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工工会:维权请别说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20:32 新华网

  “难、难、难!”广东省建工集团工会副主席陈凤年在谈到为农民工维权时,连声感慨。据了解,去年年底,广东建工集团所属工程中包工头拖欠临时工工资就达1000多万元。陈凤年说,集团正在努力探索维护临时工权益的改革办法,比如在一些下属公司进行试点,将相对固定半年以上的临时工吸收进工会组织,通过组织形式进行维权。

  组织建设热热闹闹

  记者调查发现,农民工“候鸟式”的打工特点对现行的工会组织模式提出了挑战。来自广东梅县的木匠师傅李长朋说,说不准在哪个工地能干多长时间,有时半年,有时几个月,有的散工“早晨提着铺盖卷来,晚上就提着铺盖卷走了”。

  为解决这一问题,广州市建委尝试推行劳务公司制度,劳务公司先与农民工签订合同,再把他们租赁到各工地,这样民工只是不断流动,基本的管理还在劳务公司,劳动合同、各种社会保险都与劳务公司签,工会组建也就有了基础。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这种模式并不成功。农民工情愿相信有一定地缘关系的包工头,而不愿意去劳务公司,目前广州的几家劳务公司生意都很惨淡。

  另外,在劳务输出地区,一种在源头上组建工会的方式正在推行,如辽宁省尝试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区域合作,入会主要由输出地负责,而发生在工作中的维权由输入地的工会出面,中间的衔接就是工会会员证,农民工在当地加入工会,然后转到工作地工会。理论上这一方式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全国最大的劳务输入地广东省的一些工会干部表示疑虑: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工分散在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娱乐场所,已经不同于“打工潮”出现初期来源地相对集中的情况。同时,农民工手里要新增一个工会会员证,会否形成新的负担?而大范围的跨省、跨区域协调的难度也不可小视。

  尽管如此,广东省吸纳外来工加入工会的工作在近几年已大面积铺开。按照有关统计,到2003年末,广东就业半年以上相对稳定的流动人员约1900万,这些流动人员以农民工为主。广东省外来工中,有1100多万人在企业工作,600多万人已加入工会组织,占50%以上。

  实际作用令人怀疑

  工会成立后效果如何?广东商学院谢泽宪主持的“珠江三角洲工伤研究项目小组”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对佛山、中山、东莞、惠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的582位工伤者进行了探访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让人惊讶:在遭遇工伤这种特殊困难关头,53%的工伤者表示得到过一些关心,20%表示很少有人关心或者没有人关心。对于“如果您得到了关心,他们是谁”的多选项提问,工伤者的回答是:朋友、老乡(78.4%),家人、亲戚(73.7%),同事(58.1%),老板(23.9%),好心人(20.6%),医生护士(16.2%),社保局(2.1%),劳动局(2.4%),工会(1.9%),妇联(1.4%),社区(0.5%)。在这里,工会的比例只占到1.9%。

  此次调查的结果让一些社会研究者对工会的作用产生怀疑:当打工者遭遇困难时,伸出援手的往往是老乡、家人,而理论上是工伤者最大后盾并应承担起维护打工者权益的一些社会机构,给予的关心却几乎看不见。

  广东省总工会一位干部认为,在实际问题上工会的确处境尴尬。作为一个缺乏执行权、缺乏直接有效处置手段的群众组织,工会扮演的主要是协调的角色,可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但如果没有劳动监察、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支持,工会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工会自身改革迫在眉睫

  在珠三角地区,厂长兼作工会主席的现象十分普遍。当地大部分企业工会主席要么由企业主自己当,要么委派亲属或亲信来担任。

  为了扩大工会的覆盖面,针对非公有制企业资方对建立工会组织的抵触情绪,珠三角的许多地市近几年大都采取了这种“折中”方式。表面上,工会覆盖面扩大了,外来工都加入到工会组织中去,但遇到实际的劳资纠纷问题,工会的协调能力仍很弱,工会组织形同虚设。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王金洪认为,工会组织要从“依靠政府,背对工人”转变为“依靠工人,面对老板”,要在劳资纠纷中真正发挥作用,工会自身的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直选工会成为沿海一些省市改革工会组织、运作模式的新探索,特别是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正在蓬勃展开,各种类型的外来农民工工会相继诞生。到2003年,广东12万多个基层工会组织中,有将近1/3的企业实行了工会直选。

  王金洪认为,这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新型工会,基本上没有政府背景,工会组织由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自主建立,工会领导人由工人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并且向工人负责,没有行政级别,也不享受什么政治待遇。新型工会的产生和直选工会领导人的出现,使广大劳工有了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组织和代言人,既有利于依法维护劳工利益,也有利于协调劳资关系,将劳资关系从冲突对抗引向谈判协商。

  关注工会之外的维权力量

  庞大的打工群体的生存和权益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在珠三角地区就活跃着至少十余个非政府组织或机构,它们以各种形式和面目出现,用各自的方式在维护打工者权益问题上发挥作用。它们的实践,也许能够给工会改革提供新鲜的经验。一是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即“订单的力量”。由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以出口加工型为主,许多加工企业都是按照跨国公司的订单生产。近年来跨国公司由于受到国际社会关于“血汗工厂”的指责而越来越重视自身社会形象的重塑,不少跨国公司都制订了维护工人权益的“全球守则”。东莞长安镇美泰玩具厂就是一家为世界品牌“芭比娃娃”做订单生产的来料加工企业,记者在这里看到,该厂每天工作时间是世界通行的10小时,工人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明显好于周边企业。

  二是来自境外慈善机构的关注。在濒临港澳的珠三角地区,一些境外慈善机构不仅通过资助方式向打工者提供援助,而且开始探索性地设立一些分支机构,直接为打工者提供服务。深圳南山区女职工服务中心就是香港“女性联网”与深圳南山区总工会于1996年共同组织成立的,其资金来源于香港乐施会的项目资金投入。

  三是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开始出现。庞大而无助的打工群体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一些民间人士或学者、律师开始尝试建立一些组织和机构来提供帮助。如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专注于对工伤者的调查和服务,几年中探访了2000多名工伤者,为600多宗工伤案件提供了法律咨询和服务。(记者车晓蕙)(来源:《半月谈》/新华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