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港人才互动新格局———写在深圳首次政府组团即将赴香港揽才之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07:33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渔歌互唱、山水相连的深圳与香港,正在搭建一座人才互动、智力对流的新“罗湖桥”———8月8日,深圳(香港)人才招聘与智力交流会,将在维多利亚港的香港会展中心举行。

  “北上先一步,机会握手中”,“深港齐携手,人才创未来”,犹如一石击水,交流会的醒目主题,引起供需双方的热烈响应。

  从招聘需求看,有300多家单位报名招聘,3600多职位虚位以待,上至公司CEO,下至酒楼大厨,涵盖金领白领蓝领,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堪称深圳历次海外揽才之最。从求职供应看,香港各界高度关注,翘首以待。一个小细节,可管窥一斑:交流会只租用了香港会展中心A馆与B馆,但港方考虑进场求职的人会较多,特别决定把当天的C馆腾出,免费以作公用。

  吸引海内外“眼球”的,还有交流会的若干个“第一次”:它是深圳第一次政府组团赴港揽才,人才“账单”中政府雇员第一次面向海外招聘,更为重要的,这是今年6月中旬签署《关于加强深港合作的备忘录》及八个合作协议后,落实双方合作的第一个大动作。

  有识之士敏感地作出判断:深港人才互动,正由过去以民间层面、市场导向为主的单一方式,悄然转向“政府作为+市场行为”两轮齐驱的新格局。“水暖鸭先知”到“楼台再得月”———

  战略机遇期的新抉择

  6月16日上午,深圳政府代表团访港之前几个小时,省委常委、市长李鸿忠主持召开了市政府三届122次常务会议。在听取人事部门有关汇报后,会议决定:以市政府名义在香港举行深圳(香港)人才招聘与智力交流会。

  赴香港揽才引智,是深圳决策层审时度势,把握区域发展战略机遇,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抉择。因为,深港人才互动的背景,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回顾历史,20余年人才互动,发生在深圳河两岸的,不啻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观———

  河这头,由于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朝发夕归的地理条件,深圳在引进大量港资的同时,集聚了大批的港才。统计表明,目前约有50万港才活跃内地,其中六成在珠三角,深圳又占珠三角近半壁江山。

  岸那边,香港经济转型,由转口贸易而加工贸易,再而现代服务业和资讯科技,所需的大量专业人才,大多是跨过罗湖桥,从深圳出发。连续实施的输内地专才与优才计划,曾在深圳引起一阵人才南下的冲动。

  抉择之变,源于格局之换。进入新世纪,深圳面临的,是两种不同以往的战略机遇。

  首先,城市发展新定位产生了新需求。从内部看,深圳的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发展定位是建设国际化城市,对海外人才包括香港人才产生了强烈的战略需求。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黄丽满,省委常委、市长李鸿忠,非常关心引进海外人才战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宗衡继去年率队赴欧洲揽才,今年再当香港招聘团的团长。他在新闻发布会的一番答记者问,清晰表明了深圳的“胸怀”:举贤不分亲疏,求才不分远近,深圳的大门永远向海外人才敞开。

  其次,区域合作新格局提供了新机遇。从外部看,大珠三角与泛珠三角格局有助国际人才集聚。近几年,从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协定(CEPA)的签署,到“9+2”泛珠三角会议,再到深港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区域合作好戏连台,香港与珠三角之间形成的新经济圈正在加快形成,经济融合、资源融合,必然带动人才的融合。

  近水楼台,可再得月。市人事局局长陈安仁分析,香港是著名的国际自由港,也是知名的人才“自由港”,700多万人口中,外籍人口超过100万。在金融、物流、贸易等产业,在教育、资讯、文化等领域储备有大量深圳所需的人才。这是一座难得的国际人才宝库。从“政府雇员”到“民企CEO”———

  需求多元化的新内涵

  到香港,招聘什么人才?

