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对小说敏感的体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09:31 南方都市报

  香港·个人阅读

  凌越(诗人)

  书名:《中国现代小说史》

  作者:夏志清

  译者:刘绍铭等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

  出版时间:2001年

  一直想看夏志清的这本书。早几年看夏的随笔集《鸡窗集》(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和《文学的前途》(三联书店2002年版),就为他的博学和开阔的文学视野所叹服,对写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两篇文章《文学的前途》和《文学杂谈》印象尤深。前者是对美国二战后时髦的文学风尚的激烈批评,后者主要是对美国当代一些重要的但还不太为中文世界所关注的批评家的介绍,如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温脱斯(Yvor Winters)、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等。现在30年过去了,三位批评家中出过中文译本的,我所见到的只有威尔逊,是和著名的《伊甸园之门》和《流放者归来》同为一套的《爱国者之血》。

  由于喜欢夏志清的随笔,而且在相关的介绍中早就耳闻《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大名,四处打听方知这本夏志清最重要的书却一直未出过简体字版,好奇心就更大了,对国内出版界又生出些成见——这么重要的书为什么不出?去年底去香港逛书店,见到这本书,虽然价格不菲,也毫不犹豫买下。随便一浏览即刻得出两个印象,一个是全书充斥意识形态的气氛,而且写作此书时夏志清30多岁,正值盛年,可谓年少气盛,态度显得过于激烈。另一个印象是这本书不愧为一本杰作。全书洋洋洒洒500页(中文版)分为三编,第一编是《初期》,评论的是1917年至1927年间的小说;第二编是《成长的十年》,评论的是1918年至1937年间的小说;第三编《抗战期间及胜利以后》,主要评论1937年至1957年间的小说。

  这本书中似乎最为人称道的是对张爱玲小说及钱钟书《围城》的褒扬,事实上这两位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确是由这本书奠定的。坊间大量关于张爱玲生平和评论的书籍,它们的共同源头就是夏志清的这本书。在此之前,确实没有几位严肃的批评家把这两位作家当回事。但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史》而言,这不过是众多精彩见解中的一个罢了(张爱玲和钱钟书仅仅占据第三编中的两章而已),比如对茅盾,现在时髦的批评家似乎都不太提及,但夏志清仍给予极高的评价:“茅盾无疑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共产作家,与同期任何名家相比,毫不逊色。”

  全书始终在一个较高的视点上,试图对那个文学创作极为活跃的50年间的小说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同时又不失对小说本体敏感的体察。若把这本书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的大格局中,我的感觉是鹤立鸡群。像另一些小说评论方面的名家,如李欧梵,王德威等,首先他们是夏志清的学生辈,受到过他的有益的影响,其次他们尽管更强调研究方法,也不缺少对小说艺术的敏感,但在对小说史大的格局的把握上和在评论的辛辣和犀利上,他们还难以望夏志清的项背。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