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面埋伏》:电影市场上的海水和火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05:3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向兵

  2004年7月10日夜,北京城遭遇罕见的倾盆暴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湿了工人体育馆门前为“《十面埋伏》全球首映庆典”铺起的红地毯,但未能浇灭体育馆内那耗资2000多万人民币打造的豪华庆典燃起的激情。次日,北京街头报摊的报纸版面上,马路中被淹的汽车和《十面埋伏》的巨幅照片成了最抢眼的风景。从那天起《十面埋伏》就成了各种娱乐媒介上最热闹的话题。

  “《十面埋伏》迎来骂声一片”、“《十面埋伏》画面精美情节弱智”、“究竟是谁中了埋伏”、“《十面埋伏》你为什么不认错?”从南到北,从东至西,从传统媒介到网上论坛,几乎舆论一律,难见好话。有人说它主题肤浅内容空洞,有人说它情节简单人物苍白,有人揭发它拾人牙慧,仿佛《无间道》、《24小时》的荒野版,有人指斥它剧中人一会儿就走过了几个季节,房顶下的牡丹坊里光线太亮,违背了生活真实,刘德华弹出的芸豆还有那飞来飞去的小刀,有悖力学原理等等,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表演均乏善可陈。激愤者更怒斥影片是恶俗和搞笑的大杂烩。也有人忆起了张艺谋及所谓“第五代”们的先天不足:在“标新立异”的创作之路中,故意采用怪异的造型、夸张的视觉形式,以掩饰叙事功力的不足。还有人从武侠片的角度分析道:侠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而《十面埋伏》除了让观众看到奢华无比的道具布景,眼花缭乱的自然风光,极尽渲染的拼杀打斗外,很难体会到中国传统侠文化的志向、意境和情趣。

  在一片挞伐声中,有论者站出来指点影片挨骂的原因,《十面埋伏》的失败和《英雄》一样都是原创故事文学化不足,人物关系生硬牵强、人物行为逻辑不清、对话不伦不类,使得张艺谋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填平影片故事上的巨大漏洞。只有唯美的画面,看不到画面所铺陈的故事沉着的庄严、深情的诗意和凝重的力量,所以它听不到叫好声。也有人从另一角度指出:张艺谋的电影曾经让人们震撼,而在张艺谋还没有成功转型为商业片导演的时候,制片人却率先进行了刻意的商业化操作,强化了人们的期待。而影片暴露出的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造成了观众心理上的落差。

  然而,《十面埋伏》的市场表现却正像有人说过的那样,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走出影院的观众怨声不绝,但走进影院的人仍如潮涌。上映不到10天,全国票房已突破1亿元。而此前不久上映的横扫欧美的“进口大片”《特洛伊》,国内放映一个月,票房5000万元,《后天》连放两个月,票房也才7000万元。

  因此,在不绝于耳的叫骂中,另一种声音也开始出现在一些媒体上。有人叫好,张艺谋为《十面埋伏》付出了自己高超的想象力,牡丹坊中错落的鼓乐、奔马驰过鲜花摇曳的草地,鲜血滴落在缤纷白雪上的搏命,这些场景无论在美术、动作设计、光色处理、节奏上,都让中国的武侠电影在形式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有人说,《十面埋伏》并非经典,但它自始至终让人赏心悦目,音乐浑朴贴切,创意新奇精妙。《十面埋伏》具备了一部有竞争力的电影的基本要素:故事要有感染力,情节要有想像力,视觉效果要有冲击力,音响效果要有震撼力,主创要有票房号召力,所以它有非常好的票房成绩。更有观众撰文道:在今天,面对大量美国电影产品的进入,面对韩国、日本甚至泰国电影的崛起,中国电影导演首先面临的是竞争,是争夺观众,是保护国产电影市场的份额不再缩小。正是这种理念使张艺谋导演以国产电影回到观众的掌声中为己任,它使我看张艺谋导演的影片时,内心充满了敬意。

  同时,有电影界人士从另外的角度指出,《英雄》、《十面埋伏》采用的全新的电影宣传和策划方式,填补了多年来中国电影在宣传、推广上的空白,是电影产业化运作的一次成功尝试。它点燃了观众对国产影片的兴趣和热情,提升了国产影片的市场地位,在与进口大片的竞争中,捍卫了国产电影的地位。它近2亿的海外版权收入显示出中国电影向全球电影市场迈进的信心和实力。制片方为了给国产电影“热炕”,让观众进到电影院,主动将影碟延期两个月上市,这种精神应该得到鼓励。目前中国电影已经非常艰难,应该多些善意的批评,为中国电影创造好一点的创作环境。

  《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30日 第九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