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克一河:林区“自保”多种经营促“天保”(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09:03 人民网
  郅振璞 安国忠
可以喝的克一河。

  背林一战,带领3000林工“自保”奔小康

  7月21日,我们沿着从鄂伦春到海拉尔的林间公路驱车90多公里,来到浓绿遍野的内蒙古森工集团克一河林业局。四周茂密的落叶松、白桦林和清凌凌的河水,环绕着只有3000多人的克一河小镇,使人疑惑进入了一处巨大的绿色园林。

  局党委副书记胡建民和宣传部长柴国旺热情地告诉我们,这里是一个中小规模的森工企业,本来过去年采伐24万立方米的林区,林区开发就晚,大部分是中幼林,恰又赶上实施“天保工程”,今年已经减伐三分之二。

  克一河3000多林工何处去?局党委和企业带领职工通过调整结构、转产致富,已经初步成为以食用菌为主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他们称,这种由“主伐”转入种养加业新战场的做法是“自保”促“天保”。

  去年,克一河林业局成为国家林业战线的实施“天保工程”先进单位。局党委也是中组部表彰的先进党组织,记者从一处处林区看到党员们的先进模范作用。

  因为,这里的局党委最早意识到,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实施,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提高职工收入,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产业化富民成为林业企业面临解决的具体问题。局党委和林业局局长们结合当地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克一河林业局把以食用菌为龙头的多种经营做为主导产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业。2004年,全局非林非木产业总产值将达6312万元,生产食用菌500吨,养鹅12800只,农业播种面积1500亩,山野菜采集200吨。

  当我们穿越林海,走过莫冷格、索图罕两个林场时,不禁为那些饲养獭兔、培植木耳的带头人而兴奋。

  以黑木耳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

  克一河林业局被林管局确定为食用菌龙头企业后,几年间,迅速实现了产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职工种植食用菌也由原来的强制性变为自发性。

  今年,职工共种植木耳菌350万袋。在索图罕林场三支线,林场职工徐斌正在和家人高兴地采摘、凉晒已经成熟的黑木耳。

  党员徐斌在黑峡沟指着大片已经晒干的木耳开心地说,今年的黑木耳等食用菌是个丰收年,自己家种了70000袋木耳菌,可收获干木耳3000斤,纯利润将达2万多元。

  今年夏季伐木生产结束转产后,多数林工都自愿结合集资,到林下空地开始养殖、采集和出外打工。在徐斌的木耳基地上,李长江、郭卫东、李胜利等人,和徐斌结成单季的种植木耳小群体。昔日伐木工棚,就是他们用来夜间看守,白天储存木耳,以及中午做饭休息的地方。正是第一批采摘木耳的时节,前来帮工的有10来个人。

  徐斌乐滋滋地告诉记者:“去年局里统一收购,20元一斤。今年,来林子收购木耳的多了,有28元一斤的,也有30元一斤的,根本放不住。这片几亩大的木耳基地,不仅可以采到秋后,明年开春还可以接着采哩!”

  搭建獭兔养殖服务平台

  獭兔的养殖属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项目。獭兔皮今年平均44元/张,利润在20元以上。近两年市场行情稳定,国际需求量增加,国内货源紧缺。克一河林业局积极在资金、技术、防疫、物资、饲料、销售等各方面扶持职工发展獭兔的养殖。

  克一河有一个带头养獭兔的女人,她2001年从会计岗位下岗,顿时晕头转向。不久,她带了仅有的家蓄3000元,去北京学养獭兔,并且从北京獭兔厂托运带回活蹦乱跳的3组12只獭兔。她就是今年41岁的韩永兰。

  在她“自保”感召下,丈夫吴振兴在111林班之余,今年也开始养牛。

  莫冷格林场党总支书记范兴国带领我们来到韩永兰的家庭养殖场。

  在莫冷格林场吴振兴家成排的兔笼内,雪白的獭兔小心地盯着我们。吴振兴的妻子韩永兰说,獭兔繁殖得特别快,只要科学养殖,按时打疫苗,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獭兔的成活率是非常高的。现在的价格又非常平稳,所以,准备在现有150只的基础上再加大养殖规模。前两年虽然属于试探性养殖,但也收入了2万多元。今年家里又养了43头肉牛,相信今年的收入会更高的。

  发展绿色食品,远山近林成了木耳沃土

  克一河生产的诺敏山牌系列山产品,经国家权威部门的审核,分别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国际食品安全卫生HACCP标准认证,2002年11月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和AA级绿色食品认证,成为全国首家山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

  我们在索图罕林场路边第三管护站的林子边跳下车。路边,有正在喷水侍弄木耳的两家人。一家是宋宪军和吕淑梅(38岁)两口,正在修理拖拉机带动的喷水器。一会儿修好后,毗邻水边的拖拉机很快转动起来,吕淑梅拿起喷水器,水雾就洋洋洒洒地给木耳菌袋喷起水来。

  另一家是赵鹏(40岁)和妻子,同样种植黑木耳。他夏天和妻子主要种植木耳等食用菌,冬天则与李新星等7人承包3000立方米的采伐任务,在山上工作3、4个月,收入是根据工种的不同进行分配:他和李新星是拖拉机手,挣的钱最多,一冬春能分到2万元;拖拉机助手张云革、油锯手贺占山、袁艺海、绞盘机手李志国、户桂臣等人,每人能分到5000多元。宋宪军和吕淑梅夫妇一边为木耳菌袋浇水一边介绍,他们夫妇种植了30000袋木耳菌,宋宪军还是附近管护站的管护员,每天既寻护管护区内的林木,又可以随时照看一下自己在森林中养殖的黑木耳。

  正是这些克一河人,充分利用林下蕴藏着的大量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和中草药等各种资源,抓好食用菌、山野菜、山野花、山野果和中草药的采集,最大限度提高职工收入。在原有的保鲜、速冻、干品、精缩四大类,六十多个品种的基础上,他们又开发了生物保鲜山野菜,食用菌系列产品和山野菜系列小菜、特色系列小菜、森林系列即时食品以及速溶营养玉米片、薯片等二十多个品种。现已成为内蒙古最大的绿色山产品加工基地。

  刚过不惑之年的王志臣,是山东人的后代,现在担任克一河林业局副局长,还是林业局诺敏绿色产业开发中心的书记兼主任。他最后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全局职工多种经营收入1200万元,今年尽管因为防火进山晚些,但是,加上新开发收集鹿含草等重要材的经营,相信是不会低于1600万元的。

  (人民网大兴安岭加格达奇2004年7月26日电)
克一河的少女到森林公园郊游。

莫冷格养獭兔的女人韩永兰。

索图罕种植木耳赛过野山珍。

眼下正是克一河林工采摘第一批木耳的好季节。

六支线林下木耳种植如画卷。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