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寻找农民增收的突破口——“三农”调查陇上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10:55 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记者 郝婕

  近期,笔者先后与甘肃省、定西市(贫困地区)、酒泉市(沿黄灌区)、临夏市(民族地区)政研室、宣传部、农业、牧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农科所等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走访了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种植专业户、养殖大户及普通农家。中央1号文件核心问题是“三农”,落脚点和归宿是农民增收。甘肃省《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8号文件),是甘肃近年来对“三农”问题针对性最强、操作性最好、含金量最高的一份文件。甘肃各地市因地制宜,探索出发展农业的新路子,使农民增收有了新的希望和途径。

  春寒料峭的三月,初到甘肃,满眼萧瑟。寒冷的气候,荒芜的沙漠,不见一丝绿色。省委政研室的同志和我聊起甘肃的情况,说甘肃的地理特征:既有河川地带、绿色走廊;也有黄土高原、沙漠戈壁;又有丘陵山地、草原牧区;耕地、森林的比例最少。而甘肃的农业也因此具有了多样性:既有商品粮基地、植棉区;也有瓜果城、洋芋之乡;药乡;又有畜牧和鲑鳟鱼……。甘肃具有中国所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因此农业也成为亦农、亦牧、亦渔等综合农业。

  农民组织 抵御双风险

  农业具有自然灾害和市场双重风险。定西干旱缺水,是一个经济实力较弱,没有重大项目支撑的欠发达地区。由于年降水量仅80毫米,使这个地区严重干旱缺水。洋芋,既是当地农业主打产品,也是当地的资源优势。洋芋协会立足洋芋产业,为农民种植养育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一是产前提供良种、农资等,推行订单农业。在农民资金困难时,以洋芋良种调供和化肥赊销、售后扣除不计利息的方式帮助农民,被农民亲切称为“无息信用社”。二是产中开展技术培训。由协会邀请省农大教授、县洋芋办技术员举办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培训班和实地指导,以保证产量和质量。三是产后服务解决销售难题。协会外联市场内联会员,精心打造了“金定”、“鲁家沟”两个精品品牌,实行商标、包装、质量、签单、价格“五统一”,使洋芋产业走上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之路。

  2003年,全区洋芋总产量90万斤以上,价格也由农民散卖的0.10—0.18元/斤,提高到普通薯0.18—0.25元/斤、专用薯0.35—0.45元/斤,农民人均收入中占600元以上。总收入25亿元,加工增值1亿元以上。在定西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甘肃金大地食品公司,以当地洋芋加工,具有中西口味的产品十分畅销,其口感并不亚于进口产品。一群拣洋芋的农民说,除了土地转包给洋芋种植大户有收入外,在公司每月还能拿到300元以上工资。协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定西市委书记石晶给我们讲了一个蚕豆变青豆的故事:1999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张义,看到一条大量收购青豆的信息。这青豆,就是他的家乡快成熟的蚕豆。是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人们喜爱的食品,在东南沿海备受青睐。家乡又多又便宜的蚕豆,原来这么值钱。他立即回乡收购50吨销往南方,一次获利10万元。经比较,青豆比蚕豆每亩多收240多元。为了做大做强青豆产业,使乡亲们也增收,张义挑头创建了“蚕豆技术开发协会”,吸收了6个乡镇的50户蚕豆种植大户。在种植数量、质量、收购、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方面给予指导管理,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真可谓一条信息蚕豆变青豆,一个协会带起一个新产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以“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安定洋芋协会有8个,会员386户,协会人员收入达3000多元,比非会员多1000元。除了洋芋协会外,安定还有养鸡协会、养殖协会、蚕豆协会……。

  扶帮结合 双培双带

  “陇中苦瘠于天下”的定西。1972年周总理听取定西群众生活困难情况汇报时,难过得留下了眼泪;二十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有关专家考察后,认为定西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也先后到定西考察了解情况。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大坪村时说“大坪是一个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先进典型,要把这面红旗高举起来,发展市场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创造新的业绩,我在北京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甘肃省的开发扶贫以“整村推进”的方式改变落后地区的生存环境。青岚乡大坪村村支书冉雄及20多户农民,就是整村推进的受益者。在省市和对口扶贫单位金川公司的资助下,冉雄自己仅出资3万元,就搬进了300多平米的小院。除了两间卧室、客厅和厨房外,院内有储藏室和日光温室,后院有杂物间和猪羊圈、沼气池,院坝全部硬化,金贵的雨水从屋梁、院坝流入水窑,为人、畜、地用水。畜粪,桔杆等用于沼气,沼气用于照明和节能灶,沼气渣用于种地肥料,洋芋又成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形成生态的良性循环。

