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揭秘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08:24 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8日投入使用。北极站是我国继南极中山、长城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我国首座北极科考站的基本情况如何?中国科学家将依托它开展哪些研究?记者采访了中国北极站的首任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根博士。

  北极地区第8座国家科考站

  据杨惠根介绍,中国北极科考站位于北纬78.55度,东经11.56度,在实际的地理位置上,它处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新奥尔松是北极科考的热土,目前,与中国北极科考站为邻的有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科考站。中国站落成后,是北极地区的第8座国家科学考察站。

  江苏人为北极科考站取名

  和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由国家命名不同,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的站名,是通过向全社会广泛征集而来的。

  从2004年1月12日至1月25日,按照站名征集方案,新浪网在近3000个有效投票中筛选了30个候选站名。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约20名委员分别进行排序的结果表明:“中国北极黄河站”排名第一。最后,国家海洋局确定站名为“中国北极黄河站”。

  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处长夏立民透露,第一个提出“黄河站”名称的人是江苏启东32岁的陈文华,他将获得国家海洋局的5000元现金奖励,并获得一套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专用服装及荣誉证书。

  站房是座二层小楼

  中国北极站所“驻扎”的站房,是一座斜坡顶的二层独栋小楼。这座小楼建于上世纪40年代,是混凝土结构,非常坚固,它原为挪威王湾公司的宿舍楼,中国方面向王湾公司租用了这座楼房。去年9月改造工程完成后至今,这个准科考站一直处于试运行状态。

  科研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中国北极站的二层小楼,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一应俱全。

  小楼的顶部有五个小“阁楼”,那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光学观测平台。透过透明的“阁楼”顶部,科学家坐在屋里就可以获得空间物理、极光等观测的数据。最值得称道的是,中国北极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屋内装备有三个三波段极光全天空CCD成像仪。

  除了观测平台,科考站内还建有多个实验室,既有没有上下水设备的干实验室,又有具备上下水设备的湿实验室,以用于不同类型的实验。科考采集的样品,无论是来自海洋,还是来自陆地,都可以在站内进行实验研究。

  中国北极站共有18间宿舍,队员每人一间。当地不允许各国考察站单独生火做饭,但允许考察站自备简单厨房小家电。据杨惠根介绍,当地后勤公司提供的三餐全是西餐,如何解决中国科考人员的中餐问题,目前正在探讨。在北极站试运行期间,杨惠根曾在站里用小家电做过几次中餐,虽然无非是米饭炒菜,手艺也一般,但大家还是吃得很香。

  多了一个“看天”窗口

  对于监测外层空间来说,两极地区是一个非常方便的窗口。中国北极科考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的科研平台,使我国又多了一个“看天”的窗口,这为解开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等众多学科的谜团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北极建站后,中国科学家还将建立中国北极卫星常年观测站。北极卫星观测跟踪站将与我国的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卫星观测跟踪站连在一起,成为我国卫星观测定轨和导航定位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对我国自己发射的低轨卫星的精密定轨定位精度,而且还将摆脱他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我国的制约。

  此外,北极科考还将为我国科学家探索未知领域提供条件。

  与中山站“珠联璧合”

  在采访中,杨惠根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建成后的北极科考站几乎与南极中山站处于同一磁纬度上,这个自然条件对于空间物理学研究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在当今各国的空间物理学观测中,这个条件完全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在同一条地球磁力线的南北两端,同时进行极光的观测、对比,是各国科学家探寻地球外层空间诸多奥秘的一个途径。在南极中山站和中国北极科考站,中国科学家将可以在南、北两极对极光进行同步追踪和研究。

  探北极比南极“省事”

  杨惠根曾在南极工作过17个月,并三次到北极累计工作近4个月,对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直接接触和感受。他说,由于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海洋,所以自然环境比南极要好很多。同样在冬季,南极地区的气温会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而北极通常不会达到零下20摄氏度,这与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差不多。

  杨惠根透露,就建站和运行管理而言,北极比南极的难度要小很多。首先,我国位于北半球,而南极与我国的距离非常遥远,所以无论是交通还是通讯的成本,在北极都要比在南极小。

  其次就是北极有方便的后勤保障,这主要得益于挪威长期以来形成的极地科考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杨惠根说在南极站就无法实现无人工作,因为必须有人照料站点的运转,否则上下水会冻结。而北极站由于有了后勤总管,即使人员全部撤出,也可以有人照看,设备不会受损。

  北极站为何没建在北极点?

  杨惠根介绍,中国北极考察站距北极点大约只有1200公里。对这样短的距离,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建站,为何不建到北极点上?

  杨惠根对此做了解释,科学考察不同于探险,对于探险来讲,北极点是一个标志,到了这里就是到了地球的最北端。然而,对于科学考察来讲,把站点建在北极点没有太大的必要。首先,北极点位于一大块浮冰上,在浮冰上建站实属不易,其次,对于空间监测来讲,现有站址的地理条件已经足够了。边城

  (编辑 云翔)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