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高层干部述职缘何“只述不评” 容易过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01:08 人民网

  网友:吴忠

  据7月28日《天府早报》报道,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639名党员投票直选出的全国第一个镇党委书记刘刚毅,面对240多名来自本镇各村各界代表做半年述职时,遭到尖锐“发难”:“怎样保证老百姓的利益?”“如何提高村干部的待遇?”等等;现场进行了投票测评并当时公布结果。

  叫好之余,有人针对更多中高层干部的述职“只述不评”,停留在低水平层次提出意见:“发难”不应只是基层干部的“专利”,期待在“以后所有干部述职报告会上,选民的声声“拷问”能够成为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人民网7月29日网友:毛天祥)

  笔者赞同此观点。为了不至于让期待遥遥无期,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为什么中高层干部述职通常不会遭遇“发难”?

  有关规定不让发难。例如:某省(陕西,见链接)决定全面推行市县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廉制度,要求正副市县委书记在市县委扩大会议上述职述廉。所谓述职述廉制度,不过是自己或秘书写,小范围的会上读,左右及上级委派的干部听,最后组织纪检部门向上汇报了事。连基本的讨论、测评程序都没有,哪有发难机会?

  干部怕穿小鞋不敢发难。下级干部受制于人,帽子在述职者手里攥着。就算据理“发难”畅所欲言心中向往,可得罪领导穿小鞋的后顾之忧足以令人却步。

  发难没有用不如不发难。县市级以上主要领导目前基本还是任命制,因而其对下级的述职或述廉并不重要,只是个姿态而已。同级或下级如果不顾会议程序强行发难,有不讲原则出风头别有用心之嫌,多会令上级领导不喜、本级同事侧目。不但不会影响对述职者评价的大方向,而且对自己无利。即便会议有测评程序,“发难”影响得票也不要紧,因为“测评得票情况不当场公布,组织上掌握”。既然如此,何必发难,自讨没趣呢?!

  另外,中高层干部述职,台下要么是干部要么是述职者的部下,倘若“发难”,可能达不到目的还引火烧身,谁会以身试“发”?!而基层干部刘刚毅述职的对象多是百姓也是选民,他们是刘刚毅事实上的“领导”,不怕刘刚毅。

  期待“以后所有干部述职报告会上,声声“拷问”能够成为一个个美妙的音符”能早日到来!

  新闻链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