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处在官司中明星的生活:听张铁林谈婚变谈女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11:14 大华网-特区青年报

  王江月成杰

  傍晚,茶馆,一间陈设雅致的茶室。与张铁林品茶,聊古玩、收藏、书法、朋友,还有他的女儿。他笑,他贫,他怒,他欣慰,他无奈,一个真实的张铁林,一个处在“官司”烦扰中难得一见的张铁林,来去匆匆。

  你平时的收藏主要有哪些?

  我现在收藏的东西越来越窄,我觉得没有最精,只有更精。好多东西还在地底下,所以我不能说我今天看到的东西是最好的,还有很多你没有看到的,生活中不可预知以及不可知的很多,所以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收藏不要过于局限。

  我比较喜欢收藏手札,就是古代人的书信,我手上就有一个非常珍贵的罗振玉收藏的赵之谦的手札。我的收藏渠道有民间收藏,有通过拍卖会收藏等。我觉得收藏可以修心养性。

  修心养性挺重要的,因为现在社会的人都比较浮躁。

  浮躁是一个社会现象,这不是你我的能力能改变的。我的态度是既不批评浮躁,也不仿效浮躁,自己尽量控制自己的浮躁情绪。在当今商品经济的社会里,能使人安静一点,沉静一点,抑制自己的浮躁并不是一件易事。

  在工作节奏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通常采用什么方式减压?

  看闲书,写大字,泡泡茶,听听戏。拍戏期间也照样,只要不影响工作。在剧组我尽量挤出时间写日记,我通常用毛笔写。写日记的习惯我已经坚持好几十年了,我记的是流水账,比如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等。我很少写心情,因为心情是非常情绪化的,是非常主观的,是与自然界的融合不协调的,我喜欢自然的东西。所以我基本上记的是流水账,但我的流水账非常有意思,是我人生历程的写实记录,体现在每天做事的内容上。有时看你每天做了什么事情,就是你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

  你的书法在圈内一直为人称道。

  我不是苦行僧,我写字并不是折磨自己,我有我之乐。我写字也非完全兴致所致,主要是长年积累的习惯所致,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写字让我觉得舒服。我还喜欢画画,这也是20多年的习惯了,我马上要出一本书,名为《张铁林写生笔记》,我用写生的形式纪录了我行走世界的足迹,走哪儿画那儿。我画得很细,比如香港街道的牌匾;在日本拍戏,所居当地人家里的陈设,包括佛龛里的牌匾的内容都有描绘。还有一幅10米长卷,描绘了25年成都茶铺形形色色的人物。

  “铁三角”:张铁林、张国立、王刚在《人生几度秋凉》中,角色经历了几度秋凉,自己会有一些特别的感悟吗?

  我把对生活的感受借用到我的角色上。感悟当然有,但不能无病呻吟,不要没事做诗。感什么悟呢,生活就是一天天这样过去。我比较在意当下要做的事情,每天愉快,一生就愉快;每天的事做好了,事业也就做好了;如果不是今天愉快,今天做好,就不能使事业改善,就没有一生的色彩;今天没有情调,一生会有情调吗?

  人到中年对情感会有更深的体会,你对此的认识是……

  我现在很想说情感,而且特别珍视我、王刚和张国立的“铁三角”情分。我们三个人从一开始合作就比较默契和融洽,而且这种默契在以后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进化,不断发展。《铁齿铜牙纪晓岚Ⅰ》是我们三人第一次合作,现在我们已经合作了五部大戏,其中我跟国立合作过六部戏。在合作的几年中,我们一同进步。如果其中一人没有进步,就会被淘汰,我们三个都比较恰当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状态是三个“老东西”,夕阳西下,感叹人生,发挥余热,互相搀扶着往前走。

  你们真的觉得自己老了吗?

