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守望最后的民间工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09:18 南方都市报

  守望最后的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首次被列入文物普查范围,有专家认为若实在无法传承下去也是历史发展必然

  广州第四次文物普查之民间工艺

  广州第四次文物普查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将民间工艺列入普查范围。专家认为,这对很多处于消亡边缘的民间工艺有积极作用。

  广彩、广绣、牙雕……这些在广州历史上曾经留下辉煌印记的民间工艺,而今大多式微。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濒临消亡的民间工艺,如何拯救和保护?而那些至今坚守民间工艺制作传承的艺人,将走向何方?近日,记者在越秀区文物普查人员的带领下,走访了广州一些民间艺人,了解广州民间工艺的生存现状。

  箫笛

  三代制笛美名远扬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州制作箫笛的工厂全盛时期有员工300多人,生产的箫笛主要销往东三省。改革开放后,箫笛市场需求锐减,箫笛制作的工匠们只好纷纷改行。惟有当时岭南管乐厂的郭汝灼先生,不忍心放弃,带着自己的子女,在15平方米的居室里,坚持箫笛制作。用他的话说,熬了20年,现在终于熬出头了。

  记者跟随越秀区文物普查工作人员,看到由郭汝灼及其大儿子郭大强经营的“粤声”乐器销售部就设在越秀区惠福西路白薇街,这是广州、乃至广东现在惟一的箫笛制作的民间字号。

  “粤声”销售部的门面只有十几平方米,屋里挂的全是箫笛乐器,俨然一个小小的箫笛博物馆。郭大强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的四十年代初,他的外公赖权就以小手工作坊从事箫笛制作经营,他的父亲郭汝灼12岁入行从事箫笛制作,“粤声”萧笛制作传到他手中,已有60多年的历史。

  关于郭汝灼的“威水史”就有:1963年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木质箫笛系列”和“半音键改良中国笛”。在当时的岭南管乐厂还组建了一支由20多位员工组成的笛子乐队,由不同音色和音区的大小笛子配套组合而成,其中两支超低音巨笛长度为1.8米。而作为第三代掌门人,让郭大强感到自豪的是,他不仅没有让祖辈的制笛技艺失传,而且还让“粤声”箫笛制作的路子越走越宽。他从一个演奏使用者的角度,对制笛技术进行钻研,还融入了现代音响理念,为箫笛制作引入科学的鉴别标准和制作方式。现在发源于广州、刻着“粤声”和“大强”的箫笛,不仅在国内有一席之地,美名还传播至海外。

  在“粤声”的销售部里,挂着我国著名箫笛演奏家张维良教授的题字“南箫王”。郭氏父子每天就在这块牌匾下,以茶会客,吹笛弄箫。

  说书

  讲古艺人仅剩一人

  广东的说书,俗称讲古,是指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者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流传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特别在广州、佛山、湛江、江门等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广东说书的起源并无古籍记载,也无资料可查。据老艺人说,明代末年的扬州说书大师柳敬亭担任左良玉将军的幕客时,南下在广东播下说书艺术的种子。

  上世纪的中期,在广州文化公园、市一宫、人民公园等很多地方设有讲古坛。而今,广州的大型公共讲古坛仅余五仙观广场,由广州硕果仅存的讲古艺人颜志图先生在此每月一讲。

  上周六正好是颜先生五仙观讲古的日子。记者看到,在此听讲古的市民只有寥寥几人,大多是头发斑白的老人。其中有一张年轻的面孔,这是颜先生年纪最小的徒弟彭嘉志,一个15岁的高中生。

  彭嘉志告诉记者,他是从小时候听讲古磁带、广播起开始迷上讲古的。正式学讲古,是在今年春节认识颜先生之后。年过花甲的颜先生现在正式收的徒弟有六个,都是年轻的学生,其中还有二十几岁的大学生。彭嘉志说,讲古如今的式微,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代人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太多了,年轻人可以上网、听随声听。他跟着颜先生学讲古之后,把自己的兴趣发展为责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有责任把代表广东传统特色的讲古艺术继承发扬下去,而不应该任它逐渐没落。至于将来会不会以讲古为业,彭嘉志现在也说不准。他打了个比方,有水才能有鱼。只要还有讲古听众,他就会学下去,讲下去。