  “我们开出了50万美元的年薪,招一名集团总裁,同时也为即将开工的五星级酒店聘总经理。”昨天,京基集团董事长陈华接受采访时亮出了底牌。这家在中国房地产领域颇有名气的深圳民营企业,把香江之行的“人才账单”定为20余人。

  京基集团的选择,是深圳人才需求多元化的一个缩影。

  翻读招聘单位报名册,亮点目不暇接。从行业分析,除传统的金融、物流、贸易,还有旅游、工程建筑、规划设计等;从所有制看,除了传统的外资企业,还有许多民营、国有企业;从规模看,除了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如中兴通讯、华为、TCL,更多的是一些不知名的中小企业。从类别看,既包括中高级工程师,也有技能性工人。深圳所有的大医院,大多数的银行保险与证券企业,均榜上有名。TCL,甚至开出了1200多名的超级人才大买单。

  去年“欧洲揽”才的明显效果,激发了不少单位再度“走出去”的热情。华昱集团,从英国延揽了一位高水平的香港籍工程师。哈工大研究生院,聘到了8名教授。深圳市商业银行,招回了15名人才。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决定结伴而行。

  “这说明,政府作为与市场行为,产生了极强的共振。”承办此次招聘活动的市引智办主任吴邑文发出感叹。

  需求是一座风向标。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背后,是人才需求的国际化。

  以首次面向海外招聘的政府雇员为例,记者发现,市发展与改革局腾出五名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高级顾问职位,刚刚成立的市规划局,列出了城市规划管理及研究设计岗位,前者定位为高级雇员,后者要求是专业人士。“香港城市规划与建设具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希望引进人才,向国际标杆看齐。”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民企成为大买家,则是又一佐证。报名参聘300家单位中,民营企业占了五分之一。深圳安托山投资公司一口气推出50余个岗位,董事长梁锡武形象地道出心声:过去以建筑工程为主,现在正挺进高科技领域,在宝安龙岗拟建国际水准的高科技工业园,急需既懂科技又懂营商的国际人才。下熟了“中国象棋”,要学会下“国际象棋”。

  京基集团董事长陈华说,公司经十年积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靠的就是人才。公司未来十年要成为一家国际化的著名品牌公司,同样必须依靠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京基集团对50万美元年薪总裁的定位是:45岁以内,国际著名大学毕业,国际著名集团公司五年以上任职经历。

  人才需求国际化的背后,是人才观念的国际化。

  深圳大学是参加多次海外招聘的“老面孔”,谈及此次香港之行,谢维信校长反复强调一点:“香港科技大学创立仅10多年,就名列亚洲前十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力延揽海外人才,百分之九十的教授是从海外高薪聘请。”他说,人才国际化,首先是教育国际化,观念的国际化。深圳要在全国创新,不仅仅是招商引资,更重要的是“招学引研”。从“桥头堡”到“深水港”———

  人才“罗湖桥”的新期待

  招聘团兵马未动,一则消息已引起深港关注:官方背景的深圳国际人才市场,将在香港成立联络处,并与国际著名猎头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或许是一种巧合,就在决定赴港揽才之后,我市召开了教育科技与人才大会,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人才资源与能力的培育中心,人才与智力资源的集散中心,人才价值充分实现的创业中心,打造在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人才良港。

  借助人才“罗湖桥”,深圳不仅夯实港才北上的“桥头堡”,还在着力建造包括香港人才在内的海外人才集聚的“深水港”。

  新的期待,源于三个有利条件。

  第一个有利条件,港才北上,深圳是第一站,是“桥头堡”。

  继港商北上投资、港人北上置业后,时下正处于港才北上的第三波。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香港分会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着5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的香港中层会计师中,超过40%希望到内地工作。

  第二个有利条件,以香港为通道,国外的大量人才可顺道而上,香港可发挥重要的人才中转作用。

  香港人才的“中转站”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产业北扩引致人才北移。其次,港才北上潮替代移民潮。第三,香港还汇聚了一大批“海归”。

  第三个有利条件,吸引港才,深圳拥有独特的优势。“远”看,是基础的优势,“近”观,是地理的优势。

  先发优势,是基础优势的核心。不少人指出,大批港才在深圳创业工作,他们的成功经验,会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同时,深圳较开放的用人机制,与香港的落差较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动力。地理优势,则是深圳的另一竞争手段。随着深港24小时通关变为现实,香港人才可以白天在深圳工作,晚上返回居住。

  大风起兮云飞扬———从深圳河到维多利亚港,一场好戏,正在拉开大幕。

  作者:本报记者刘众 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