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来信/来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09:16 南方都市报

  以制度力量维护信用

  25日《南方都市报》的“来信/来论”栏目中,德艺先生的文章谈到了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问题,认为贷款学生应该“知恩图报”,恪守诚信,按期还款。本人在此也提出一点对这问题的个人看法。

  从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难到上市公司整体性信用差,在当前我们整个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诚信问题日益凸显,被人们一再论及。

  我们经常说市场机制是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而信用体系正是市场机制的基础。信用体系的建设诚然需要道德力量的参与,但其决定力量仍是取决于制度自身的建设努力。因为道德良知只是种内在的柔性力量,而信用制度则是外在的刚性架构。

  具体到还贷这个问题,首先我国各商业银行间要实现电脑联网,合力织成一张覆盖全国的信息网,对于贷款人的信息实现共享,使得不还贷的人无处遁形。另外银行对每一个进行商业贷款的个人建立起个人信用档案,按照其还贷情况进行评级分类,对于不及格的,银行以后可以慎贷或者拒绝其贷款申请。

  在商业社会中,人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行为。每个人都会衡量一下得失再付诸行动的。一次不还贷,个人银行信用就会留有不良记录,今后贷款就很会困难,并且个人所有银行账户将会遭冻结。相信即使是一个本不想还贷的人,一个道德品质低下的人也不会轻易去触这根“高压线”了。而这不是道德的力量,这是制度的力量。

  朱云峰

  缺电能否成为太阳能开发契机

  今年盛夏缺电,各地为保居民用电,光亮工程纷纷叫停,这应是一件很煞风景的事。不过,有百姓突发奇想:正是由于盛夏,阳光充沛,放着老天赐给的干净能源不用,为的是哪般?

  太阳能发电技术已进入市场,只是由于成本过高、功率太小而难以普及,但是,光亮工程都是建于户外的大型照明工程,相对而言,较为具备应用太阳能技术的条件。何况光亮工程属高档的奢侈工程,再增加些成本也能承受得了。因此,有关部门在审批此类工程时,最好能附加双系统供电的要求,平时用电网供电,日晒充足时启动太阳能蓄电池。于是,天气越热,越不和居民争电,光亮工程始终光亮,岂不快哉。政府以此措施为契机,还可推动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的进一步完善,让广州成为带头应用推广太阳能技术的广州,一个干净而环保的广州! 任平

  加大劳动者维权力度刻不容缓

  诸多迹象表明,珠江三角洲作为外地打工者求职首选地的地位在丧失。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维护劳动者权益措施乏力,劳动条件和务工环境相对恶化的必然结果。

  一个地区到底有无发展潜力,其发展现状如何,固然体现在相关统计数据中,但毋庸置疑,单纯依靠统计数据所揭示的信息是有明显缺陷的。一来统计数字所涵盖的信息未必能为一般民众解读领会,二来统计数据毕竟只是数字,无法衡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的真实感受。所以,把人潮的流向作为评价某地经济发展前景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因素,对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倒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和想法。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权益能不能得以实现,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体现着为政者的发展观。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越突出,城市形象和声誉就越差,城市生活质量就越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就会缺乏安全感。

  深圳经济的发展,不但要学会正确运用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还要学会运用劳动政策。坚决地把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不良商人清除出去,就能为那些守法、懂法、运作规范、有长远发展前途的企业提供一个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李晓冉

  批评的动机必须绝对纯正?

  日前,电影局局长童刚在谈到近期媒体的热门话题《十面埋伏》时,语重心长地表示,目前中国电影已经非常艰难,应该多些善意的批评,为中国电影创造好一点的艺术创作环境。

  由“善意的批评”,我想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传统是如何一步步退化成仅仅是一个传统,甚至走向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反面呢?这与后来盛行的“动机论”和“效果论”有很大关系。批评与自我批评存在的前提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说者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都无罪,而听者是有没有都听着。

  所谓的“动机论”,是说批评者必须抱着良好的动机,你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别人改正错误,要真心到如果别人改不了错误,比自己犯了错误还难受的地步。但是,光有好的动机还不行,还必须起到真能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效果论”。

  “动机论”和“效果论”,把批评者逼到了“圣人”和“能人”的地步,你必须十全十美,十分能干,发现错误,指出错误,改正错误,否则免开尊口,其实,这已经是在堵批评者的口了。

  谁能保证自己的动机绝对纯正呢?再者,改与不改,是被批评者的事,现在完全让批评者来负责,岂不成了谁有错谁有理吗?

  在中国,上世纪50年代,把很多人打成右派,凭的就是“动机论”和“效果论”,当时很多人的罪名是“恶毒攻击”,动机不纯呀。现在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了,但是“动机论”、“效果论”还很有市场,还是一些人衡量批评的尺子。只要这把尺子还在,真话就很难有市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也就难以发挥。 迟国维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