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补充耕地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09:22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
本报记者 易博文 通讯员 贺正 韶山市如意土地整理项目区整理后的田地,每丘田长100米、宽25米。田边的沟渠全部用水泥硬化了起来,有干渠,有支渠,顺势而下,将一塘水库的水引向农田,并可从农田排向韶河。 澧县土地整理项目,非常平整。田里禾苗、棉花一眼几乎望不到边。河边田头种上了黄豆、南瓜,长得都挺好。没有见到没种庄稼的地。 资兴市半垅灌区万亩土地整理项目是典型的土地开发项目,原来就是一片荒山,现在项目区里,黄豆、玉米、西瓜随处可见。 土地整理有整理、复垦和开发三种形式,种植难度依次加大。7月19日至7月26日,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的陈刚一直陪同采访,他告诉记者:“2000年至2003年,我省平均每年补充耕地7200公顷,大部分都落实了种植措施。2003年以后的,全部落实了种植措施。” 我省人均耕地面积0.06公顷,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56个县(市、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公顷的警戒线;每年还需消耗大量土地资源搞建设。这样的省情,逼得人们不得不开展土地整理,补充耕地,为子孙后代留下“口粮田”。但土地整理一开始就面临尴尬:农业比较效益相对较低,耕作多年的“熟地”尚有“抛荒”现象,开发整理出来的“生地”,有人种吗?一些地方占优补劣,占高产良田,补低产田、“望天田”。一些土地开发整理出来晒太阳。甚至有些土地今年土地整理,明年“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省国土资源厅制定措施,严卡“两头”。“一头”卡立项:土地整理选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必须落实水利等基本生产设施配套措施,否则一律不许立项。“一头”卡验收:整理出来的土地必须有耕作层适于耕作,必须落实种植措施,否则一律不予验收。土地整理从“数量型”走向了“质量型”发展阶段。 一些配套设施和鼓励政策,也促进了整理后土地的种植。在三都镇振南村,记者看到20多米高的龙凤支渠渡槽凌空飞架,以每秒0.6立方米的流量将半垅水库的水引向土地开发整理区。资兴市不仅为项目区配套了渠、路、桥、山塘,还规定,凡在项目区种植作物的,5年不交土地承包款,不交农业税。面对着整理好的成片耕地,东江移民来了,资兴矿务局的下岗职工来了,港商陈北川也来了,他们种稻谷、种玉米、种葡萄、蔬菜等经济作物,搞得有声有色,项目区成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在澧县澧南垸、西官垸等项目区,有些地方免费发给农民种子、3年内不筹资,村民们辛勤耕耘,一块又一块的“生土”逐步变成了“熟地”。 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种植大户出现了。澧县的刘兵原来在家门口跑货运,帮人家运了两年南瓜,脑袋瓜子开窍了,租了邻村1200亩耕地,自己种上了南瓜。记者在他的田头见他时,他正忙不赢。南瓜运到了市场上,10多个人正等着卸货哩。他今年又租了200多亩耕地,投资6000多元打了9口深井,大蒜苗子都已经买回来了。他的烦恼,是如何签下一个长期的合同,他说:“我现在的合同是一年一签的,地里收成好,不少当地人也嚷着要租种,心里不踏实。” 科技种田成为现实。港商陈北川在资兴租用耕地种葡萄、种美国提子,长年聘请省城的农技专家作技术顾问。种葡萄地用的是以色列的滴灌技术,根本不需要人去浇水。陈北川的堂姐告诉记者:“我这里明年产量将达10多万公斤,在当地聘请的村民不到10人。” 农业机械更有用武之地。土地整理给韶山市如意土地整理项目区带来了意外之喜。田成形了,变大了,一些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户争相找上门来,帮助收割稻谷。李东阳原来有9丘田,土地整理后变成3丘田了,他高兴地说:“收一亩早稻,以前120元一亩,还请人不到,现在,宁乡人都知道我们这里土地整理了,机器一来,50元一亩,半小时就搞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