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百姓买信托 当心有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09:40 浙江在线

  今年以来,信托产品尤其是房地产信托大量涌现,以4%-7%的预测年收益率吸引了大量社会闲钱。

  由于信托产品有发行份数限制,杭州一些代理机构把单份金额数十万至几百万的信托拆分成若干份,以销售给更多的老百姓。

  至此,一份高至几百万的风险金融产品,隐藏在高额收益的背后,被销售给了许多个缺乏风险承受能力的普通百姓。

  2004年4月,陈明启路过杭州延安路一家银行,看到了一则信托计划的宣传单:本产品信托期限不超过一年,预计年收益率为5.5%。

  陈明启立刻从银行拿出了原本用于养老的6万元定期存款,但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一个人买的话,最低也要23.5万元,你钱太少,不能买。”

  这时,客户经理过来了。经理说:“我手上现在有三个人想买。你如果想买就四个人合在一起买,一共23.5万,我签一个信托协议,你们四个人再和我签一个私下协议。”

  根据私下协议,陈明启等四人不能提前支取信托资金,一年到期后,根据各自金额按比例分享收益。

  不久后信托项目成立,这笔6万元的养老钱就投向了浙江的一个房产投资项目。而主管部门深思熟虑制订的“信托产品限额200份”制度,也被一纸私下协议轻易突破。

  信托———富人的理财工具

  信托是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由信托公司发行,指定的担保公司负责担保本金,委托发行的缺钱企业拿钱经营并偿还本息。由于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比银行利率要高。

  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能否兑现,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一旦出现意外亏损,信托购买者只能从担保公司手里获得本金,甚至可能因为担保公司破产而血本无归。就在本月,金新信托在上海的8000万元信托计划就出现了意外到期毁约。

  因此,信托从来就是富人的理财工具,因为富人对于风险有更强的承受能力。为了限制普通老百姓介入其中,我国专门出台了有关法规。

  《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信托投资公司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时,接受委托人的资金信托合同不得超过200份(含200份),每份合同金额不得低于人民币5万元(含5万元)。

  信托公司一般按照认购金额,由多至少排列到第200份。一般情况下,15万以下就难买到信托产品了。最近,房地产信托产品频频上市,筹资规模少则不到2亿,多则16亿元。

  若发行16亿元的房产信托,平均成200份,单份金额高达800万元,即使是一般富人也难以承受。为了信托产品顺利发行,一些代理商开始动起了脑筋。

  如何绕开法规限制

  绕开200份的限制,我国信托史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办法。曾经,不少信托公司在同一项目中,分多个子项或者几个时期发售,每个子项(时期)又不超过200份信托合同。通过这些手段,出资五六万元也能买到信托产品。

  不过,这在一年前已经被主管部门严令禁止。中国银监会下发“第46号文”加大监管力度,并要求信托公司严格执行“信托产品限额200份”制度,公开披露信息,禁止异地发放信托产品。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信托公司和代销商正通过各种途径,避开监管措施。

  于是,就出现了文初的那一幕。代理商把单份金额数十万至几百万元的信托拆分成若干份,以销售给更多的老百姓。

  至此,一份高至几百万元的风险金融产品,隐藏在高额收益的背后,被销售给了许多缺乏风险承受能力的普通百姓。这些百姓投资者错误地认为,信托是一种比银行利率更高的存款。

  分拆信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巨大的。随着信托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一旦遇到风险,受到波及的群体就从高收入者延伸到了普通百姓群体。富人可能因此会买不起别墅开不起宝马,而百姓可能因此断了柴米油盐。

  新疆金新信托乳品计划毁约后,投资者曾联名发出申诉信,信中有如下文字:“投入信托计划的资金,都是老百姓的活命钱和养老钱。其中有年事已高的储户面对血本无归,因焦急与悲愤突发心脏病倒地;有的身患绝症而等待取钱治疗;有的动迁户等待兑付去购买住房;有的等钱为儿女支付学费……”

  普通美国人不准买信托

  信托产品不是属于普通百姓的投资品,但无论一般投资者还是信托公司,却很少有人认识到这一点。

  主持第五次信托业改革的前央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夏斌曾想像这样一种信托销售方式:投资人带着律师到场审查信托合同,在银行客户经理的安排下,签合同,划账。

  按照这样的想像,投资者的收入至少处于社会的中上水平。而目前,信托购买者离这样的理想群体还有较大的差距,会一窝蜂地排队存钱、签字,而较少考虑风险。

  在信托业发展成熟的美国,对投资私募金融产品的投资者有着明确的限制。美国证监会有关文件定义个人身份的合格投资者:“投资者必须年收入在20万美元或家庭年收入在30万美元以上,或净资产在100万美元,或本身控制着500万美元资产以上的企业。”

  美国的私募基金还会根据需要,进一步调高投资门槛,比如要求投资者有更多的财产,要求投资额不能超过其财产的1/5,要求投资资金不能是生活必需资金等。

  显而易见,对私募产品投资者设定高门槛,正是为了将普通投资者排除在外,而只准拥有相当财产、具有辨识风险能力、且能承担投资风险的投资者入局。

  虽然,目前中国信托产品的投资者金额普遍在15万元以上,但这些投资资金的性质究竟如何?是投资者的生活必需资金,还是借款?可惜并没有相关的法规要求信托公司区分。来源:都市快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