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府部门“对口助学”之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1日02:27 人民网

  网友:徐林林

  据7月27日《潇湘晨报》消息,在湖南,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学生,共需助学经费2.04亿元,目前缺口达1亿元。为此,省政府发动省直单位“对口助学”——为偏远县区的贪困学生提供资金上的援助。

  这个“点子”显然是由“对口扶贫”演化而来的。乍看不错,实则糟糕。据我揣度,弄得不好,甚至还会生出种种麻烦来——

  麻烦一,干扰专项资金运行。作为政府行政部门,省直单位哪来那么多钱?如果严格按公共财政运行程序办事,发改委也好,民政厅也罢,除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头费”和核定的专项资金外,应该说再没有过多可供部门自由支配的硬通货。为了“对口助学”,一些部门很可能截留、挪用专项建设、救助基金,并以堂而皇之的名义捎带着为部门谋点“福利”。结果,势必是“拆东墙补西墙”,助学不见成效,反而造成另类腐败。

  麻烦二,助长违法行政歪风。以整顿市场为由,以罚代法,是多年来某些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私下筹措资金的惯用手法。现在有了“对口助学”这把“尚方宝剑”,一些人的胆子说不定更大。此外,“对口扶贫”,省里每年都要进行总结评比,估计“对口助学”也不例外。

  哪个厅局的头头希望到年终评比被弄得灰头土脸的?恐怕没有。这样一来,谁还会对属下的违法、违规行政行为大加斥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就成了。如此这般,很有可能在某些领域诱发新一轮“三乱”,危及公众合法权利。

  麻烦三,有碍教育资源配置。由于经济实力有别,“找钱”渠道不一,政府各部门“对口助学”的效果也会大不一样。有的县、有的学校,兴许通过“对口助学”用上了电脑,而邻县、邻校的失学学生却可能仍因经济原因难以返校。这一方面加大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同时也有违政府“对口助学”的初衷。

  所以,我认为,政府部门“对口助学”弊多利少,理当三思而后行。

  :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