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现代宪政出现四大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09:11 南方都市报

  现代宪政出现四大趋势

  主讲: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 主题:宪政的趋势:世界与中国

  广东学术论坛 中国趋势

  本报讯昨天上午9时30分,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如期在中山图书馆开始题为《宪政的趋势:世界与中国》的报告,这是“广东学术论坛——中国趋势系列专家报告会”的第二阶段的第三场演讲。近500名听众到场听讲,演讲结束后,听众们团团围住贺教授,纷纷索取签名合影留念。

  原定于7月4日到穗演讲的贺卫方教授因腿伤将演讲推迟到昨天,不少听众在三个星期前已经领了票,昨天中山图书馆一楼能容纳400余人的报告厅几乎爆棚,很多去晚了的听众只能站在报告厅的两侧和入口处听演讲。

  贺卫方教授站在讲台上,进行了近3个小时的演讲和回答听众提问,其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和笑声。更有听众当场写下贺教授的经典名言“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横幅,在演讲过程中高举示众。

  演讲结束后,很多听众拥上讲台,向贺教授请教问题并索取签名留念,一位先生还带来了贺卫方的著作请其签名,还有听众为了拍照,甚至搬来图书馆的梯子,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拍摄贺卫方教授。来自广州某律师事务所的几位年轻人称,贺教授是他们的偶像,他们平时就很关注贺教授的著作和活动,今天听到他精彩的报告觉得非常高兴。

  主讲人简介

  贺卫方,山东牟平人。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著有《司法的理念与制度》、《法边馀墨》、《具体法治》、《运送正义的方式》等,并翻译多种西方法学名著。他的一些主张已经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变为制度的现实,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法学家之一。

  现时播报

  主讲:“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

  题目:从贫困的原因看中国未来政治的走向

  李昌平曾任湖北省监利县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棋盘乡党委书记等职,后就职中国改革杂志社,现任香港乐施会西南项目官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昌平有十多年的乡镇基层工作经验,2000年3月,他慨然上书当时的朱啊基总理,反映湖北农村的突出问题,指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李昌平因此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乡党委书记”,著有《我向总理说实话》和《我向百姓说实话》等。

  明日预告

  主讲: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

  题目:宪法的私法化与司法化——中国当前的宪法实施问题

  报告时间为明日上午9:30。蔡定剑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教授,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制日报》顾问团成员等职。研究专业为法学理论和宪法学。主要致力于中国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宪法和宪政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会比较的研究。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

  演讲摘录

  【趋势一】

  宪政合法性不断强化

  100多年前,严复到英国去留学,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到法院听庭审,听了几天后,突然感觉到怅然若失,发现英国富强的根源不在于舰船利炮,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无论一个人地位多么弱小,他都有信心在这个国家的法庭上获得正义。英国最早成立议会,在1215年英国的贵族集体闹事,逼迫国王签署一个文件,不经过人民允许不能收税,逐渐形成了英国的宪政体制,虽然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但是不妨碍称之为宪政国家。

  回到今天这样的时代,西方的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可以说得到了越来越多强化。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这个趋势的另外一面,随着西方制度在全球的传播,并不是全世界的人民都心悦诚服去接受这套制度。在引进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发挥它在原始国家的基本作用,导致人们的信心丧失。引进的人开始时相信我们能走这样一条道路,康有为、严复到晚年都开始转向保守、转向对儒教的倡导。西方的制度在改革我们的制度时也被我们的制度所改变。外来的东西不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就没有办法在中国立足,而被改造了的东西往往变得面目全非。

  【趋势二】

  宪政不分姓“资”姓“社”

  在今天这样的全球化浪潮里,跟宪政相关联的一种趋势是社会主义阵营跟资本主义的对立不存在了,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

  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变成了一个非常具有正当性的说法。小平同志所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我们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水火不容的东西连在一起,叫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一种大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我们知道国家、政党的权力如果不受法律的限制,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这是我们多年的惨痛经历得来的经验教训。所以今天我们需要宪政。去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结果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人大常委会也在思考,是否能够建立一个宪政审查机构。前几天传来一个信息——这个机构建立了。我们希望以后有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执不存在了,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发展。我们现在不仅仅在坚船利炮方面学习西方,我们还要在制度方面学习西方。有许多官员到西方去留学,这就意味着我们上一轮学习西方以失败告终,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学习,我们要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政治法律体系,我们相信对今天的宪政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趋势三】