  退耕还林后,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种树、种苜蓿草。冉雄说,过去住的土坯房只有30平米左右,雨水留不住,人畜饮用水非常困难。种小麦160斤亩产,年收入只有600元左右。整村推进后,家中6口人,27亩地除了种洋芋还种粮食蔬菜,养了7只羊、3头猪、2头驴能收入6000多元,劳务收入5000元。现在家里除了还清2千元建房借款外,还买了三轮车和摩托。

  在离开冉雄家下山的路上,笔者看到了一块“双培双带”工程示范区的牌子。内容是:“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而冉雄也是“双培双带”的带动者。冉雄说,他家的情况在村里27户中属中下,因为他是村支书,有好多事情要做,耽误要多一些。而村里农民主要收入来自洋芋人均600—1000元,畜牧业人均400—500,劳务人均600,去年人均纯收入1484元。大坪村33名党员和干部每人都有一个致富项目,每个致富党员联系3—5户贫困群众寻找致富途径。

  定西就是以“领导苦抓、部门苦邦、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紧扣致富主题、抓住市场目标、把握特色优势、把“双培双带”建立在群众得实惠的基础上。使这块贫瘠的土地展现新的生机与活力,定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双培双带”工程值得借鉴推广。

  推耕还林 特色农业

  谗口镇赵家铺村养殖户张万银家,羊圈里有20多只小尾寒羊,个大体肥。张万银说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后,他承包了30亩荒山荒地,已“双退”25亩,种上了树和苜蓿草,草主要用于喂羊。去年花2万元,买了28只羊、盖棚、买饲料等,按每只羊300元算,一年就能赚7000—8000元。比种地强多了,又轻松,效益好。留下的5亩地,精耕细作种口粮、蔬菜等,自给有余。儿子在外开车和做小型工程负责人,年收入近2万元,全家4口人均能有4000多元收入。他说过去种小麦产量只有100多斤,除去肥料,搭上一家4口的劳动力,勤扒苦作每亩收入也差不多50多元。张万银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很拥护。他说:“双退”是一个很好的扶贫和生态项目。国家每亩补贴200斤粮食、20元钱、提供树苗和草籽。我自己只出4个工/亩(10元/工)共花40元就可完成一亩草、树的种植,这个政策好得很!我可以放心种草种树,生态恢复了、结构调整了、农民会慢慢富裕起来,生活环境也会改善,这是一个经济和结构双赢的好事。我还想退(耕还林、还草),不退没有后劲。

  在村镇干部的带领下,我们驱车20分钟上山,沿途看见山间种植的树木和苜蓿,站在山顶往下看,成行的树木遍布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双退”实行4年禁牧,相信春来时节,树木间的苜蓿草会绿遍满山,3—5年这里会披上绿装。

  谗口镇镇长说:赵家铺已退耕还林5000亩,开荒造林5000亩。全镇已退耕还林4万亩,农民很有积极性,向他要指标,他又向区里要指标,都着急呢。他形象地总结“双退”给农民带来的好处: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定西、陇南素有“千年药乡”和“天然药库”之称,“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武都米仓山红芪、文县纹党、宕昌当归、礼县铨水大黄等享誉国内外。近些年来,定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中药产业,提高了土的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中药材种植和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一般为2:1,品种效益好的高达10倍以上。药农亩均中药材收入大体在800元上下,高的可达1500元左右,个别年份的个别品种高达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中药材已经成为定西、陇南一些地方的“铁杆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当地一些农民正是靠中药材这个“铁杆产业”发家致富的。

  定西把农民脱贫、增收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与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结合起来、与龙头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正如当地农民所说,像他们这样贫困落后的山区,如果没有这些措施是很难致富的。

  种棉制种 草畜并举

  酒泉地处沿黄灌区,与定西相比,水是不成问题,农民也相对富裕,人均收入3924元。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酒泉市政研室程副主任说,5年内,酒泉的种草面积将以退耕还林还草和复种的方法,30万亩发展到100万亩,养奶牛从3万只发展到5万只,羊从400多万只发展到1000万只,牛从13万头发展到20万头。他分析说,酒泉具有草场面积大的优势,草畜业方面,牛羊价格稳中有升,农民尝到甜头,有积极性。他这样算帐:1亩草养5只羊,300元/只,5只就是1500元,养畜收入700—1000元,是种粮的3—4倍,这是经济账。而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帐那就太大了。

