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利娟:两岸经贸关系是稳定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00:30 人民网 |
人民网杭州7月29日电记者柳晓力报道出席2004年两岸关系论坛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邓利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近20多年来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这给两岸带来了巨大利益。但在另一方面,20多年来岛内“台独”与分裂势力也在不断发展与扩张,两岸政治关系紧张对峙,和平统一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两岸关系这种“经济热、政治冷”的矛盾在2004年台湾“大选”过程中更被急剧强化。 记者:陈水扁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大肆挑衅祖国大陆,加快“台独”步伐,把两岸关系推及其危险的边缘。现在有人怀疑并且反思两岸经贸关系的作用,认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对台湾经济贡献巨大,却没有发挥遏制“台独”的作用,对此您是有何看法? 邓利娟:这种思考表面上看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是对现阶段两岸经贸关系的角色及作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有必要就此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就台湾而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其经济的好处显而易见,除总体上祖国大陆已经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外,具体表现在:一、促进了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据台湾“国贸局”数据,2003年台湾对大陆出口达353.6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24.5%。这不仅支撑了台湾经济增长,也连带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二、促进台湾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三、保持台湾维持较厚的外汇储备。 从祖国大陆来看,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同样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一、大量的台商投资为祖国大陆带来经济建设所需资金,为祖国大陆经济增长注入动力。据大陆方面统计台商对祖国大陆累计协议金额为706.3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累计已达365.1亿美元。伴随资金而来的还有台商的技术、企业管理及营销经验等。二、促进祖国大陆产业提升、扩大对外贸易。台商投资密集的广东省和江苏省还成为大陆电子电机产品的两大基地。三、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增大了就业机会。总之,积极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是两岸共同的利益,而不是只有单方面获利。正所谓“合则两力,分则两败”,当然,由于两岸经济规模悬殊等原因。两岸经贸关系对于台湾的重要远大于祖国大陆。 记者:自20世纪70年代末海峡两岸结束隔绝状态以来,在两岸关系中存在着两种力量与关系,即两岸的政治关系和两岸的经济关系。您能否谈谈这两个关系所构成的两岸互动与影响。 邓利娟:两岸政治关系和两岸经济关系之间会相互影响,但并不存在着必然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把岛内“台独”与分裂势力发展与扩张的部分原因归咎于两岸经贸关系,事实上,不论两岸经贸关系如何发展,在台湾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台独”势力都会存在和发展。 尽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无法消除“台独”观念及其势力,但不容忽视的是,20多年来两岸所形成的及其密切的经贸关系已经成为遏制“台独”势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陆市场已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这使台湾当局在加快“台独”步伐时不能不有所顾及。尤其是最近两年,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和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地。有台湾媒体称“台湾经济命系大陆”。台“陆委会”前主委蔡英文也曾公开说“两岸经贸已是台湾经济发展无法忽视的关键部分”。这一实事不仅使台湾当局在与大陆进行政治较量时丧失筹码,而且实际制定对大陆经贸政策时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放宽限制。如,2003年10月大幅调整《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有限度地放宽两岸投资、贸易、商业往来、大陆货品广告、币券往来等方面的限制。 二是广大台商大陆利益群体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维持两岸关系稳定的重要。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台商对大陆累计投资项目60618个,协议资金累计706.3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为365.1亿美元。广大台商在两岸经贸交往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台商及其家属不仅与大陆有着极其密切的经济利益关系,而且经常往来两岸之间,有的甚至长期居住大陆,因此,他们较易于认同大陆,大多数台商积极主张两岸“三通”,发展两岸关系,反对“台独”冒险行动。 20多年来,尽管两岸关系出现各种问题,背景复杂、因素众多,但是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的正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向前发展的两岸经贸关系。 记者:过去20多年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对繁荣两岸经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台湾当局采取限制性的对大陆经贸政策,两岸经贸往来一直是在“间接、单向”畸形格局下运行,两岸至今无法“三通”其结果将会给两岸,尤其是台湾带来突出矛盾是什么?邓利娟:这种情况直接造成两岸经贸发展量与质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其结果是,虽然两岸经贸关系规模较大,但由于其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此对两岸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方面影响较为有限。 第一,间接的交往方式阻碍了岛内民众直接感受与大陆往来的好处。两岸迟迟不能“三通”是两岸经贸关系不正常的典型表现,它不仅陡增两岸往来费用成本,延误商机,而且加剧台湾经济困境,进而影响岛内民众直接受益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高雄港地位急剧下降就是一个例证。多年雄踞全球货柜港第三名的高雄港由于两岸不能直接“三通”难以参与大陆货柜转口市场,竞争力明显削弱,高雄港的困境直接冲击了港口经济发展动力的地方经济,使广大中南部台湾民众难以直接感受与大陆往来的好处,但却承受了产业调整、台商大量外移带来的失业压力,因此不易增进对大陆的认同感。 第二,单向性的两岸经贸关系对岛内的直接影响较小。由于台湾当局的人为限制,迄今为止,两岸经贸往来基本上是台湾对大陆的单向经济活动,而大陆对岛内经济关系的发展则倍受限制。这种失衡的经济关系严重妨碍了两岸经贸往来平衡深入的发展,同时也使大陆难以充分对岛内发挥直接影响。比如,大陆资金不能入岛投资经营,不仅对大陆企业不公平,而且使岛内减少了经济增长动力,失去就业机会。另外,由于两岸人员交往不成比例,这不利于两岸人民增进了解,积累共识,也使亟待振兴的台湾旅游业倍失商机。 迄今为止,两岸经贸关系无法对两岸关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两岸经贸关系尚未实现正常化。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与两岸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岛内民众将更深切感受到与大陆合作交流的好处,进而形成共识,使遏制“台独”势力的力量不断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