  牙雕

  象牙街里象牙不再

  说起象牙雕刻,让广州人骄傲的是,100多年前,广州的牙雕艺人就成功利用了象牙坚硬而不易破碎的特性,运用镂空技法,首创了多层象牙球。1915年,由翁昭、梁雄创作的25层象牙球,被选送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这件象牙球工艺品以层层镂通、转动自如、玲珑剔透的绝艺倾倒观众。时至今日,在广州仍坚持牙雕制作的,仅有居住在大新街的区桂安一人。

  在去拜访区师傅之前,越秀区文物普查人员潘舜特地带记者前去探访大新路附近的象牙街。这里曾经是一个专门从事象牙原料买卖、加工以及牙雕工艺品销售的市场。

  潘舜告诉记者,早在唐代的时候,广州就已经成为著名的通商口岸。象牙街借毗邻珠江边的地理优势,从明代开始发展壮大。这条街以聚集许多生产经营象牙工艺品的手工作坊,买卖交易红火而得名。象牙街的规模越来越大,慢慢转移到附近的大新路上。

  24日下午1时许,记者穿行于象牙街及其紧临的象牙一巷、象牙北街。在每间平房的屋外,都可看见“象牙街”的门牌。但现在只留名,而没有实了。这一带如今是一片“仓库聚集地”。大多数沿街狭窄的平房里,纸箱几乎堆到门口,高及天花板。走出象牙街,外面解放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对面马路上某鞋城看上去相当热闹。

  从史料记载还可得知,在清道光年间,广州牙雕业出现了行会。清末,在行会之外又有一批自立门户的艺人或自学成才者成立大牙行,当时大牙行的成员生产经营都集中于现在的大新路一带。大新路现在是皮革一条街。沿街的店铺里,挂的是成匹成匹的皮革面料和一些皮革制品。区桂安师傅的“艺明轩”就在这条皮革街上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

  象牙雕刻是以小手工作坊式生产起家的,要靠耐心、靠手工才能出精品的,这显然跟不上现代化批量生产的步伐。再加上1989年联合国禁止象牙原料及制品贸易禁令的颁布,生产原料没了,让象牙雕刻这一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行业式微几成必然,广州牙雕艺人们只能纷纷转行。原为大新象牙厂职工的区桂安师傅把自己的房子改装成一个小店铺,自己在里面做几件喜欢的小工艺品,也供爱好象牙雕刻的人来参观、交流。区师傅对牙雕的坚持近年来被广为宣传,但他和牙雕工艺依然是处境艰难。

  一家之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市场经济洪流中,这一规律显得尤为明显。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淼章说,现代社会对民间工艺的需求日渐减少,它们必然逐渐走向没落。像“粤声”箫笛这样作为家族手艺,能流传下来,还能不断发展,是难能可贵的。而对于那些处在消亡边缘的民间工艺,单靠政府的力量去保护、扶持、振兴,而来自民间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增加,它们的处境依旧是岌岌可危。

  黄淼章认为,如果有的民间工艺,受现实的局限,实在无法传承下去,尽管让人无奈,但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把这样的民间工艺请进博物馆,既展示工艺品,也展示这些工艺制作过程的文字、录像材料,让后人知晓,这也是一种保护手段。

  黄淼章还提出一个设想,如果今后民间工艺博物馆的场地能够扩大的话,可以开辟一个区域,专门展示广州特色的民间工艺。工匠们与观众可以形成互动,工匠们现场制作,观众也可以参与其中,如果喜欢,还可以购买。这样,古老的民间工艺既可以成为具有市场效益的旅游产品,还可以在展示中得到世人的了解和重视。这也是在现实条件下的一种保护。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许黎娜

  图:

  在广州惟一的箫笛制作民间字号里,郭氏父子每天以茶会客,吹笛弄箫。本报记者 李向新 实习生 王鹏军 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