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巨额新侨散资怎样用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05:1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连锦添
林文镜先生在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著名侨乡福建省福清市出了华商巨子林文镜,17年来他投资和引资在家乡创办100多家工业企业,与当地政府合作创办三大工业区。捐建百公里长大道、治理污水河、捐建十多所学校及老人院……由于他和旅外乡亲的“侨力”作用,福清经济实力从全省排名第五十八位,跃升至第二位。

  当许多福清人寻找各种途径往海外走时,林文镜却从花甲之年开始从南洋往回走,倾力帮助家乡建设,创下奇迹。他的出生地溪头村,原是最穷最脏的村落,由他引进80家台资企业,建成整洁的环保工业村,被誉为“福建第一村”。福州市的多片沼泽地、垃圾地,旁人认为“不可造就”,经他投资改造,成为“地王”。十几年来在中国的所有投资项目都成功了,林文镜成为海外福清人乃至福建人追捧的“投资标杆”。

  家乡富了,林文镜受人敬仰。这位76岁的华商近日来北京开会,却向记者讲述了一段“痛苦的发现”,这种痛心,出自老人对家乡的一片赤诚之心,紧紧系着一幅建设美丽侨乡的蓝图。

  他说,仅福清市,改革开放以来到海外的人达30万人,近10年来每位新侨累计寄回家乡约10万美元,全市就是300亿美元!这其中至少被浪费1/3,令人十分痛心!福建省有新侨约280万人,他们积累的余资达千亿美元之巨;放眼全国,这些年出国的新侨手头的散资更为可观,如果都能投入祖国建设,不仅使华侨的闲散资本保值增值,还能为国家做多大的事呀!

  说起新侨资金严重浪费,这位七岁下南洋,艰苦创业成为巨商的长者眉头深锁。福建在海外的新侨,在异乡拼搏,赚到一些辛苦钱、血汗钱,许多在侨居地还没有取得永久居留权,既无力在侨居地投资,也无法独立在国内投资,大多只能将余资寄回老家补贴家用或改善生活。

  这些钱哪里去了?有关机构的调查认为只有小部分用于投资做生意,但侨眷们大多没有经商的经验,投下的大量侨汇资金打了水漂。

  在福建沿海靠“侨”富裕起来的侨眷中,蔓延着一股铺张浪费之风。互相攀比盖高楼最为明显。闽东沿海到处是新侨在家乡盖的豪华别墅,有的2000平方米建筑只住一对夫妻。某侨眷盖的自住楼房高六层,老人只住一楼,有小偷在六层楼上住了半年多,主人竟然没有发觉!还有很多侨眷在为死者建墓地后,又发展到为活人预建豪华墓地,耗资上百万,内中酒吧、卡拉OK一应俱全。福州有些新侨的眷属每日无所事事,专门打麻将赌钱,一夜输掉数万元的事屡见不鲜,包小白脸、嫖娼、纳妾、吸毒者亦不乏其人。一些在海外的新侨听到家人浪费自己赚来的辛苦钱,心痛之余,减少了寄回侨汇。一些新侨向林文镜说起自己在海外赚钱不易而家中亲人挥霍无度时,七尺男儿掩面痛哭。

  白手起家的林文镜理解那种透支健康透支生命去拼搏的感受。作为世界福清同乡联合会的领导人,侨胞急,他也急。在各地的招商引资会等场合,他一再表示:我们老侨要做好传帮带。这钱用好了,能保值增值,那就成为新侨与祖国更紧密联系的纽带,能培养他们对祖国持久的向心力。不然,他们可能像老侨的第二代、第三代,对老家的事越来越淡漠。

  身为一位名望很高的侨领,林文镜决心亲自实践,开辟一条新侨散资保值增值之路。他要推动闽东兴化湾北侧的江阴半岛开发,使之成为世界级大港和临海重工业基地。为此他执著10年,多方奔走。

  海岸总长233公里的江阴半岛,具备建大型深水海港的优良条件,能满足20万吨级巨轮的靠泊和掉头需要。它距台湾台中市仅100海里,对两岸建立紧密经贸关系能发挥重要作用。

  几年前,他就动员新侨一起开发江阴半岛,但有些地方领导将此误解为有集资、融资之嫌,不同意他引更多新侨投资江阴。林文镜决定先用自己投资江阴的成功,给新侨做个榜样。2002年,他投资建成5万吨级的集装箱泊位;2003年创办大型企业融侨重工,江阴的土地迅速升值。2003年7月,林文镜邀请世界各地230多位福清籍新侨代表回故乡,参加江阴开发投资洽谈会,他们决定共投入10亿元人民币参与江阴半岛大开发。许多新侨抛弃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老观念,联合起来投资。

  在江阴的滩涂上填海改造成200平方公里的港区,林文镜认为是既保护耕地又包赚不赔的投资项目,且成本低,在当地填一亩地只需10万元人民币,升值潜力大。林文镜已投巨资于前期工程,眼看可赚一大笔,但他准备让给新侨们去做,自己从中协调。

  有些官员见土地在升值,切一块块供给自己的关系户,也破坏了景观。林文镜希望地方干部眼光放长远一点,要让更多新侨得益。尤其使大批资本并不雄厚、无能力单独投资的新侨受惠。他一再说:“帮他们赚到钱,才能提起更多侨胞的热情,将余资源源不断地寄回国内。”

  采访札记

  把“淤”钱用活

  林文镜推动江阴半岛开发已经10年,一度被耽误,可谓一波三折。由于他的执著与坚持,如今这片沉寂的土地已焕发新生机。谈及此,这位76岁的老人感叹: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

  善用新侨资金,可建设美丽侨乡,利国利民。随着海外新侨的增加,这个课题显得迫切起来。海外侨团、侨领、国内地方政府部门,应多为新侨闲散资金寻找最佳出路,把其引导到国家最急需,而且能增值、保险系数高的项目上。

  全国的新侨余资数目大得惊人,靠林文镜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沿海侨乡,在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许多行业领域,新侨散资这一侨务资源宝藏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一方面建设缺资金,一方面大量的钱“淤”在那里被挥霍、浪费,政府应多想办法让两者动起来,激活其潜能以发挥最佳效益。有人建议政府出面吸引、集中侨资侨力,用于大型基建等项目,或成立华侨建设基金,或在一些绩优项目上让华侨优先入股,这些都应进行积极的探索。当然,利用侨资不能搞一窝蜂,更不是放任,不是随便将新侨余资裹起来扔进某个项目,要科学论证、甄别,用制度、规范化的管理,使新侨余资既能活起来、动起来,又能保值增值。

  本报记者 连锦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7月28日 第五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