  超国家的组织正在形成

  按照传统的国家的定义,国家可以制定法律,可以从事外交活甚至发动战争,国家是至高无上的。但是最近几年情况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比方说欧洲国家成立欧盟。我们关注欧盟是因为这完全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它可以对国家进行直接的干预。欧盟的各个成员国中单个国民可以对他的国家提起诉讼,各个成员国的政府必须遵循法院的判决。这种国家之上的组织也有了行政机构、司法机构,这是过去闻所未闻的。而今天欧盟已经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存在。过去有联合国,由于文化范围的超大跨度,他形成不了政府的模式。而今天我们在欧洲看到了政府建立的模式。

  我们加入了世界人权公约,政府签字了,如果人大批准了,我们国内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今天中国也经常超越国土的界限去对另外一个国家的事务,比如南非在废除种族政策之前,我们经常抨击南非的种族政策。从发展趋势看,关于人权和主权关系的观点就会有所改变。

  【趋势四】

  司法权在全球的扩张

  司法权利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在不断地膨胀、扩张。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美国行政权力地位很高,行政权占主导地位;50年代之后,人们发现一个惊人的趋势,钟摆正在向司法的权力上转移,司法的权力不断扩张,这种司法权力的扩张成为许多国家借鉴的对象。司法权力是两派进行辩论,最后找一个中立的人作出一个裁判,这是司法的模式。在美国这样一个国家,早在170年前,所有的政治问题都已转变成法律问题,法院已经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了。

  美国塔夫脱先生在当了总统的时候,觉得这不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他觉得当了首席大法官才是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总统的权力是一种简单化的命令服从模式,而法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要进行不断地说理,这种论证过程是非常有魅力的。这种职业心吸引了最优秀的人才来担任这一角色。在今天的美国,当法官的才是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人。政府、议会、立法机构,他们的行为都必须受到司法的审查。他们从来不追求法官的年轻化,平均年龄都是60岁。最高法院不仅仅具有司法的角色,而且具有政治功能。他们用这样一种司法解决了政治的冲突,这是非常好的,而这种经验受到了全球化的关注。我自己希望中国大陆也能够有一个宪法法院,能够通过诉讼的方式裁判一些宪法的纠纷。

  (以上为演讲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听众提问

  听众:立法质量对宪政的实现和保证是很有影响的,我们的法律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但人大代表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法律教育,立法质量如何来保证呢?

  贺卫方:西方国家的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如果一个律师打官司打得很不错,群众觉得他懂法,懂得如何为自己所代表的一群争取合法利益,往往就会把他选为自己的代表,因此国会中律师出身的人很多,法律界人士在立法机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立法背景的多元化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代表要真正由人民选出来。这样他们才有动力参与到宪政建设之中,才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听众:请您评价一下现在民众的宪政意识如何?在中国民众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培育民众的宪政意识?

  贺卫方:宪政意识说起来很抽象,其实就是跟自己有关联的事物我要有机会知道、有机会去参与。对我们生活很有影响的事情,不能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宪政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公民的美德是如何唤起的?西方国会的审议过程当中,经常有一些演讲,这种演讲经常有一种非常激动人心的东西,当然他们经常诉诸于上帝、宗教,但是其中也反映了公民美德:关注生活、关注政治弊端的废止,这都是使得一个国家政治生态不断改变的因素。民主化的东西才能使公民的法制思想不断焕发出来,才能使一个国家越来越高尚。

  听众:您认为中国司法应该从哪里开始着手改革?

  贺卫方:这些年我一直企盼着中国司法改革能成为政府政治体制改革的“小路”。我自己相信通过程序性的变革,可以导致政治性的变化。不过现在这种想法可能有一点点幼稚。毛泽东同志说要“两条腿走路”,司法改革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我希望大家都参与到改革中来,一起做到“两手都要抓,两只手都要硬”。

  意见反馈

  刁先生(律师):今天的报告让我对中国法制的中国政治文明和法制的完美结合充满了信心。贺老师给了我们年轻人理性的、建设性的思路,使我们更明确作为法制工作者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努力。

  耿女士(网站编辑):报告牵涉到了一些敏感的问题,但不是一味的批判,而是深入浅出地探明一些解决的办法。这种学者和群众的交流做得非常好,可以唤起民众的意识,启发智慧,让我们以一种新的妥协方式来参与到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上,而不是搞单纯的对抗。

  刘先生(中山图书馆工作人员):我对贺老师一直是很尊敬的,今天的报告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精彩,指出了中国法制进程的发展方向。

  吴同学(高中生):贺老师说出了很多人不敢说的话,指出现时政治法律制度中的一些漏洞,让我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言论自由。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李雅琼 实习生谢秋

  图:

  演讲结束后,贺卫方教授像大明星一样被听众团团包围索取签名、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刘可 实习生 王鹏军 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