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张和300多套军装(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1日10:04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老张向记者展示自己收藏的各类军装。

这套55式少将服,是老张收藏的珍品。

  阅读提示

  军装显示着军队的整齐划一、纪律严明和威武雄壮。它以其笔挺、严整和端庄,表现着民族的尊严、传统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国威、军威的象征。

  老张是一位退伍军人,为纪念难忘的军旅生涯,多年来他痴迷于军装收藏,20年间已收集到从1949年到1985年各时期各系列的三百余套军装及其他军用物品。老张希望,自己收集到的军装能成为国防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为收集军装,老张走遍全国各地,所经行程不下五万公里;为收集军装,老张省吃俭用,花去近十万元钱,至今仍住在简陋的筒子楼中。是什么吸引着他在这条艰难和不为人知的道路上苦苦跋涉至今呢?

  “雷锋穿的就是这种军装”

  7月27日晚,在老张带领下,记者走进他在柏树林简陋的家中。一进门,记者立刻感到深深的震撼。在近20平方米的屋里,床上、沙发上层层叠叠摆满了各色旧军装,红色的领章、黄色的肩章,还有各种金属领花在灯光下交相辉映。

  “看,这是抗美援朝时的志愿军军装。”老张拿起一件虽保存完整,但已陈旧泛白的军装给记者看。军装左胸前一个长约五六厘米、宽约三厘米的布质胸章上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字样,五六枚朝鲜文或中文字样的军功章别在一旁。“每次看着它,我就仿佛看见当年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威武气势,耳边似乎又听到《上甘岭》里荡气回肠的旋律。”

  “这是55式军装,是我军军装史上很经典的一批。”老张指着靠门旁床上的一件件军装,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他说,55式军装的领花很有特点,可以分辨出兵种,比如缀着小坦克的是坦克兵,缀着钳子和扳手的是技术兵,缀着通讯雷达的是通讯兵……

  老张拿起一件缀有小汽车领章的军装说:“看,这是汽车兵军装,雷锋当年穿的就是这种军装。”

  老张告诉记者,自己收集的军装已有300多套,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年代命名,50式、65式、78式……直到85式一应俱全。

  “军装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历史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每种军装都浓缩着特定年代的故事。”

  说着,老张拿起一件军装给记者看。这件军装的布料显得有些特别,呈“人”字形花纹,摸起来很厚实。老张说,这是六十年代自然灾害时期的军装,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军装制作方面也就作了些必要的节约。这种军装布料耐磨,每人节约一套军装,全军就能为国家节省相当多的资源。

  拿起一件领章是小红布牌的军服,老张说:“这叫65式,又叫‘三点红’,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军服,反映出‘左倾’思想对军队的干扰。当时部队取消了军衔制,解放军全体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缀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全军干部战士、男女军人的服装式样基本相同,只能从衣服口袋的多少来区分干部和士兵。”

  填上父子两代军装的空白

  “我开始收藏军装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因为我和父亲都是军人,两人退伍后的军装放在一个箱子里。我想要是能填上父子两代军装的空白,应该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但父亲说可能性太小,我就在这种‘不可能’的预言下开始了收藏。”

  老张说,他从小在军营长大,父亲是1948年参加革命的老兵,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解放后,由于工作需要,父亲先后在甘肃、宁夏等地工作,老张及家人也就跟着父亲辗转于各地的军营之间。父亲的军人气质和习惯给幼年的老张非常深刻的影响。

  18岁那年,老张踩着父亲的脚印走进部队的熔炉,从此迷恋上军装的国防绿。

  1982年,老张复员回家,他将留作纪念的军装珍藏在家中的箱子里。巧的是,在这里他发现了父亲穿过的军装。老张对父亲说,想把他们父子两代人之间各时期的军装都收集起来。没想到,父亲也有过这个念头,但父亲说,集齐历年的军装太难了。“对一个军人来说,只有艰苦的过程,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年轻的老张在几秒钟内铁了心,一定要把军装收集齐。

  回忆起当时的心情,老张有些激动。他说,军人情结在普通人看或许难以理解,可当过兵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情结,看着曾穿过的军装就感觉特别舒坦,就觉得自己有干劲、有精神、有气节。

