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万人冒雨遥看“蹿天猴”上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06:18 北京晨报

  因天气原因比预计时间提前升空观摩现场两次响起震耳欲聋掌声人类首次对地球空间六点立体探测成为现实原定于今日或明日发射的“探测二号”卫星,因天气原因提前于昨天下午3时05分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记者昨天凌晨5时许从北京奔赴700公里外的发射中心,目睹了惊心动魄的“发射15秒”。

  观众堆“人山”

  老外“凑热闹”

  卫星发射观摩台距离发射基地现场4000米左右,为了确保人员安全,从进入基地区域算起一共要经过5道“关”,每个路口转弯处都有武警在厉行检查。

  昨日下午2时许,在经过了漫长的山道行进后,几乎就再也看不到一个行人,一位同行者告诉记者说:“快到了。”据了解,观摩台坐落于海拔约1000米的山上,忽然间山路一转,一座“人山”出现在视野里。记者粗略估计,山上大概站着两万人,有这么多人被允许来观看卫星发射,这一场景出乎记者的意料。面对火箭发射架的山体的一半都可作为观摩台,当地老乡、各地旅游者、机关人员、干部、学生,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把小山堆得满满的。作为双星计划合作方,欧洲空间局有8位专家也出现在人群中,和中国老百姓一起“凑热闹”。

  下午2时15分下起了零星小雨,“人山”瞬间变成“花山”——无数把雨伞撑了起来。

  火箭“吃饱饭”

  上架待飞升

  火箭发射任何情况都有可能遇到。据有关人士透露,经观测后发现,未来几天将持续阴云天气,对实施发射均不利。24日晚上9时,双星计划“探测二号”发射指挥部果断决定,将发射时间提前。航天业内人士介绍说,几十年来,只有因天气条件而被迫推迟发射的,提前发射的事情还是头一次遇到。

  记者进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区域不久,距离千米之遥的高近40米的长二丙运载火箭已经在发射架上待命。

  据悉,发射日当天,运载火箭已完成燃料加注,俨然一个“火力”十足的大家伙。下午2时20分,大约100辆专程赶来观看卫星发射的汽车,绕过基地发射现场向山上的观摩台聚集。

  15秒后入云

  掌声两次起

  下午2时31分,扩音喇叭里传来4000米外发射指挥部的声音:“塔吊人员开始撤离!”观摩台上两万人的目光开始停留在依然安静的火箭发射架上。

  “20秒准备,10、9、8……2、1,点火!”随着现场指挥员的一声令下,3时05分,一股红色的浓烟从火箭尾部喷出,紧接着白色的烟雾将发射架周围的地面“吞噬”掉了,就在同时,火箭被撼动了,缓慢而稳健地拔地而起。大约3秒钟后,观众才听到震耳欲聋的发射声,观摩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也即刻响起。

  红亮的火焰推着长二丙火箭稳步上“爬”,短短15秒后突然扎进云层,在众人的视野中消失。观众并未意识到时间竟然会这么短促,在火箭进入云层约1秒后,才回过神儿,现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发射工作取得成功。15秒显然没让人们过足瘾,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

  事后,卫星学会一位专家介绍说,如果天气条件好,云层少的话,我们至少可以看到火箭30秒的爬升过程。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宝贵的15秒钟后,欧空局的几位专家在现场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探测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它与“探测一号”构成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的联合观测项目,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

  晨报特派记者 梁娜/文

  蔡代征/摄

  现场感言

  “我特别满意,我想合作者应该也很满意。”

  ——中国航天元老、“两弹一星”功臣杨嘉犀

  “很了不起,双星计划的两颗探测卫星成功上天,说明我们的航天技术过硬,这对中国航天人来说值得庆祝。”

  ——资深卫星专家闵桂荣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7次发射,实践证明,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火箭系统能够担负重大发射任务,技术上是可靠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嫦娥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

  晨报特派记者 梁娜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