  酒泉棉花产量高,品质好,纤维长能与新疆棉花媲美。农民种棉,去年发了棉财,前年400多元/担,去年600多元/担,棉亩收入可达1500元,一亩棉相当于5亩田,与粮食相比,目前是比较效益最好的作物。

  酒泉是全国第二大制种基地,制种面积24万亩,除国内市场外,与日本、韩国、德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了联系。在酒泉最大的龙头企业,这个全省最大的“农”字上市公司——敦煌种业。具有玉米、棉花、瓜果、花卉、牧草等种子的繁育和制作能力。其种子大都是知识含量高的杂交品种。8条种子加工生产线,可以完成种子从脱粒、清选、烘干、精选、分级、包装、全过程生产。公司在105个村建立了制种基地,以村为单位与农村合作组织签订合同,以乡为服务组织、村为协调机构,常年派出950多名技术员到5000多个村,从播种到收割、晾干脱水等各个环节指导。还从生产资料(水费、化肥、地膜等)提供资金垫付,平均每亩地200元,去年共垫付5500多万元。去年支付收购款7.3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万元。为增强农业后劲、保障农业丰收、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泉湖乡营门村的奶牛养殖小区,连排的牛舍整齐美观。养殖户李世宏有20多年养牛经验,除养了39头黑白花奶牛外,还建了一个小型奶站,日挤奶量能达500头。买牛投入40—50万元,奶站设备等20多万元。一头牛的产奶期10个月,产奶量60斤/天,1.6元/公斤,年毛收入近20万元。奶站还有部分收入,李世宏高兴地说,现在政策好,一年的纯收入能达到6万元。

  酒泉工业园区围绕“农”字做文章,吸引了种业、乳业、清真食品、生物制药等龙头企业入驻。这些企业看准了当地价廉物美的农副产品,就地消化,既使自己的企业降低了成本,也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了条件。

  活水养鱼 温室栽培

  铧尖乡海马泉,有水面2万亩,由于没有充分利用,水面效益差。海马泉太阳能设施水产养殖基地建成后,利用太阳能技术与养殖结合,利用水面资源养鲟鱼、蟹、南北对虾等,一亩产值能达到1万元,2万亩就是2个亿,将会给农民增收拓宽增收渠道。

  酒泉肃州区大力发展日光温棚,区长王军说,土种改为有机栽培,前期投入2500多元,用于建棚、购生产资料、种子、化肥等,区里补贴500元/棚,实行无偿技术指导与服务。克服了冬季长、病虫害、缺水等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同样的农产品产量和销售价格都比土种产品高,种植品种有蔬菜、瓜果、菌类、苗木等。该区从2002年的100多棚发展到2003年增加300多棚,今年将再增加400多棚。

  龙头带动 增收致富

  常青花木公司是酒泉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投资6500万元,有日光温室43个。拥有各种名贵花卉800多个品种,省内外固定销售网点4个,形成了集产销花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功能齐全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4600平方米的中国西部植物园,近期又新开植物育苗荒地250亩。800平方米的书画艺术展馆内收藏了不少领导手迹和名人字画,富裕起来的农民,不仅追求物质利益,也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与艺术欣赏。

  扶持农业就是要扶持产业化,以产业化带动农牧业,在与千家万户建立联系。在民族地区临夏清河源八坊集团,除了利用当地畜产品集散地的优势组建了车队搞运输外,还新建了一个大规模的清真食品加工基地,其加工的清真牛羊食品将迅速销往国内及阿联酋、迪拜、科威特等中东市场和新加坡、美国加州。公司除了在自办的交易市场收购来自全国各地的牛羊外,还与当地农民签定了牛羊收购合同,从选种、饲养等方面给予指导,使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甘肃寻找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找到了有效途径。其做法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农民干什么就指导什么,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引导农民往制种、马铃薯、中药材、高原夏、酿酒原料等十大优势产业和草食畜牧这一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这些都是联系千家万户农民的产业。省委副书记马西林说,把它做大了,做强了,何愁农民不富,何愁农民手中没钱。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甘肃今年农业税下调1—2个百分点,新的减免税收政策后,全省农民负担降低12.8个百分点,农民好象得到了实惠。但农民反映较大的是农业生产物资涨价太大(主要是电费、电话费、水费、农机费等),这样把中央的优惠政策抵消了,农民并没真正得到实惠。农民希望国家在就业、医疗卫生保障、义务教育、公共产品提供等方面加大力度,更能体现中央的亲民政策。