  这军装不能送不能卖不能丢

  “姜还是老的辣。”今天,当老张回头看自己从1984年开始收集军装到现在历经的艰难岁月,他不得不叹服父亲当年“收集军装太难了”的预言。

  1997年前后,老张听朋友讲,兰州军区驻陕某干休所一位曾担任南疆军区副司令员的老首长,有套55式大校礼服。听到这消息,他“兴奋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于是,老张托关系找熟人,希望老首长能将礼服赠给自己。他多次上门拜访,甚至感动老首长的儿子为他求情十多次,但老首长总怀疑他是倒卖军装的商贩,加之老首长自己也舍不得这套军装,所以对老张的请求总是严词拒绝。

  “老首长的心情我能理解。对军人特别是离开军队的人而言,军装就是命根子”,想到这些,老张回家收拾了十七八套军装,用一块大包袱布包着,扛到干休所门口,他还拿着自己的复员证、父亲在军队工作过的证明材料,静候老首长路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看了他收集的军装,听了他对军装发自肺腑的热爱痴迷,还有他希望把军装收集成系列、以进行国防和爱国教育的想法,老首长终于忍痛割爱。

  老张说,老首长把军装交到他手上时,语重心长地对他讲:“臭小子,我们约法三章,这军装你一不能送人,二不能卖钱,三不能弄丢。”这话他一直记到今天,他收集的所有军装,没有一套转手卖出过,连一些既收藏又倒卖军服的贩子都知道,“军装卖给老张最好。卖给别人,不知道就转到哪儿去了,而卖给老张,还能随时去他那儿看。”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为收集一套珍贵的将军礼服,老张更是费尽周折,而且在当时他每月只有47元多工资收入的情况下,还不惜花了6000元人民币的“巨资”。

  当年,他听朋友说有人藏有一套55式少将礼服,是“文革”时一位将军托这家人代管,以免被红卫兵破坏。老张听了如获至宝,可藏有将军服的人却开出6000元“天价”。为这套军装,老张瞒着家人,向亲戚朋友打条子,东家200、西家300,用尽所有的关系,总算凑够6000元钱,将将军服买了过来。

  除了两套礼服,55式女军医学员服的收集也让老张非常头痛。因为这套军装“集四难于一身”:一难在1954年裁军后,全国女兵太少,女军医更是屈指可数;二难在肩章;三难在领章;四难在领章上的花饰。这四难被逐一攻破后,已花去老张一年多时间。

  军装收集有苦有乐。老张去过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他说那里的军装收集比自己的数量虽多但不够精细,而延安革命纪念馆收藏有一件将军礼服的上衣,却没有帽子和军裤,而自己同时期的收藏是帽、衣、裤全套。这都是他引以为豪的事情。

  义务办军装展进行国防教育

  2001年,老张所在单位为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专门请他办了一次内部军装展览。这次展览引起很大反响,当时受邀观展的西安军分区政委王建中高兴地为展览题词:“我军成长壮大的缩影,开展国防教育的教材”。

  受到鼓舞的老张后来和多家单位联系,希望对方能提供场地,供自己举办义务军装展,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然而,让他无奈的是,他曾问过一家颇具规模的博物馆,但博物馆却要他自费办展,一次就得1万元。对他而言,这无疑是个大难题。还有过一家企业愿出资帮他办展,但却要他把10套军装送给企业。对视军装如命根的老张来说,这当然没有可商讨的余地。

  每年春天,老张都要动员妻子女儿帮自己晾晒包括单衣和棉衣在内的三百余套军装,然后,再分门别类叠起收好。“我家太小,没地方放,这些军装都压皱了,最好能挂起来而不是折着存放。”老张一边细细抚摸自己的“宝贝”军装,一边颇为无奈地说。

  老张收集的军装、军功章和其他很有历史价值的军用物品中,有些在市面上有着相当不错的价位。记者问他能否考虑卖出一些,以藏养藏?但老张说,自己再困难也不会卖出一件。“因为我收藏的目的就不是为卖钱,一套军服是珍贵的,一枚领花同样珍贵,我是希望没当过兵的人和孩子们看了这些,能对我们的军队和军人多一些了解,能多一些国防忧患意识。”文/图见习记者王丽记者刘俊实习生王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