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大家谈(4)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09:19 光明日报

  燃亮民族精神的火炬王之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文艺工作者来说,更是一种不容推辞的神圣而光荣的职责,理应充分发挥文艺的独特作用,燃亮民族精神的火炬。

  审美创造是一切文艺的本质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活动,总是开拓出崭新的审美领域,在使文艺殿堂更丰满壮观的同时,丰富发展民族精神和智慧风貌。在五千年漫长历史中,我国文艺的一个光荣传统就是特别重视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中华民族精神在传承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发扬光大作出了独特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期待着文艺工作者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积极进取和开放的姿态,用中国人民振兴中华的宏伟壮举和时代精神激发创作灵魂,迸发出前无古人的审美创造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我们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新的血液和能量。我们的民族精神经由文艺作品,牢固地植根于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不管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民族危难之际,都显示其无可估量的精神伟力,推进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在长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国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地与各种凶恶敌人和艰难困苦作殊死搏斗,民族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丰富大发扬。这其间,文艺及时地为时代与现实服务,起到了导引民族精神勇猛前行之号角的特殊作用,催生了一大批文坛巨匠和艺术大师,如中国新文化主将鲁迅。他在挖掘、鞭挞民族劣根性的同时,竭力揭橥和张扬中华民族的“脊梁”精神,他的卓越活动、伟大人格和精美作品被尊为民族精神的化身———“民族魂”。《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气壮山河的昂扬旋律,令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热血沸腾,同仇敌忾。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新时期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事业,前所未有地振奋了文艺工作者的创造精神,为我国文艺的繁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文艺致力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应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的方针,努力表现人民群众为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英雄业绩,积极关注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为伟大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用民族精神激励官兵刘中

  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过程中,要把我军锻造成一支适应未来战争的精兵劲旅,需要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全军官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践。

  民族精神之所以具有凝聚作用,是因为具有自觉性和浓烈的理性色彩的民族精神能够使该民族的社会成员形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如同一面旗帜,把全体人民的意愿、利益统一起来,共同推动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主题是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军队越是推进军事变革,越要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我军最大的政治优势,这是对我军建设与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教训的深刻揭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一项以整体“转型”为目标的涉及军队建设方方面面的全面改革,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我军的政治优势,才能确保军事变革的正确方向,为推进变革提供政治保证。

  民族精神是一种群体精神,它根植于大众的土壤中,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因为我们的闭关锁国、妄自尊大,使中国错失军事变革的机遇使洋人坚船利炮对我们大刀长矛,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今,新军事变革给我们又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这种机遇较之从前更加珍贵。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紧紧抓住这次军事变革的大好良机,全军官兵要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投身变革实践。要强化“军事变革,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促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必须克服慢慢来的思想,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加快战斗力建设步伐,靠勇气迎接挑战,靠奋斗克服困难,靠拼搏争取胜利。一是不甘落后,勇于超越,既要看到自身差距,又要奋起直追,立足现有装备钻研制胜之道,提高打赢本领,才能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二是持之以恒,永不气馁。加强部队战斗力建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树立长期不懈奋斗的思想。三是始终保持革命军人夙夜为公、忘我工作的精神状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为“打赢”。通过构建大学精神弘扬民族精神郑健龙昌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传承并熔铸在民族成员血液中,体现民族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内核,它往往通过一个民族的哲学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和情感心理等因素的辩证综合发生作用。大学精神是全体“大学人”共同创造、长期积淀并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所有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面貌。

  弘扬民族精神和构建大学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和高等教育领域的两个热点话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民族精神和大学精神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而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应当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构建大学精神当作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系统来对待。在这一有机系统中,总的来说,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大学精神的总前提,构建大学精神则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大学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现代的与传统的、本土的与异域的等各种价值精神的际会之所。因此,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和“有容乃大”的气魄构建大学精神。现代大学不仅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要有世界精神。民族精神和世界精神本来是密切相关的。没有民族精神,世界精神就必然成为无皮之毛;没有世界精神,民族精神就将自我封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决不意味着拒斥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和精神资源。江泽民同志指出:“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因此,构建大学精神就应该正确处理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的关系,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吸纳世界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弘扬民族精神与吸纳世界精神,将使大学精神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必然会更为生动。构建大学精神也是在大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就其本质而言,大学从其诞生时起就是一个文化机构,并对人类文明的创造、积累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大学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处于文化的中心,相反,大学作为一个文化机构长期以一种亚文化状态处于文化的边缘。随着社会和市场对大学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由此而来的大学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学已逐渐从文化的边缘走向文化的中心,从一种所谓亚文化的边缘状况进入了社会的主流文化。由于大学在社会和文化中地位的改变,它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日益凸现。由此带来了两个重大变化:第一,大学对于大学精神之重要性的认识从未有过现在这样深刻,对于构建大学精神的迫切性从未有过现在这样明显。这是大学自身的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或者说是大学精神的一种内在自觉。第二,正因为大学地位和作用的凸现以及大学精神的内在自觉,构建大学精神对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也就日益彰显,它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就愈显重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孙国际

  江泽民同志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进力量。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这集中表现在当时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和足迹,热血和生命展示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建国之才,效国之行。

  集体主义指一切言行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是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群体利益的原则。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广大研制工作者们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显示了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先进的理论、运动、社会制度,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具体体现在爱科学、爱劳动、爱人民之中,广大研制工作者运用有限的科研、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我国科研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篇章。

  当今却是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下,尤其是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物质技术基础条件都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巨大变化,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人类正经历着一场全球范围新科技革命的竞争发展,社会、经济、军事等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仍然是我们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就更应该将“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惟有奉献最风流李嘉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奉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如果没有奉献精神作为根基,社会大厦必将倾覆,时代将会停步不前。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需要点精神的,也许这点精神就是奉献精神。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尔虞我诈,这个世界就是地狱,不是天堂,人类有何幸福而言?社会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一具臭皮囊;只有为他人、为社会、为民族、为祖国而活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其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财富多广,不在于高低贵贱,而在于你为社会为民族付出的爱心,作出的奉献。可以说,奉献精神就是人生天平上最重的砝码,是一笔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生活在世,渺小得如同大海里的一点水,微乎其微,但只要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奉献的意识和行动,有真心真意地付出,即使是一滴水,其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成为世间最瑰丽的风景。

  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或杀身成仁,或舍生取义,或立足于平凡的岗位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贡献着光和热。就是这种奉献精神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奉献有形也无形,可以穿透国度,超越生死,成为永恒。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奉献精神永远熠熠生辉,光耀人间,永远是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社会越是进步,越是需要弘扬奉献精神,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需要越来越多的无私奉献者,需要我们的共产党员和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这,也是人类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完善的永恒追求。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