  退耕还林还牧还草:是包产到户以来农民最高兴的一项政策。甘肃去年“双退”800万亩,得到实惠的农民今年留足了资金,除了政策补贴(每亩50元和无偿提供苗木外),农民自己只投24元/亩。象甘肃这样年均降水量80mm的干旱少雨地区,要有政策继续加大对荒漠化治理投入力度和增加“双退”面积,要与大江大河治理并重,否则荒漠化会愈加严重。农民说甘肃不仅是我们自己的家园,也是国家的西部,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会产生沙尘暴等连锁反应。笔者也亲眼目睹了甘肃坡大沟深、荒漠化严重、植被覆盖率极低、农村人畜用水奇缺的现状。特别是在“陇中苦疾甲于天下”的定西农民家中,饮用水均靠雨水积存,其土地缺水更为严重;也在酒泉看到了已种上草和树的连片山丘。退耕还林政策不稳定,不继续进行这项工作,失去涵养水土的树木和草,治沙治荒成为空谈。退耕还林还草应因地实施,干旱沙漠地区应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宜树宜草。还应与小流域治理结合,整山系、整流域推进。

  粮食补贴:因甘肃的气候,降水量、荒漠化严重。除沿黄灌区河西走廊外,其它地方基本上粮食亩产仅150多斤,种小麦农民每亩地收入也只有100多元。作为非粮食产区的甘肃,商品粮面积小、产量低,所以补贴少,既享受不到国家粮食政策向13个主产区(主要在东、中部)倾斜政策,又享受不了对新疆等地棉花补贴的政策,用他们的话讲叫两头不占。国家应该根据甘肃的实际情况,把河西走廊列入全国18个商品粮基地之一,使之享受粮食补贴;而对产棉区(甘肃产棉量仅次于新疆)则应使之享受棉花补贴。即西部应享受与东中部一样的倾斜政策,起码应享受国家平均投资水平。这样才不会使贫困地区愈加贫困,落后地区愈加落后。西部本来薄弱,自然条件下,气候、水等成本高于中东部。所以西部开发关键在投入、关键在政策。

  各种检查:国家级的春播春种检查组甘肃就有6个,还有省市地方的,农民认为这是扰民。农民希望少检查,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技术、品种、市场、科技、农业知识等方面有实用信息。农民认为中央7套农村节目好,但量太小,不解渴。希望以农村最普及的广播搞些专家专题讲座等形式指导农民致富。

  农业农民贷款难问题:要保证农民增收必须提高产业层次。农民有好的项目如日光温室、龙头企业、蔬菜加工、畜产品加工等,因贷不上款而使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断链。银行从自身的风险和效益考虑,即使还款有保障,也认为贷款周期较长(种植业1年、养殖业3年、加工业5年),还贷能力弱而不放贷。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成为空谈。西部开发应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个人投入作为补充。

  扶贫贷款:国家财政贴息扶贫贷款,普遍存在机制问题。贷款到中行后省市县不便于操作,银行不贷固定资产、只贷流动资金,而龙头企业最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银行不放贷既无风险又白吃利息,如贷到其它行业还有利息,银行双重受益。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国家扶持了银行,而农业、农民不能受益。建议资金落实到各级地方财政,通过财政渠道直接下拨扶贫贷款到地方财政,哪里贷哪里的地方财政补贴,真正把贷款用于农业和农民。同时呼吁对贫困地区加大贷款力度。

  公平对待乡村干部和对基层干部的正面宣传:乡村两极基层干部处在矛盾的焦点,他们生活在基层,天天与农民打交道,工作辛苦,收入不高(甚至不如农户),有的甚至一年拿不上工资。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富。因此,新闻媒体要唱响主旋律,特别小报小刊不能贬低乡村干部、丑化他们形象,负面影响的报道不利于开展工作并使农民与之产生矛盾与抵触。农民和基层农村干部希望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把中央一号文件分析透、落实好。

  甘肃优势农业和特色产品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中药材、玉米制种、苜蓿草、啤酒、大麦、黑瓜子、鲑鳟鱼等产量和面积在全国居第一;马铃薯产量居全国第一、面积居全国第二;瓜菜花卉制种、啤酒花、食用百合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油橄榄产量居全国第二;羔羊产量居全国第五;酿酒葡萄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五;蔬菜是高原夏菜、西菜东调基地。这些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产品具有较好的比较效益,是甘肃农业的优势所在。甘肃省各地市应对各种作物选出优生区、适生区、不宜区,因地制宜,制定出发展规划,而不是什么效益好就盲目的扩种,否则将影响其品质和产量。坚持示范带动、科技牵动、龙头拉动、品牌驱动。挖掘农业对富民强省的巨大潜力,使农民增加收入,得到实惠。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