大多会读一些言情类、科普类、名著类的书籍。

  “你是否看过‘口袋书’?”67%的学生表示看过。“你身边的同学看‘口袋书’的状况如何?”43%的学生表示很普遍。“你们喜欢看‘口袋书’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37%的学生是因为内容刺激又好看;41%是因为体积小方便携带;46%是因为书里描写了一种自己感受不到的生活,很向往;27%是因为同学看也跟着看。

  结论之二:“口袋书”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净化青少年读物市场迫在眉睫。

  “您的学生中看‘口袋书’的现象普遍吗?”43%的老师表示非常普遍。当问及“您对‘口袋书’的内容如何看?”时,37%的老师表示“口袋书”的内容极其不健康,低俗、下流是其特点;29%表示“口袋书”中描写不现实情爱的情节太多,对青少年德育不利;34%表示“口袋书”的内容无可学之处。

  “学生读了‘口袋书’后,有哪些变化呢?(可多选)”61%的老师表示最明显的表现是学习成绩下降;36%表示学生变得行为鲁莽、脾气暴躁;59%表示“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的早孕、人身伤害等问题也越来越多;48%表示学生越来越不好管理。

  “有何对策?”54%的老师表示只能通过教育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29%表示一般会采取和家长联手强制的措施控制学生;17%表示寄希望于学生自觉。调查中,98%的老师希望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不法人员,狠抓狠罚,有效净化青少年读物市场。

  王星供稿

  链接

  小小“口袋书”大大危害性

  “口袋书”是指一种64开本或小36开的新型袖珍类出版物,因其体积小、便于携带,俗称“口袋书”,分合法和非法两种;非法的“口袋书”有纯文字型的,也有学生喜爱的日本漫画形式,大多由不法书商假冒或伪造港台出版社名义出版,不同的图书共用一个书号,印制粗劣,一个系列包含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里面充斥着色情、暴力、恐怖等各种低级趣味的内容。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说,2003年全国查缴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书”计239万册,共查处相关案件5326起。

  未成年人的不良读物有4类

  一些未成年人的不良读物,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歪曲历史。不少史实被极不严肃地“戏说”,许多名著被肢解得面目全非。二是低级趣味。“一夜情”之类的小说纷纷出笼,堕落的性爱观演变为某些人成名的秘诀和趋利的法宝。三是非法出版。一些曾被明令禁止的有害读物和非法出版物,乔装打扮,牟取暴利。四是网络垃圾。将网络上的色情文学、恶俗笑话和道听途说的不实传闻等变成纸介出版物,并用哗众取宠的广告和炒作去招徕未成年人。

  下期关注:如何办好少儿频道

  《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23日 第五版)
徐鹏飞绘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