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京人遗址启动“百年大修”(热点解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04:4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王建新摄

  本报记者 王建新 赖仁琼

  六处隐患 可望清除

  修复后可具备抗大风大雨、耐正常低温以及抵御强地震的能力

  7月26日,一场中雨再次飘落京城。蒙蒙烟雨中,记者走近周口店,走近龙骨山,走近北京人遗址。山不高,满目苍翠。沿山径上下,拐几道弯,就到了正在实施维修的“顶盖堆积”处。抬眼看到,这是一处近20米高的峭壁。高高的岩壁上,浅黄色的细碎砾石和砂石构成堆积物,占据了岩壁的上半部分。堆积物顶端部分突出岩壁1至2米,悬空成探头状,随时有脱落的危险。

  岩壁前,来自辽宁有色基础工程公司的员工们已经搭建起了高高的脚手架(见上图)。公司高级工程师陆清友用通俗的语言向记者解释说,他要在危岩体上钻出一个个洞,用钢管插进洞中,再灌上水泥等,将危岩体牢牢地“钉”在山体的稳定体上。

  据介绍,此次实施加固保护的隐患共有6处,包括鸽子堂、猿人洞灰烬层、顶盖堆积、第3地点、第4地点、第12地点。修复后可具备抗大风大雨、耐正常低温以及抵御强地震的能力。

  陆清友告诉记者,经过严格的现场勘察和分析,他们针对各处隐患不同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修复技术方案,“关键是不能破坏现有地容地貌和岩石本体,确保遗址的现状与风貌”。

  风侵雨蚀 百年遗憾

  世界上同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和最有价值,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南郊,是世界著名的古人类遗址。

  遗址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共发掘具有科研价值的化石地点27个。1929年,古人类学家裴文中首先在龙骨山猿人洞中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距今50万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1936年,贾兰坡先生又先后在猿人洞发现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1961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遗憾的是,这个被中外专家普遍认为是世界上同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和最有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系统发掘以来,众多化石发现地点一直处于当时发掘的初始状态,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任由日晒雨淋、风化侵蚀。

  去年8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地质病害调查,结果令人担忧。调查显示,遗址核心区8个化石地点中的7个存在险情21处,加固保护迫在眉睫。

  领衔编制《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保护规划》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研究所所长姜中光教授向记者透露,他们在全面调查后发现,周口店近百年来发现的具有科研价值的27处化石地点,由于种种原因,有的难以准确定位,有的已经消失难寻。他说,遗址原来划定的保护范围也过小,真正受保护的只有核心区的8个化石地点,甚至有一些化石地点都被“甩”在建筑控制地带之外。

  据分析,造成周口店遗址每况愈下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地质方面的。岩体沉积过程中形成不同大小的块体,这些块体可能产生滑移、坍塌和掉块;其二是自然因素。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雨淋,造成一些化石地点出现岩体松动、雨水和地下水渗漏、洞穴坍塌;其三是人为因素。周口店遗址所在的周围山体自明清以来,因开山、取石、修路等,原始风貌已遭到很大的破坏。近年来,遗址周围现代人的活动已逼近甚至占据遗址区周围山体。此外,地震以及火车震动等,都可能造成危岩体,引起滑坡和塌方。

  管理保护 重大转机

  “这里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宣传人类起源与演化知识的教育基地”

  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后,让人忧心不已的北京人遗址的管理与保护在新世纪初出现了重大转机。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周口店遗址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均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负责。2002年8月16日,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订协议,决定改变遗址管理体制,实行市院共建:中科院继续负责遗址的科研工作;北京市政府负责遗址的保护、建设、管理及科普工作。

  遗址管理处主任杨海峰告诉记者,共建协议签署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的管理部门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5个,人员编制由原来的10多名增加至40名。同时,遗址周边环境保护力度也逐年加大。据介绍,共建协议签署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北京市已拆除了遗址附近9家水泥厂的11条立窑生产线,关闭石灰厂18家、非煤矿山19家,以及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煤矿12家、灰窑5家。

  更为重要的是,遗址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已开始走上运用规划与法律手段的轨道。《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毕,开始进入论证和评审阶段,有望在年底前出台。

  《规划》编制项目负责人姜中光认为,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研究所共同编制的这个规划,体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基本要求,其最显著的变化是扩大了遗址的保护范围。据了解,目前遗址保护范围是北京市政府1984年确定的,涉及面积1.94平方公里,而正在审议中的保护规划涉及面积13.18平方公里。

  同时,规划后的遗址博物馆面积将由现在的1000平方米扩大到10000平方米,划分为经常展览区、临时展览区、标本库房、研究中心、资料文献室、科普活动区等多个区域。

  “这里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宣传人类起源与演化知识的教育基地。”姜中光说。

  《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28日 第五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