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9人科技夏令营尴尬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4日23:11 红网

  宁波市首届中小学生电脑夏令营因其注重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使孩子们收益不浅,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特色鲜明的科技夏令营却遭遇生源危机,第一期只有9人参加,招生量不到三分之一。(《宁波晚报》7月21日)

  暑期中不断升温的文化艺术培训活动却一度出现爆绷迹象,而以激发科技兴趣为已任的科技夏令营却乏人问津,居然只有9人参加。如此明显的反差,又尴尬了谁?

  其一,尴尬的现实拷问着学校的科技普及教育。加强科学普及教育,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氛围,本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从中小学课程设置看,除《自然》外,很少涉及科技知识普及。在考试指挥棒的魔力下,本已十分紧张的科普教育时间,往往因之而名正言顺地被其他文化学科所占用。更何况,由于我国缺少像霍金、阿西莫夫这样的科普作家,师资素质又差参不齐,科技类课程常上成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的模式,从而大大削弱了科学精神的培养教育的效果。

  其二,尴尬的现实折射出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有趣的科技活动对青少年具有明显的启智作用,但在抱有考试挂帅心理的家长眼里却成了“玩”的代名词。许多家长关心的是升学能否加分,特长能否立竿见影,甚至流露出“与考试不搭界就不来”的意识,自然会对科技夏令营不感兴趣。事实上,科技活动通过孩子动手动脑的过程,培养独立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与文化课的学习形成良性的互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们的潜在科技素质和科技精神的培养远比分数更重要。

  其三,尴尬现实的背后是主办机构的利益困境。毋庸讳言,如何妥善处理公益与利益的关系,达到多方共赢,显然是科技活动长期得到有效开展的关键。当挂着“科普”招牌、办夏令营赚钱的“皮包人士”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时,加强自身形象的宣传,改变“皇帝女儿不愁”心态,显得十分重要,主办机构应重视学习市场化运作方式,主动参与“促销”,扩大科技活动的覆盖面和受益人群。而另一方面,也应摆正自身利益,避免陷入只顾赚钱的怪圈。由于没有相关报道,难以获知这次电脑夏令营的费用标准。如此内容丰富的安排,却只有9人报名,这其中是否与收费高低存在一定联系?根据家长和学生的承受能力,适度降低收费标准,运用市场手段规避“9人科技夏令营”现象,应该成为实现公益与利益最优化的有效举措。

  生活因为科技而精彩。培养孩子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需要从小抓起,各方重视。(稿源:红网)(作者:俞洲)(编辑:韩雪)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