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没有愚蠢的提问者(谈天说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05:1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童舟

  近日,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北京演讲。每位演讲者发言结束,都特地留出10分钟给听众提问,可令人尴尬的是,千余名听众竟无一人提问。

  水平不够?腼腆害羞?畏惧权威?缺少好奇?互联网上,无数网友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个“没有问题”的问题,而在我看来,最应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模式。

  做了父母的朋友时常感慨,小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冰棍为什么会出汗?”“金鱼为什么不会淹死?”形形色色的问题让家长们招架不住,惊诧于孩子的脑袋中为何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充满奇思妙想的孩子们长大后为什么提不出一个像样的问题?家长们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呵斥过孩子:“哪来这么多为什么?”老师们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责怪过学生:“就数你问题多!”一声声呵斥中,孩子们的思想被禁锢了。应试教育强调的标准答案也使学生们放弃了独立思考,超出课本之外的内容就根本不会思考了,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想法或提什么问题了。

  在我走访过的国外学校中,老师们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他们总是认真倾听学生的提问,耐心解答。遇到一时答不出的问题,就与学生探讨或是向专家请教。学生也往往敢于提问,甚至一些听起来“小儿科”的话题也时常在课堂里被提起。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确实,人们总是在不断提问中接近事物的真谛,但凡在科学史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人,都是善于提问、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譬如哥白尼挑战托勒密的地心说,维萨里、哈维挑战盖伦的解剖学,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我不清楚这千余名听众中是否有人因为怕别人笑话自己的问题而选择了沉默,但我们确实应该给那些敢于提问的人多一些掌声,少一些非议。只有这样,才会有人站起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对于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者尤为重要。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一旦受挫,日后很难被唤起。而如果给他们一些鼓励,也许那些最初的奇思妙想他日就能闪耀出美丽的智慧之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7月28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