  “老”未必专指年龄上,它还体现在说话的状态不一样,谈论的话题不一样,讲话的方式也不同。这就是不同人生阶段的状态。我们三个“老头”聊天,不像三个年轻人那样坐着谈,通常是躺在沙发上说,而且说的都是家长里短。最近谈的比较多的是王刚的女儿,还有我的特殊身份———英国籍,却在中国拍戏,他们两个觉得很有意思。

  你们三个成为朋友的前提是个性一致还是互补?

  我们虽然年龄有差别,但是我们成长年代大的社会背景是相同的。张国立当过矿工,王刚当过兵,我经历了上山下乡,我们都是在一个大的发展环境里长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比较相似。其实,我们的某些理念跟这个时代是格格不入的,但我觉得时代是暂时的,理念和信念则是长久的。我们三个能成为朋友肯定有共同的信念,我觉得我们之间精神层面的交流更多。

  你们三个人的兴趣一致吗?

  有一致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我们三个都爱玩,爱唱戏,也都喜欢工作着。要说唱戏,那肯定是我唱得最好;要说工作的热情,这个伟大的帽子应该戴给张国立。我和王刚谈不上工作狂,我们拍戏相对张国立而言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生存,张国立则是全身心热爱和投入,三天不上戏头就疼,这个很难得。

  人到中年,责任感会越来越强,相比王刚、张国立的上有老,下有小,目前独身一人的你压力似乎轻一些吧?

  我也有女儿呀,她生在英国,长在英国。

  你常年在国内拍戏,父女沟通的机会多吗?

  不多,我一年回英国的次数很少。10年前我跟她妈妈和平分手了,当时没有什么原则的问题,我想回国发展,她也不想放弃在英国的事业,最后大家只好分开……女儿来北京的机会不多,上一次她来的时候我带她去了长城、颐和园。我跟女儿在一起更多是受她的教育,与大部分家长不同,我更多是聆听孩子的意见,肯定孩子的意见,我一直都注重培养女儿的独立性。

  你觉得父母分手对女儿的身心有影响吗?

  她今年13岁,我觉得她成长得非常健康,这是我欣慰的。妈妈对女儿的教育非常好,这是我以往在生活中没有觉察到,没有注意到的。比如,我女儿的房间里挂满了我的照片,显然她的妈妈经常跟女儿讲她的爸爸,不断地在孩子的观念中树立父亲的高大形象。虽然,我和她妈妈分开了,但因为女儿的关系,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女儿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吗?喜欢表演吗?

  我的女儿也特别会画画,天分很高,但我们并没有刻意培养她做个画家。由于我跟她妈妈都是搞影视的,我们主观上不想特别引导她往这方面发展,客观上也影响了她在这方面的兴趣。不过,她钢琴、小提琴、跳舞都学得不错,这些是英国学校的基本教育。

  女儿漂亮吗?

  你看看吧。(说着他让助理拿来钱包,里面放着两张女儿的照片,一个可爱的混血美女。这时,我看到张铁林由衷的笑容。)

  女儿英文和汉语都不错吗?

  很遗憾女儿不太会讲汉语,因为她妈妈是波兰裔,所以在家里大都说波兰话。我的女儿为了安慰我,有一天用英文跟我说:“爸爸,我会说中国话,比如‘可口可乐’!”

  你现在的感情生活如何,还会考虑再婚吗?

  这方面我比较老奸巨滑,我肯定不会告诉你我的女朋友是谁(大笑)。现在的人感情观念跟传统观念已经相距甚远,我的意思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了,年轻人改变了,我们这些人过中年的人也在转变。比如,以前我们很难接受父母离异的现象,那时要是某个同学父母离婚了,他都抬不起头来。

  如今,人们对离婚已司空见惯了,生活形态也日趋多样化。所以我觉得要以一个人性的角度看待个人生活,不要概念化地认为人到了一定年纪必须要恋爱、必然要成家,生子……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已经不被人们所认同了。我觉得应该尊重自己的感觉,我也不知道明天自己的状态,我也不确定会找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会有一天碰到一个知己,随缘而去……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